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与退步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ool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的神奇,在于它能赋予词语以相当鲜明的感情色彩,从而使一些词语熠熠闪光,也使另一些词语灰头灰脸。前者即为所谓的褒义词,而后者,则就是所谓的贬义词。在各等词语粉墨登场的江湖中,褒义词犹似戏中的正面角色,被人追捧,讨人喜欢;而贬义词却仿佛与之对应的反面角色,遭人唾弃,令人厌弃。
  词语遭遇褒扬或贬斥,与其相貌无涉,但与其精神指向颇有关联。褒义词呈现的,大多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而贬义词传导的,则是一种懈怠颓废的情绪。
  “进步”与“退步”,本来只是对人两种行为动作的描述,且各自独立,比邻而居,但在人硬生生的撮合下,俨然成了一对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生成的冤家夫妻。这对夫妻,尽管同在一个屋檐下,搭伙过着日子,但脾性差异极大,整日锅碗碰瓢盆地闹着别扭,很难水火相容。当“进步”迈开双脚执意前行的时候,免不了要受到“退步”的掣肘。此时的“退步”,宛若悍妇那般,不是拽住“进步”的衣襟,就是抱住“进步”的大腿,一个劲儿地把“进步”朝后拖拉。旁觀者当然都站在“进步”一边,为“进步”打抱不平,并唾沫飞溅地纷纷谴责“退步”的蛮横。
  “退步”的形象不光不彩,不堂不正,额头涂满了污秽,胸前贴满了负面的标签,但仔细想一想,“退步”真的唯有千般坏,没有一丝好吗?我看也不尽然。唐代的布袋和尚,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以插秧时倒着走为依据,揭示出了“进步”与“退步”间的奥秘之所在:“退步”,未必就不是“进步”;“进步”,也有可能就是“退步”。
  通常情况下,“进步”之于人,当然有着更为有益的价值,比如认知的提升,学养的丰富,事业的进取,才学的累积,能力的增强,收获的圆满等等。但在一些特定的背景中,只知“进步”而不知“后退”,绝非全是福音,比如对升迁的热衷,对财富的痴迷,对待遇的得陇望蜀,对名誉的殚精竭虑等,一经过度,便会化福为祸。理智的做法,则是适可而止,该谦让时谦让,该退却时退却,该放弃时放弃,否则,人就会身陷欲望的罗网而难以自拔,被蝇头小利所迷惑,既无法瞭望天空大地之辽阔,又难以享受清风徐来之悠然。如此这般,做人的格调和生命的质量,无疑会大打折扣。
  一头牛,如果只低头朝前行走,及至遇到铜墙铁壁也不知拐弯,那它一定会被碰得鼻青眼肿;一个探险者,如果只是一门心思地向前再向前,却从来都不顾盼路况,那他迟早都会摔下悬崖;一辆车,如果拆掉倒车的机械装置,只知往前冲不知往后倒,那它发生车祸的几率会是百分之百……是“进步”还是“退步”,是要据时变而变,势易而易,千万不能将其教条化,一律化。
  中国有一句熟语,叫“狭路相逢勇者胜”。抛开这句话隐身的含义暂且不论,单就从字面上理解,便会看出它的蛊惑性和煽动性,宛若明晃晃的病菌那般,对人心具有不可低估腐蚀效用。何为“勇”,又何为“胜”,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在仅可供一人通行的窄道上时迎面相遇,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其结果,要么僵持着,对峙着,看谁的耐心更足,看谁在时间上更能耗得过谁;要么虎狼咆哮,挥拳相向,看谁的拳头更硬,看谁的武艺更略胜一筹。这等景况,似乎是在宣示一种自我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但究其实,却是钻牛角尖的线性思维——即民间所说的“一根筋”——在作祟。任何匹夫之勇,若基于利己之上,缺乏公义公理作为根柢,注定会沦为纸糊的彩绘,一根指头就足以将其戳破。
  反过来讲,不做一个“勇者”,而做一个“懦夫”,或后退一步,或侧一下身子,让对方先行过去后自己再通过,又有何妨?何必一定要争究个胜负,分出个输赢来?赢了如何,输了又如何?而人生本来就是一笔不能精打细算的糊涂账,输赢既难以缕清,也道不明白。有的输,其实就是赢;而有的赢,其实也是输——至于是输掉西瓜赢取芝麻,还是输掉芝麻赢取西瓜,则取决于各人格局的大小和境界的高低。
其他文献
仅读过一部武侠小说,我便勒令自己与这等书籍绝交。  这类作品在我看来,堪比含毒的精神甜果,初吃很过瘾,复吃则上瘾,多吃必中毒。  一个少年或少女,在梦想初绽的年龄,目睹自己的父亲被人谋害,之后的全部人生,便简化成了两个字:报仇。复仇,既浓缩为他们活着的唯一内容,又演化为他们活着的终极目标——这是何等的执着,又是何等的哀痛?于是乎,人生就在穷追不舍中度过,生命在打打杀杀中耗损,及至消灭仇人,陨落自己
期刊
又是黄昏,我伫立在学校门口,张望着。路的尽头无限延伸,两侧的树伸出它们枯黑光秃的枝桠,将我目光所及处框起,像是个荧屏,上映着那些不属于我的故事。我就这么久久地张望着,寂静地等待着那个与我有关的她出现在荧屏里。  忽的记起小时候,每次她来迟,我都会着急得哇哇大哭,现在想想,觉得真是可笑。不过那个时候,我很喜欢她像哄小孩一样哄我,因为我本来就是个小孩啊!  她先用手温柔地给我拂去眼角的泪水,然后说:“
