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一位学生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学习优差,不歧视后进生,立足使每个孩子都成才。作为一名教师,落实“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思想的关键在于要以实际行动去关爱后进生。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看重他们,不鄙视他们,尊重他们,加倍地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后进生关爱发现激励榜样宽容当前,“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快乐和发展”被作为新的教育评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学习优差,不歧视后进生,立足使每个孩子都成才。
  毋庸讳言,在神圣的校园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常常会被不负责任的教育者所冷落、所抛弃。虽然随着校园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师德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也就大大减少了,但有的教师又派生出变相体罚——即“心罚”。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采取羞辱、讽刺、挖苦、冷落、贬斥等方式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极大伤害。而遭受这种“软暴力”伤害的群体无疑就是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者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常常被人们称为“差生”“后进生”、学困生等的校园弱势群体。本来后进生在人格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现实,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自尊和自信,情绪多变并且难以自制,意志薄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积极的心态等等。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落实“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思想的关键在于要以实际行动去关爱后进生。
  一、做一位有爱心的雕塑家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了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子。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呀!于是就将树根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树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精悍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欢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者不正是如此吗?爱迪生小时候在学校就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一个“笨孩子”。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像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看重他们,不鄙视他们,尊重他们,加倍地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应该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感受到来自师爱的温暖。
  二、做一位善于发现的“伯乐”
  “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从事教育教学一线二十几年中,我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大多数后进生最初是由于课程变难而学习赶不上时,开始还想努力,但最后就放弃了,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客人”。为什么呢?因为否定的评价、失败的体验太多了,这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尊严,一点点地磨灭了他们的进取心。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从欣赏后进生身上的“亮色”开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时刻关注他,他的努力和付出,老师都能看见:每一份付出,便会有一份收获。
  三、做一位善于激励的朋友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美。后进生也有做人的尊严,同样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美。所以,我们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努力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我让孩子讲述自己对现在、将来的设想,让孩子们发现别人的长处,了解自己的长处,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使后进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尊重,激励、赞扬中拥有自信,增强自信,不断争取更大的进步。
  四、做能示范的榜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师德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我们教师要将自己的师德水准不断提高,要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成为示范的榜样——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自尊、自立、自励、自强,我们老师首先做到;让孩子树立自信,老师对孩子首先充满自信;让孩子不怕困难,老师首先克难攻关;让孩子热爱生活、积极上进,老师首先乐观上进、拼搏进取……对于后进生,老师的关爱充满真诚,既能让后进生尊重、敬佩老师,并表现为对老师的情感依赖。
  五、做一个宽容的师长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方面,很多人最缺乏的就是“教育的宽容”:很少站在孩子的心理实际上去考虑方法是否得当,缺乏必须的耐心、和蔼的面容、平和的心态,常常恨铁不成钢,使得教育总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细细想想,有多少的教育是残暴的,失败是必然的。让学生觉得你是师长——既是一位知识丰富、令人尊敬、宽容的老师,又是一位教子有方、关爱孩子的家长,而不是孩子们害怕的老师,更不是溺爱孩子的家长。
  有人说当教师是一种职业,而教育孩子是一生事业。我觉得既然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我们教育人就争取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我们教育人就应该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不让一个孩子落后”这句美国总统的话时常回荡在我耳旁。是啊,小学阶段正是接受能力强、极富模仿力和可塑性,也是学生个性人格、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同时又是感情最脆弱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重要契机,用特殊的关爱育苗好每一棵健康之苗。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专业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研究适应于独立学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是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目前独立学院本科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生源在专业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方面存有一定差距,与实际动手能力较强的高
摘要:科学实验要借助一定的材料,科学概念的获得与材料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兰本达教授认为材料引起经历,材料意味着科学概念,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呈现材料的次序称之为结构。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通过让学生操作有结构的材料来收集证据、寻求规律、形成概念。材料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材料的选择,注重有序地呈现、合理地利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
1.复习巩固生字,会写“祝、福”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松鼠和小熊友情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本课生词,生字开火车认读。  继续开火车读课本95页“我会读”。  2.整体感知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是谁?是什么让他们成了好朋友?  二、感情朗
采用周步成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山东省潍坊市的169名初中段听觉障碍儿童进行测查,并针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中段一、问题的提出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社会的歧视和某些家长及老师的教育不当,导致他们的自我概念水平和自我认识能力的下降,很容易产生自我贬低、恐怖、焦虑、过敏、行为不当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而
摘要: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探索小学生绘画主体教育教学活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创画”“评画”。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审美和绘画能力的学习过程,促进他们在知识面、观察力、审美力、领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美术素养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绘画 主体性 审美启蒙 美术素养  综观当前小学生美术教学,因受长期的传统教育影响,尚存在重教师范例,轻学生主
摘要: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等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到了初中阶段这种差异尤为突出。而要改变“学困生”这种相对落后的学习状况,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困生 学习习惯 成因分析 方法对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近三年来,笔者专职从事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通过三年来对312名学习成绩薄弱孩
调查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及玩教具设计专业玩教具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玩教具人才培养存在研发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与能力脱节等问题。基于“儿童学习与发展”视角,提出我国玩教具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1)精准办学定位,符合时代要求;(2)构建以“儿童学习与发展”为主线的课程体系;(3)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产学研”新模式;(4)创新研究方法,运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对幼儿行为进行抓取与分析,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占据着其主导思想。而“育人为本”更是这一过程中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对本质的要求和对价值的诉求。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体育教学育人为本德育美育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班级的稳定,就意味着学校的稳定。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起着长久且深远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  班主任班级管理以身作则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  一、应与学生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  心理学研
我国的基础教育最关注儿童的最优发展,而最优发展表现为儿童的生动、活泼的特性是否得到关注,是否注意儿童个体间的差异。而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其中一个重要指征是看课堂是否存在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流程。我校尝试在语文课中运用导学卡,经过实践与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预习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 引言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主张尊重儿童的“自动”,他主张儿童的“天性”要通过有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