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陪伴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zhan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面对老年,是现代人生命中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科技发达、医疗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提高,我们似乎都拥有可以预期的老后。在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之前,我们先在自己的长辈身上看见了衰老的到来是怎么一回事。人类的生命原型,从来就是孤独的。因为孤独的缘故,不管在哪一个年龄层,每个人难免渴求形式不一的亲近或陪伴。亲人之间的相互宽谅、体贴照料,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然而,人生的可怕往往如同张爱玲所说,上半辈子被父母毁了,下半辈子被子女毁了。只是很多人并不愿意坦承,最容易拖累自己、最容易令自己沮丧失望的人,其实就是骨肉至亲。
  从小到大,没有一门课教导我们如何与亲人相处,尤其是面对彼此的拖磨。我们总是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知道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模样。读着许多亲子散文,那些报忧不报喜、过度装腔作势的和乐融融,不免令我感到疑惑:难道没有人愿意更真诚地诉说人生的本真吗?难道一定要以那么矫情的方式来美化衰老、病痛与死亡?
  珍妮丝·史普林(Janis Abrahms Spring)、麦可·史普林(Michael Spring)所著的《老爸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令我耳目一新。他们如此真确地揭露:“我们生活在速度加快、迷恋青春的社会。只要我们还是看重成就超过关系,看重外在美超过内在美,看重能力超过仁慈,老人就会被嘲笑和边缘化,连他们对自己也一样。”本书记录了作者陪伴老迈父亲最后五年的生命(2000年10月~2005年10月),主要以日记体方式呈现女儿照养父亲的历程,总计96则。此外,在书中穿插了个案,从自己本行(心理专科医师)观点,剖析子女照顾父母时内心的沉重无奈,以及人性的复杂。这本书的可贵在于不说假话空话,告诉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之常情,并且在照养亲人的重担下体验了陪伴的温暖与美好。若是一味回避心中真实的声音,把孝顺写得做作,那份温暖与美好也就无法散发出来。
  作者从母亲骤逝写起,她不得不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父亲。顿失伴侣的老爸,几乎也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他苦苦哀求女儿,表示希望同住。但珍妮丝拒绝了这项请求,她并非不爱父亲,而是无法承受这样的共同生活模式。这也是珍妮丝生命中最艰难的拒绝。因为这项决定,这对父女往后五年中共享一段奇特的生命历程,在亲子关系上有深层的对话,更细致的依赖与理解。多病的父亲在夏木赡养院学习如何独立生活,接受衰老的种种难堪。女儿则是为了照顾父亲心力交瘁,她写出了责任的沉重、心情的起落,以及真实的罪恶感。疲惫至极的她说:“如果爸爸在五年内去世,我不知道我怎么受得了。如果他再活五年,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受得了。”“照顾病弱、老迈的父母时,你永远做得不够。对自己也永远做得不够,而罪恶感不知道界限在哪里。”
  我尤其清楚地看见了,伴随衰老而来的,除了死亡之外还有隐私与尊严的失守。
  老与死之前,人人平等。然而最不公平的是,方式与历程不尽相同。体能的衰退,疾病的纠缠,心智的钝化,在在使人活得没有隐私与尊严。老年人丧失了独立自主以后,凡事只能仰赖他人。此时或许必须忍受:动不动就摔倒,无法开车、行走,无法自己吃饭穿衣,甚至要借助他人之手才能导尿排便。生理机能的退化一步步侵袭着身为一个人的尊严,珍妮丝如实地记下父亲生命的最终,在检视自己脆弱的时候,也重新看见了爱的可能。每个人终究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在最不委屈的状态下去陪伴亲人面对死生大事。生命如此沉重,珍妮丝却从中体验到了老爸给的最后一份礼物,其实就是生命这堂课。
  书的最后几页,作者提到犹太新年的第一天,许多人是去教堂哭的。她在教堂为父亲气若游丝的生命哭泣,也为自己即将失去至亲而哭,她祈祷着:“神啊,求求您,如果您给爸爸生命,就给他健康来享受它,让他能再欢笑。如果您打击他,就在夜晚时没有痛苦地快快把他带走,并帮我去做对他最有益的事。”我想,珍妮丝因为照顾年迈父亲,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重新定义了人生。生死无尽,我在这一对父女的故事中感受到,最最真实无妄的珍贵情份。
  读罢此书深刻察觉到,亲人的老与死原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照护过程中过度美化或丑化,让亲子关系充满了伪善与扭曲,让人活得不像个人。
  不禁想要附带一提,日本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一个人的老后》书中,开宗明义表示:“无论是谁,最后都是一个人”。高龄社会已经成形,老后的生活,最好能未雨绸缪。不管是选择住居、人际关系、照顾看护、理财遗产、身后事的安排……都应妥善规划。如此,“一个人”才可以不“寂寞”,“老后”才可以不凄凉。
  也唯有体认到,人终究是孤独的,我们才更感激相互陪伴的美好。
