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并创新计算训练的形式,尽可能地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比较熟悉的计算素材,逐渐降低他们对数学计算的陌生程度,注重丰富小学生的基础计算知识,注重将算理和算法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的算法,最终提高他们的计算技能。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计算能力;有效措施
  由于教师盲目地追求学生取得更高的分数,所设计的计算练习单调、有着很强的机械性,导致学生对数学计算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挫伤了小学生的计算兴趣,阻碍了其计算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应从中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开掘计算教学的素材,降低学生对数学计算的陌生感,注重传授学生一定的估算策略,逐渐使学生的估算意识变得强烈,既要重视算法的讲授,也要注重算理的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技能。
  一、从生活中开掘计算素材,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
  由于数学计算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开掘计算练习的素材,尽可能地选择学生都熟悉的问题或场景,在课堂伊始就引起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关注和好奇,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调动以往的经验展开一系列的计算,这既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计算热情,使学生保持着高兴致的学习状态,有效地迈出提高课堂计算效率的重要一步。总之,教师一定要设计贴近生活的计算问题,让计算教学变得有活力,使学生心中滋生口算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运算律”这一单元中的“加法結合律”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师:“同学们,学校操场的花坛上黄色的花有25盆,紫色的花有13盆,红色的花有87盆,请你们算一算花坛上一共有多少盆花呢?”生一:“25+13+87。”师:“这是三个数相加,你们怎么才能快速地将结果计算出来呢?”生二:“先算13+87=100,这样就简单了!”师:“我们应该给这个式子加一个什么符号呢?”生三:“加上小括号,变成25+(13+87)=125。”……教师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口算兴趣,使学生逐步掌握了加法结合律。
  二、加强对估算意识的渗透,使学生掌握估算策略
  与其他的精确计算相比而言,人们使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频率更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估算意识的渗透,自然而然地向学生抛出具体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估算,同时发散学生们的计算思维,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掌握不同的估算策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计算知识。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估算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连接,才能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掌握估算策略的实际意义,才能增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估算策略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乘法”这一单元中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师:“同学们,咱们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一共有114名,滑雪场的门票是21元,那我们大概需要准备多少钱?”生一:“114×21≈120×25=3000(元)。”生二:“114×21≈120×20=2400(元)。”生三:“114×21≈100×20=2000(元)。”师:“你们用的估算方法都不同,那你们觉得哪种估算方法更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了对估算意识的渗透,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三种不同的估算策略。
  三、将算理和算法互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要依据中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计算练习,尽可能地将算理和算法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呈现的问题,而且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计算,使学生在明晰具体算理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自身的算法,遇到某一个问题时能够自主地选择最恰当的计算方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思维的灵敏性,最终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54×132”的竖式计算时,设计如下课堂活动。师:“同学们,大家之前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那么请你们想一下54×132这个式子用竖式应该怎么算呢?”此时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完成笔算的竖式,然后指名学生回答,令学生说清楚每一步计算的算理。生:“先用132×4算出结果为528,再用132×50算出结果为6600,最后将两个乘积相加,得出7128。”……像这样,教师将竖式计算和算理互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了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要充分地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计算基础和水平,尽可能地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计算素材,以降低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畏惧感,转变他们对计算课的态度,注意向学生渗透估算意识,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丰富其计算知识,要平衡算法和算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身的算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金芝.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70.
  [2]上官璐.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154.
其他文献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多年來,我在讲台上不断上演着自己的教育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历历在目,感受至深。  曾经有同行这样问我:“你们职业学校的老师怎样进行管理和教学的?我的班上有几名调皮的学生就搅得班上不得安宁,而你们那儿都是这样的学生,我真不知道你们是怎样做好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毋庸置疑,学困生的出现是教学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提倡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强调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发展潜能,所以学困生转化也成为了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
期刊
摘 要:问题式教学源远流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问题式教学的优势已日渐凸显,它是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把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解决各种教学上的问题,进而获取和吸收更多的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掌握汉语文化的起始阶段,而古诗词又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小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导致教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决定着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和效率,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就古诗词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引导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上课伊始趣味即生的境界,以便能够一上课就紧紧抓住学生,让学生的大脑迅速兴奋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掌握新知识,探求新问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
期刊
摘 要: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礼仪也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礼仪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形象的完善,也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更要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培养途径  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正常交往活动所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在人们之间的互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学效率的追求一直存在。而在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深入的推行之后,各种教学方法也涌现了出来,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读写结合策略就是其中十分有效的一种。这种策略抓住了语文教学中读和写两大主要学习方式,将两者放到一起来进行,使得两者相互促进,能够广泛地运用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这种策略的深入研究,分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具体的应用,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一点
期刊
摘 要: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底蕴,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朽的名作。古诗词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力推崇素养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对增进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古诗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作背景;讲解字词;剖析句型  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每一阶段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都不一样,在小学阶段,对学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立足于初中写作能力的真实情况,从“加强阅读积累,夯实写作基础”“摆脱中式英语,培养英式思维”“关注社会热点,寻找写作素材”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水平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能力;阅读积累;英式思维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落实和社会时代的高速发展,英语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其中的写作部分更是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摘 要:培养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有利于促进学校灵活自主地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形成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致力于这方面的实践,进行“黔北农耕文化创建学校特色”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  关键词:黔北农耕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