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脚海鲜饺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e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文献无豆豉,当是秦汉之际出现。《史记·货殖列传》始见豆豉记述。《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豆豉的技法。东汉开始用作药物。以后历代食籍、药籍均有关于豆豉的记述,至今仍为重要的调味料之一。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
读好书,如遭遇一场恋爱。  读苏格拉底,总感到一种踉跄、窒息与焦灼,便忘情地扑向对方的怀里,喃喃自语:我的身、我的心,都需要你的拥抱,我也紧紧地拥抱你,没有羞涩,没有胆怯,没有邪恶。如果天性东倒西歪,那就收獲一种东倒西歪的快乐吧。  读托尔斯泰,觉得自己的精神辉煌富丽,像一位容光焕发的贵妇,携带着生命中全部明丽耀眼的财富,在爱与欢乐的沐浴中,灵魂因饱满而跳荡,散发出甜蜜的芬芳。人类的上帝,就是生命
鹅胗营养丰富、口感脆爽,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鹅胗的制作方法大多是爆炒或卤制,而这里是用创新的方法把鹅胗切成丝、丁等形状,或是剞花刀后,采用炸、煸、煮等烹调方法咸菜的。    思乡米椒胗    原料:鹅胗400g,米椒50g,青笋丁50g,芹菜粒30g,姜粒、葱颗、蒜粒、精盐、胡椒面、料酒、白糖、鸡精、味精、醋、老干妈豆豉、香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1、鹅胗除去筋膜切成丁,放沸水锅里汆一水后,捞
酸、甜、苦、辣、咸……食物有各种各样的味道。这些丰富的味道让我们的每一次进食变成丰富多彩的体验。可你有没有想过,食物的不同味道还意味着包含营养的不同呢?  酸天然酸味的食物主要是水果,这些清新的酸味正是由水果中特有的有机酸带来的。水果中最丰富的酸是柠檬酸和苹果酸。柠檬酸主要分布在柑橘类果实、草莓、菠萝、石榴等水果中;苹果酸主要分布在苹果等仁果类果实中,樱桃、杏、桃等果实中柠檬酸和苹果酸都有。这些有
四喜鸳鸯鸭  主料:猪肉馅500g。  辅料:烤鸭肉500g,鸭胸肉500g,虾仁100g,马蹄100g  口味特点:咸鲜,绵软。  色泽:黄亮。  烹调方法:炸、蒸。  制作方法:1.将肉馅与调料搅拌均匀,腌制待用。  2 揉成型粘蛋液,裹干粉下七成热的油锅炸至成熟。  3 放入罐中加入高汤蒸制成熟即可。  营养成分:菜肴由鸭肉、猪肉为主料。含较高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铁、磷、钙等多种营养素。
说在前面  由于我们编、校工作的失误,致使2006 年第7 期刊物中“ 三秦美食香飘海外”一文中一个重要菜名产生错误,今有作者吴国栋同志来信予以更正,并详细介绍了这一名菜的制作方法,我们特向他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他又教会了我们这道名贵菜点的具体制作方法。同时,我们也向该作者和广大读者致歉。现将作者原信附后,以正视听。  本刊编辑部  2006年8月    “葱拌腰丝”不是“温拌腰丝”  《烹调知识
民谣曰:“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条锅里煮锅盖。”到镇江旅游,若是没有品尝过这三怪,尤其锅盖面,那真叫人遗憾。  这面条锅里煮锅盖,就是镇江当地的一道美食——锅盖面。您瞧,在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待面汤翻滚之际,投放面条,加放锅盖,用锅盖压着面条,这讲究的是大锅小盖。这样的做法,水气圆,面汤还不会溢出,再者煮熟的面条不粘不黏,不散不乱,还易于成熟入味。待面汤再度翻滚,用凉水一激,便可取
竹无心,原名刘保桐,陕西清涧人,现居靖边县。出版有诗集《迎着阳光行走》,在《星星诗刊》等多个报刊发表过一些零星的小诗。因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生长,其人其诗俱缺水的柔软和润泽,天空飘满着尘沙,唯有厚重如黄土。  晓角,2003年出生,父亲是普通农民,母亲是精神失常多年的病人,这是个苦水中浸泡长大的00后。因母亲需要照顾,晓角从小就失去了正常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  她自己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小时候家里很
时下,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减肥美容,排毒餐都出尽风头。特别是一些明星、名人对外宣称尝试了排毒餐后效果好,更是引来无数“粉丝”跟风。营养专家指出,排毒餐的功效未经科学验证之前,不应盲目跟风。  A. 明星效应 各种排毒餐谱盛行  薄女士在一次老同学聚会上遇到“怪事”,一位女同学对满桌的美味佳肴看都不看一眼,从包里拿出一个便当盒自顾吃起来。原来她正在吃排毒餐,一旦吃了其他食物就会“破功”。无论大家如何劝
名家品读  名片夹:蒋勋,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蒋勋细说红楼梦》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反复阅读《红楼梦》三十多遍后的系列讲座录音集,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