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我国很多学校不重视消防安全,师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责任不能落到实处,日常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损失。面对教训,我们不得不反思工作的不足。通过阐述学校火灾的危害性及安全隐患,提出学校防火对策。
关键词:学校 消防安全 防火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133-02
1 引言
学校这一特殊组织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使命,在那里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健康和智慧的生活,学会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学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财富的源泉。如何有效的保护广大师生的安全,是我们消防人员的职责,更是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因此,认真分析学校消防安全问题,查找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是非常紧迫的。
2 学校火灾的危害性
(1)学校属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寝室、食堂、教学楼、实验室等长期有学生出入,如果发生火灾会导致疏散困难。
(2)学校有很多教学设备,且有许多为了科研而置备的精密仪器,比较贵重,火灾发生后难以扑救,损失大。
(3)人员多、用电量大、易燃物品多,一旦失火,火灾易蔓延,难以扑救,产生连锁反应。
(4)学生和老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可能因为一场无意识的火灾而毁于一旦,使之前的投入的时间、精力付诸东流,也会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展开。
(5)发生火灾后必造成学校的秩序混乱,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无法进行,阻碍鉴于事业的发展。
3 学校消防安全隐患
(1)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未经消防验收,质量不合格,留下许多安全隐患。
(2)使用违章电器,如:电饭锅、烧水壶等超负荷电器。
(3)学生在床上点蜡烛看书,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4)学生躺在床上吸烟或将未熄灭的烟头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5)实验课上进行实验和演示所需的用火、用电或化学危险品,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
(6)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
(7)学校食堂清洁不到位,通烟口阻塞引发火灾。
(8)视听教室的演播室内所用的吸音材料不少是可燃材料,并且安装了碘钨灯和聚光灯灯照明设备,容易引发火灾。
(9)消防设施陈旧,消防器材严重欠缺,消防水源缺乏、未设置室内消防系统、消防车道不畅。
(10)学校在日常管理中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存在将消防器材集中存放、安全出口上锁等行为。
4 学校防火对策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失火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学校领导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学校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看到消防安全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警惕性,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要转变思想观念,真正认识到抓消防工作就是促教学科研,抓消防工作就是保学校稳定,抓消防工作就是心系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举措。学校在重视教研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消防安全工作,牢牢把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推动消防工作与学校建设同步进行,快速发展。
4.2 建立学校消防管理机构
学校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机构,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应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分析会,会上要对前次会议出题的问题进行汇报总结,查找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消防安全的措施和方法。
4.3 建立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各单位应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上述人员要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一般情况下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者和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消防工作全面负责。如果因为责任人的失职行为导致火灾的发生,校长需承担事故的领导责任,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4 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
消防工作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引发火灾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既然能找到原因就可以预防。查找火灾原因,做到有效预防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防安全管理人的主要职责。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要做到:知道校园内消防器材存放地点;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报警;熟悉学校消防水源;熟悉火灾的扑救措施;能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险隐患、能有效的扑救初期火灾;待消防人员到达火场后能够清楚及时的向消防人员汇报情况,协助消防人员扑灭大火。
4.5 定期开展消防检查工作
学校消防检查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防止火灾的发生。把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不给火灾隐患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学校的消防检查应当定期进行,按时大检、不定期抽检,并详细记录每次检查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检察人员签名,以便发生问题的时候有据可查。检查应做到细致认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妥善解决防患未然。
4.6 安全疏散的要求
(1)学校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得少于两个。
(2)学校用于疏散的楼梯间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等。
(3)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平台,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保证通道的畅通。
(4)疏散用门不应采用吊门或侧拉门,严禁使用转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7 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学校应加大消防经费的投入,完善消防配套设施,并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维护,发挥其最大功效,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摆摆样子。学校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制定专门人员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熟悉每个建筑的具体情况,何处需要安放消防设施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超使用期的灭火器等要及时更换,不能为了省钱而存在侥幸心理,要知道一时侥幸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新建教学楼等一定要做好消防验收,使学生能接触到的每一寸土地都没有消防隐患。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备,以及一些可以探测到火灾事故的器材,把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消防经费是必不可少的,它的重要性甚至高过教学经费。
4.8 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许多学校没有关于消防教育的课程,使得孩子们忽视了消防的重要性,即便配备了完善的消防设施,遇到危险的时候还是无法实际操作。所以应将消防课程编入教学大纲,老师在教授孩子相关知识的时候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每个教职工都应该掌握基本的防火知识,自救逃生常识,时刻保持警惕性。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邀请当地的消防官兵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消防演习;可以组织一些消防知识竞赛,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利用校刊、宣传栏、广播等形式传播一些消防小常识,巩固学生平时学到的消防知识。另外,可以利用军训的的时间为大家普及消防知识,身穿迷彩走在军营里会让大家有更加深刻的切身体会。每年的119消防日也可以组织师生开展各种消防宣传活动,营造出一种消防氛围。
5 结语
消防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是几个人的工作,它是全民全社会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把消防精神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其在思想上要打主动仗,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通过长期的努力,使广大师生真正了解和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和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努力提高消防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努力开创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和学校消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冯锐.浅析高校火灾特点及消防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06).
