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能产生“美”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ong1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思想和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本文围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感受数学学习中的美”来畅谈课堂导入技能的重要性。重点挑选介绍了回顾旧知导入、设疑悬念导入、巧设游戏导入、教具演示导入、知识类比导入六种典型、实用的导入技能的类型和方法,阐述了以上典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导入技能 激发兴趣 引导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172-01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新颖的导语、巧妙的导入,效果就像一支“兴奋剂”,深入学生的心田,将学生收心回课堂,充分感受数学课堂的美。下文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常用方法和体会。
  1 回顾旧知导入
  数学学习中,同一章里每一节内容较为紧密,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头脑里往往要具备与之有关的准备知识,它们是支撑下一节内容形成的依托,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可以在回顾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引入新知识。
  片段1:《整式的化简》教学,我采用回顾导入:让学生对前四节的内容做细致的回顾,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整体认识,将学生口述的运算公式、法则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加以区别和熟悉,并强调“这些公式就是本节课的精髓”,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尤为集中,也就为本节内容的展开做好了充分地准备。
  收获:通过回顾旧知识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不仅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基铺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顺畅美、连贯美”。
  2 设疑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也是平时课堂中常用的方法、手段,是一种设置情境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念、认识形成的知识冲突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它使学生置于认知矛盾中,易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愿望,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片段2: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课教学时,我这样设置:准备一张普通作业本纸,向学生展示:大家估计这张纸大约有多厚?学生激烈争论之后,最后我们给出了一个较合理的厚度:大约为0.1mm。我马上提出一个假设:把这张纸对折再对再对折,这样经过多次的对折,它的厚度能否超过老师的身高?大部分学生大笑道:怎么可能!个别心细的学生也提出不同的意见:有可能吧。之后,学生之间引起了争论。我说:只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好!让我们一起从《有理数的乘方》中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收获:设疑悬念导入在数学课堂中屡见不鲜,发人深思的“问题”引起学生急切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好奇、关切、愿问其详,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悬念美、距离美”。
  3 巧设游戏导入
  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依照教材内容,可选择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新知既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片段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课里, 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教室内有九小组、六大排座位,老师示范,如第一小组的第三排的位置用数字1,3表示,第三小组的第一排的位置用数字3,1表示(数字是组在前排在后),依次类推,老师任意说出一对数字,坐在相应位置的同学就站起来,看谁反应又快又准。每个学生都显得非常的活跃,积极性很高,注意力也很集中,通过这个游戏,有“坐标”的影子來引导学生的思维,也为我顺势引入“坐标”的知识打好了基础。
  收获: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入课堂,设置的游戏活动简便易行,数学内涵丰富,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美。
  4 教具演示导入
  教师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和比较,得出一些较为明显的结论,自然巧妙引入新课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片段4:在《相似变换》的教学中,我采用这样的一种方法:手持一块教师上课用的大三角板(30°、60°、90°),再拿一块学生平时学习用的小三角板(30°、60°、90°),把它们放一起展示给全班同学,问:认真观察和比较这两块三角板,你发现了什么?从小三角板到大三角板,有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变化?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的内容:相似变换。
  收获:教具演示导入法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的数学知识,教师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发现图形在变化中的规律,便于比较、容易理解、记忆深刻,体现数学“从抽象、枯燥到形象、生动”的蜕变美。
  5 知识类比导入
  类比导入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根据新旧知识的连结点、相似点,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采用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
  片段5:在对《立方根》的内容进行讲解时,我就采用了知识类比导入的方法:要做一个体积为8cm3的立方体模型,它的棱要取多少长?你是怎么知道的?问题实质:什么数的立方等于8?我接着又问:那什么数的立方等于-8?进而提出:类似于平方根的定义,由此导入得出立方根的概念。这样将平方根和立方根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对立方根的定义就更为容易理解和接受。
  收获:将新的数学内容通过与已知的数学知识进行类比,让学生能从比较中促进知识的迁移,从而更好、更快的掌握新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效率,体现了“自然、亲切”美。
  6 结语
  课堂导入类型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导入方法因人而异,根据教学需要科学设计、灵活选用、巧妙实施,这就要求在平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善于反思。力求设计出更为合理、生动、新颖、有效的课堂导入,达到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促进积极投入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这是我们作为老师所一直追求的梦想。我由衷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就能产生“美”。
  参考文献
  [1]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7.
  [2] 谈雅琴.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设计[J].数学通报,2006,45(7).
  [3] 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陈贵云.数学教学通讯[Z].重庆市数学学会主办,2010(8).
其他文献
Excel在日常办公中已经十分普及,但其强大的功能并未被广泛挖掘。通过对Excel的研究,可以编制相关的应用程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通过医院药品招评标这一实例,可以优化
这是个流彩溢金的季节。 1998年10月27日,在中原名城郑州市宽畅的金水大道上,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院内驶出的一辆黑色轿车沐浴着深秋的金色阳光疾驰而去,车后,凡片散落在地的
南阳市统计系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按照“抓载体,强细胞,重管理,创建高层次文明单位”的工作思路,坚决贯彻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一把手工程,塑造和
今年“五一”节期间,我随旅游团去了趟澳门,拍了一组照片。在澳门回归之时,整理几幅图片和文字,奉献给广大读者,以表喜庆心情。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的兴起与发展必将带动农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河南省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间接手段,为实现其目标,必须有足够的工具可供使用。政府采购就是其中的一种政策工具,在财政政策间接调节经济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999年5月,本人随中国农业统计考察团赴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考察。先后考察了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署(NAss)、美国马里兰州农业部、统计局及该州的一个农场(Waffle Hi
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集中表现出来,要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进而继续向前发展,必须解决好国有企业面临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多少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
摘 要:国家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好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是有才能、有智慧、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以自身的人格感召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智慧点燃学生智慧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关键词:才能 智慧 品格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2(c)-0208-01  所谓教师,人之师也,是传授知识、承袭文明、启迪品行之师。众所周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