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提问是高中化学创新教学的核心部分,作为教师,要寻求、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调动他们的學习积极性,并促使他们在好奇心、主观思想的驱使之下“发现提出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发挥高中生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快速形成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开启理科学习的大门。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培养 自主提问能力
  长期以来,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之下,许多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是否正确,这一教学方法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亟需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尤其是在课堂中遇到疑难问题后,学生一定要及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谨防错误的思想被传播。本文认为,“自发性地提出问题”是每一位高中生都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为了维护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须抱有提升自己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意识,化被动为主动,为自己的学习道路披荆斩棘。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一、重视课前预习的功效,促使学生发问
  在学习的过程中,细细分来应该有三大步骤,分别为:预习、学习、复习。作为学习的“领头者”,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化学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并在此过程中记录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之后利用课堂时间主动地提出问题,向教师解释自己没有理解的原因。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课前预习,那么课堂中的教学效率就会明显提升,从而发挥培养学生反思、促使学生发问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时,通过对“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阴阳离子”等概念的预习,学生有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铜Cu和稀硫酸H2SO4两者不发生化学反应,那么为什么书中的实验会说实验现象会产生气泡呢?那这个气泡代表的气体又是什么呢?在学生产生这样的问题后,教师可以用新知识的内容逐步地引导他们自主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在平常的实验中,铜和稀硫酸无法产生化学反应,那么在这一实验中,加入了导线,这就是与之前实验的不同之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特点研究“原电池”的原理。接下来,教师还需根据提问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并给予提问的学生表扬,这样一来经过预习,学生就会发现问题,也锻炼了自主发问的能力,提升了化学课堂的质量。
  二、强调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触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在高中阶段不难发现,很多课本中的知识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课堂中,为了激发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可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熟悉的案例作为教学的催化剂,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讨论的情绪进入火热化,同时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巩固。在问题的情境之中,学生也更有可能沉浸在思考的气氛中,专注地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这一小节时,为了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明白“腐蚀”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锈迹斑斑的门窗,或者给学生展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褐色铁片,而后向学生说明这些物体都由于长期的慢性化学反应而产生了腐蚀。之后,学生就会了解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并联想自己身边的事物和经历,借此打开思维,进而提出疑问:金属到底是与什么反应才会发生腐蚀的呢?所有的金属都具有腐蚀性吗?然后,教师便可以运用专业的化学说法来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并告知他们金属腐蚀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危害性,以及有效减少金属腐蚀的具体做法。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对应的知识创设问题式情境,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并顺其自然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处,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
  三、建立课后作业的反思机制,激励学生深层次发问
  为了保证学生提问的正确性与针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性的反思。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先落实学生的反思机制,让学生定期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摒弃弱势发扬优势,这样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例如:在讲解习题的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合适的提问思路。如,从题干中你可以提取出哪些有用的信息?该题目主要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当学生了解了出题者的目的后,他们就会联想相关的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在讲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反问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授人以鱼”。在此之后,学生受到教师提问影响也会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总结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除了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观察、思考之外,教师仍需锻炼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精神。再者,学生的质疑和提问能力也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于课堂效率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胜民.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
  [2] 陈世华.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 化学教育,2002.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语文在高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积极做出改进。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綜合发展。本文探讨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形式,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 高中语文 实践探究  前言  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主要由于语文不仅影响高考成绩,对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如今有更多的新鲜元素融入到教育中,令教育事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说明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體应用,微课是一种新的科技力量,就是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对初中数学课堂进行透彻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初中数学,使初中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立体化。那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的具体应用呢?本文将作出一一的分析和论断。
【内容摘要】初中生对情境的联想能力比较强,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加强对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记忆和了解。而历史故事本身比较形象、生动,如果在课堂中合理利用历史故事,或者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历史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但在运用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讲求一定的策略,既要老师去讲述,又要学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增强,数学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如何提升,这些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而言,都是不小的难题.本文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需求,鼓励教师们积极推动开放式的教学,并具体分析了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可行性,同时,也详细列举了几个措施,如丰富教学内容、将学习环境进一步开放以及学生发散思维深化培养等。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式教学  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已经无
【内容摘要】运算能力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内容,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运算能力对其数学应用能力的高低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运算能力 培养策略  运算能力,指的是结合公式、法则等进行正确运算,并且明确基本算理,可依照运算条件找出简洁、合理运算途径的一种能力。研究实践表明,在高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基本也最关键的一项教学任务,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方面,更不能局限于课内阅读,需要结合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进行拓展,要结合课外阅读对课内阅读进行补充,促进学生阅读爱好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也为学生的课内阅读效果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课外阅读 类文拓展阅读 衔接策略  引言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内容摘要】音乐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更是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心理慰藉的重要途径。高中的音乐教学,可以很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减缓学习的压力,舒缓情绪,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高中音乐教学的方式也应该要不断的创新和优化。本文结合了高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希望
【内容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学生主动参与和协作的学习模式得到广泛关注和倡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学生可以相互之间分享、交流学习资源,共同探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和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整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合作学习模式是指英语
【内容摘要】教师的个人魅力与优化课堂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爱与责任、精心用语、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自身素质提升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不断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用教师的个人魅力点燃课堂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个人魅力 爱与责任 有效课堂  俗话说“亲其
【内容摘要】小学时期小学语文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也要进行改革。新课改明确表示,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情怀,正确的人生、世界、价值观念培养。从而可以了解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审美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文中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审美教育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