其他文献
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未来出版的趋势是什么?”近年来,有关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争的话题沸沸扬扬,但何者为先,却始终无法定夺。然而,作为新兴的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已展露出强劲势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出于对数字出版的热爱,而且也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用现代技
期刊
人类正处在历史上变化最急遽的时代。从金融海啸发现原来世界经济已经是牵一发动全身;气候变迁、环境问题也不只是开发中国家或是已开发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在这样的时代下,不知未来何去何从、徨徨不安的心灵,确实需要一位大师的指引。  大前研一继2006年底成功预告了“M型社会”的出现,2010年,他提出更令人忧心的警告——“低IQ时代”的来临。  这不仅是他观察日本人、日本社会所发现的
期刊
讲到世界书局,不得不提沈知方。  沈知方(1883~1939),浙江绍兴人,17岁在余姚一家旧书店当学徒,被商务印书馆的夏瑞芳看中,聘为干事。所谓“干事”,只不过是个“跑街”角色。从最底层的“跑街”做起,积累经验之后,沈知方曾创办了几家小型的书局,但仍不满足,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大显身手。  辛亥革命前夕,善于洞察时势的沈知方早就预感到辛亥革命会成功,便暗地与陆费逵等人,合办了中华书局,并陆续推出了适
期刊
书香:您认为,在电子书时代,十万字的东西是没什么人有耐心读完的。可是kindle等手持阅读器其实还原了很多阅读体验,它并没有改变以往的阅读模式。您为什么觉得深度阅读成为不可能?  陈(颖青):我说的不容易读,指的是线上和线下的区别,如果机器是线上的,我觉得仍然是有困难的。像kindle那样的机器,它线上是直接连到amazon书店去下载书,读的时候虽然是线上,但因为它是专用的机器,你只能读书不能做别
期刊
“展万卷书,系两岸情。”当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书香还在鹭岛萦绕,当两岸业者交流合作的热情还在升温,当盛会带来的商机还在持续拓延,就在这个秋意盎然的季节,就在这个收获的季节,9月台北,书香蕴涌,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其盛大开幕,更是让人期待。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始于2005年,自2005年7月、2006年9月、2007年10月、2008年9月、2009年10月
期刊
初春的午后,走出捷运景美站出口,扑面而来一股生活的气息。我走在蜿蜒的老城区街道,两旁都是商铺,熙熙攘攘。在“车前路2号”前转入一个小过道,搭乘电梯来到七楼。  迎面是门口挂着的一幅对联。上联是:曼妙文采诗书乐;下联为:娟娟巧思翰墨香;横批:小雅美学在堂前。这是张曼娟曾经的学生,现为中学国文老师送来的礼物。  而这闹中取静之地,正是“张曼娟小学堂”所在。  午后的天光投进教室,我端坐在为学生特别订制
期刊
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提升,社会竞争压力也加大,一般大众的生活都进入了一个生活节奏紧凑、饮食无法均衡、运动量不足的恶性循环,造成多数人多少都有身心灵的健康问题,谈不上生病,但就是不对劲,也就是所谓的亚健康。因应这样的现代文明现象,台湾自90年代起,各种健康养生指南书、食谱、经验分享的养生图书就一直是出版市场的长销书种。  台湾的健康养生书在初期多是单纯病理健康为主题的养生书,如各式疾病,糖尿病、高血
期刊
到过东莞的人,几乎无不提起永正;到过永正的人,却几乎无不惊叹于这个“文化海洋、求知天堂”。昔日被称为“文化沙漠”的东莞,何以诞生全国最大的民营书店,谁又是这个“文化沙漠”的垦荒者?  这里,我们将一起见证这位垦荒者的神话。故事,还得从广东永正图书有限公司(原东莞市永正购书中心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份更为现名,以下简称永正)刘森董事长说起……    从大学教师到清洁工,艰辛的工作历程,是对垦荒者
期刊
张曼娟老师是很难描摩的对象,尽管她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作家、老师、朋友、工作伙伴,许多时候依然觉得她是不容易了解的。  她是最佳游伴,台湾曾经办过一次票选“最想一起旅行的名人”,曼娟老师就在榜上,虽然那时候她还没出版旅行文学《天一亮,就出发》,但她有一种令人心安又自在的特质,若能与她相伴到海角天涯,肯定是丰富喜悦的旅程。  她是美食雷达,不管是在熟悉或陌生的城市,曼娟老师总能寻觅到美味的饮食,当她享用
期刊
还原演化论:重读达尔文《物种起源》  作者:杨照  出版社:麦田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查令十字路84号》作者海莲·汉芙在她的这本小书中有一句名言:她绝不买一本没读过的书,因为那就和买衣服不试穿一样冒失。和这句话同样有趣,而且发人省思的是:每年一到春天,她就会大清仓,把一些她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部丢掉,她说,这就跟她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真正需要被保留下来的是那些值得重读的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