[2] 陈洪文.火灾调查学[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关键词:学校 消防安全 防火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133-02
1 引言
学校这一特殊组织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使命,在那里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健康和智慧的生活,学会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学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财富的源泉。如何有效的保护广大师生的安全,是我们消防人员的职责,更是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因此,认真分析学校消防安全问题,查找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是非常紧迫的。
2 学校火灾的危害性
(1)学校属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寝室、食堂、教学楼、实验室等长期有学生出入,如果发生火灾会导致疏散困难。
(2)学校有很多教学设备,且有许多为了科研而置备的精密仪器,比较贵重,火灾发生后难以扑救,损失大。
(3)人员多、用电量大、易燃物品多,一旦失火,火灾易蔓延,难以扑救,产生连锁反应。
(4)学生和老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可能因为一场无意识的火灾而毁于一旦,使之前的投入的时间、精力付诸东流,也会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展开。
(5)发生火灾后必造成学校的秩序混乱,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无法进行,阻碍鉴于事业的发展。
3 学校消防安全隐患
(1)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未经消防验收,质量不合格,留下许多安全隐患。
(2)使用违章电器,如:电饭锅、烧水壶等超负荷电器。
(3)学生在床上点蜡烛看书,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4)学生躺在床上吸烟或将未熄灭的烟头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5)实验课上进行实验和演示所需的用火、用电或化学危险品,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
(6)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
(7)学校食堂清洁不到位,通烟口阻塞引发火灾。
(8)视听教室的演播室内所用的吸音材料不少是可燃材料,并且安装了碘钨灯和聚光灯灯照明设备,容易引发火灾。
(9)消防设施陈旧,消防器材严重欠缺,消防水源缺乏、未设置室内消防系统、消防车道不畅。
(10)学校在日常管理中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存在将消防器材集中存放、安全出口上锁等行为。
4 学校防火对策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失火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学校领导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学校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看到消防安全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警惕性,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要转变思想观念,真正认识到抓消防工作就是促教学科研,抓消防工作就是保学校稳定,抓消防工作就是心系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举措。学校在重视教研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消防安全工作,牢牢把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推动消防工作与学校建设同步进行,快速发展。
4.2 建立学校消防管理机构
学校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机构,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应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分析会,会上要对前次会议出题的问题进行汇报总结,查找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消防安全的措施和方法。
4.3 建立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各单位应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上述人员要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一般情况下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者和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消防工作全面负责。如果因为责任人的失职行为导致火灾的发生,校长需承担事故的领导责任,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4 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
消防工作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引发火灾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既然能找到原因就可以预防。查找火灾原因,做到有效预防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防安全管理人的主要职责。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要做到:知道校园内消防器材存放地点;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报警;熟悉学校消防水源;熟悉火灾的扑救措施;能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险隐患、能有效的扑救初期火灾;待消防人员到达火场后能够清楚及时的向消防人员汇报情况,协助消防人员扑灭大火。
4.5 定期开展消防检查工作
学校消防检查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防止火灾的发生。把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不给火灾隐患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学校的消防检查应当定期进行,按时大检、不定期抽检,并详细记录每次检查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检察人员签名,以便发生问题的时候有据可查。检查应做到细致认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妥善解决防患未然。
4.6 安全疏散的要求
(1)学校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得少于两个。
(2)学校用于疏散的楼梯间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等。
(3)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平台,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保证通道的畅通。
(4)疏散用门不应采用吊门或侧拉门,严禁使用转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7 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学校应加大消防经费的投入,完善消防配套设施,并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维护,发挥其最大功效,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摆摆样子。学校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制定专门人员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熟悉每个建筑的具体情况,何处需要安放消防设施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超使用期的灭火器等要及时更换,不能为了省钱而存在侥幸心理,要知道一时侥幸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新建教学楼等一定要做好消防验收,使学生能接触到的每一寸土地都没有消防隐患。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备,以及一些可以探测到火灾事故的器材,把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消防经费是必不可少的,它的重要性甚至高过教学经费。
4.8 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许多学校没有关于消防教育的课程,使得孩子们忽视了消防的重要性,即便配备了完善的消防设施,遇到危险的时候还是无法实际操作。所以应将消防课程编入教学大纲,老师在教授孩子相关知识的时候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每个教职工都应该掌握基本的防火知识,自救逃生常识,时刻保持警惕性。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邀请当地的消防官兵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消防演习;可以组织一些消防知识竞赛,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利用校刊、宣传栏、广播等形式传播一些消防小常识,巩固学生平时学到的消防知识。另外,可以利用军训的的时间为大家普及消防知识,身穿迷彩走在军营里会让大家有更加深刻的切身体会。每年的119消防日也可以组织师生开展各种消防宣传活动,营造出一种消防氛围。
5 结语
消防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是几个人的工作,它是全民全社会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把消防精神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其在思想上要打主动仗,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通过长期的努力,使广大师生真正了解和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和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努力提高消防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努力开创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和学校消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冯锐.浅析高校火灾特点及消防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06).
[2] 陈洪文.火灾调查学[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