期刊
我总是躺在床上,把雪白的天花板当做一张白纸,不停地在上面写呀写,从清醒写到睡着,从现实写到梦境。一觉醒来,它们从天花板掉落到稿纸上,每一个字飘去每一个方格。于是,一篇一篇文章就完成了。  我对生活始终抱有期待,期待某一天醒来,我的生活也落在恰好的位置。  写作是我的一个梦想,是让我充满热情的梦想,但它并不是最初的梦想。第一次接触“梦想”这个词,还是在小学的一堂作文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我的梦想”
期刊
温酒几杯,闲话未满,旧年在猝不及防的霜雪中倏忽而逝。檐上寒雪未化,白蒙蒙的天际,无春阳暖意。  暮冬,或许是最好的留白之作,时间的刻度似乎变得模糊了许多,像墨笔滴落的松烟在素宣上逐渐晕染的浓淡那般。流水隐了形迹,只有漂萍和远帆。蓦然忆起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寥寥几笔,水墨隐约的空灵之感展卷而来,天地深远无边,使人惟觉世界的明净。  我常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想起这篇散
期刊
这世间,从来如此——再浓重的筵席,也敌不过天高云低,晚来风急。  桃红柳绿,旦夕翻身之间,才惊觉,这一朝年岁竟业已见底,仿佛踮脚便能张望到来年沉甸甸的日子。  二0一八,红尘滚滚,上帝收走了好些人。  而我仍是这俗世里一枚敲钟的僧。  此间年月,虽故事无多,却心有所感。是以岁月为凭,时令为证,纸笔为记。惊蛰  江南春雨,总是绵长的。  自菲律宾旅归后,这雨便似个碎嘴寡妇,未有停歇之意。一连十余日,
期刊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出示相关材料,提出具体问题,要求考生针对具体人物、事物、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并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这便是所谓“分析性写作”。从近年来考生作文分析问题的实际来看,在选点、分析等环节,有许多误区制约着考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分析性写作的难点有哪些?具体要如何突破?  稿件整体很好,导语部分稍显简单。建议老师从2018年《考试大纲》中对“分析性写作”的定位切入,阐释分析性写作的
期刊
1  我从小就喜欢游泳,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大清河白洋淀里游,后来又到海里游。中国所有海我都游过了,世界的海——波罗地海、大西洋、太平洋我也游过,而且是无论春夏秋冬。  我特别喜欢海,不但喜欢在海里游泳,还爱看海。每到一处,我必定要去海边。  都说是“蓝色的大海”, 其实不然,海不都是蓝色的。我看到的国内最漂亮的海,秦皇岛鸽子窝海是绿色的,那真是一种特殊的绿。芬兰和俄罗斯相望的芬兰湾是淡棕色的海。波
期刊
这一部散文集的作者是一位退休少将。  那么,我们称他为将军,实际上不合军中“规矩”——正如我们不必称一位退休的军长为军长,然而在军中,一位将军即使退休了,别人也还是会称他为将军,军中有军中之习惯,况且,将军是他终身的荣誉。  但,当我们评价一位退休将军的文学写作时,换一种称谓似乎更能拉近文学与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因为此时,以上两种关系,有助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本人及其写作理念。  可究竟该怎样
期刊
又到毕业季,又该是个伤感的季节。离开意味着什么,离开又能拥抱什么。会不会偶尔难过地偷偷掉眼泪,会不会觉得过往有太多,没来得及珍惜,会不会在大声唱歌和一堆酒精里,笑着笑着就哭了呢?那些说过暖心话的人,那些无数个走过西河边的日子,那些无数个记忆里春天的午后,我们看花看天看未来,然后一个不小心,一个不经意,就变成笑着说再见。而这次,或许真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再见了吧!  记得当时自己高三的时候也曾被大段的
期刊
六月,初夏。  半业季汹涌而至。鏡头一 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呼——吸——呼呼——吸”  调整呼吸,让有些重的呼吸回归平稳,马上就轮到自己进行毕业论文阐述了,虽然紧张,却也兴奋。答辩的过程严肃而紧张,将近一年的准备,全部在这天的上午进行一个汇总。当评委老师们宣布你顺利通过的时候,“呼——”重重的一口气,你才真的放松下来,你为自己的学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们一路考学过来,经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