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眼中的酒店產業

来源 :首席ELIT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栖居人生,在他乡明月下,恣意地挥霍着浪漫。酒店,是生命的驿站,稍作停留,感受片刻安宁,在喧嚣的旅途中。可以是海上一叶扁舟,可以是风中摇曳的吊床,只因,和风习习,星光熠熠。
  未来就在指尖,睁眼即达。科技是拐杖,桎梏着我们的脚步,空气被解构成了数码因子,云飘进了厨房。生命的领土上随处都波动着蓝色的曲线。在壳之外,阳光朴素地弥漫在海滩之上,只需要一间茅草亭。文明是金字塔,在塔尖有着石器时代的芬芳。欲望退潮的时候,生命的本真才开始显露。历史在未来眼中凝集成了星座,在旷野中播洒着未及冷却的余晖。
  全球知名酒店设计机构HBA的中国区掌门人李鹰,开始了酒店产业的解读和展望,为我们洞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产业之门。
  作为从设计师成长起来的管理者,有着理性与感性混合的思维,在艺术和商业间的长久徘徊,使得这样一个在欧美及东南亚酒店业市场历练多年的业界精英,有了跨越界别、跨越文化的独特体验,从一个特别的视角,看到了一个行业的趋向。
  酒店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酒店跟艺术开始联姻,出现了酒店中的画廊,酒店中的展览,酒店中的装置,以及延伸到酒店设计及软装中的艺术氛围。
  豫园万丽举办了跨越大厅和走廊的画展,举办了昆曲夜宴;北京威斯汀开辟出空间做独立画廊,面向商务精英;佘山艾美邀请艺术家做概念装置;璞邸酒店在推出艺术家的现场绘画及收藏拍卖;越来越多的酒店在推出艺术主题的活动,为客人筑起艺术的风景线。
  可持续的酒店产业
  三亚半山半岛洲际酒店是一个完全绿色的酒店,每个楼顶有花园,每面墙都有太阳能电池板,每处空间都用了能源循环的地热系统,冬暖夏凉,节能省电,水系是连通一体可循环的分流系统,在别墅房间的入口处,在亭阁楼榭的连接处,都有流水缓缓流过,整个酒店如同一个绿色的独立王国,在书写着可持续的主题。
  低碳的主题使用过度,小型奢华酒店URBN推出低碳牌,有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计划,这在北京上海深圳一线城市已经开始逐渐浮现。
  最先进的科技理念,多数时候被用在车里或酒店里。这里是实验工厂,这里在演绎着Sustainable可持续的主题。
  前年上海的世博会,一直在凸显这样的主题,在各个国家馆各个建筑里,都在重磅推出低碳环保节能可持续的理念。
  减少被单和毛巾的清洗次数,减少泳池的换水次数,减少一次性拖鞋、牙刷、香皂等的使用更换,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也是迈进绿色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个人努力。
  因为智慧我们与猿相揖而别,我们还要因为智慧把已经预支了的对自然的破坏慢慢收回。
  
  五到十年来客户眼光、标准及需求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十年前,我们在国内的项目往往是业主更加尊重设计师的意见,对于境外的酒店管理公司也是更尊重他们的意见。比如说在我们设计完以后,到了家具部分,现在很普遍的一个情况就是绝大部分都是由国内的家具厂家去仿制的,我们的设计方面、在十年前的话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去全球采购的,他们还是对整个的设计都比较尊重的,但是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主会去比较,互相之间会去看,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设计周期缩短,在设计上面,先天的条件上面就受一定的影响。因为酒店管理方在整个建设当中作用特别重要,所以说他们的这个态度也间接地影响到了业主的态度,以及业主和设计师之间的关系。然后在造价上,在材料采购,施工单位的选择上面,他是想要好的设计,想要是国产的,这本身就已经有问题了,这不是单纯工艺的问题,这当中还牵扯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在这点上上,扯开了说,国内现在的家具产业,包括像国内的产品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灯具设计师,再推广开到国内生产的材料,国内在生产这方面是属于生产大国,你买的永远只有那点成本,和那一点点廉价的劳工的费用,所以说现在国内的整个产业的量很大,只是规模大,但是利润很小,这个反过来也影响到了国内的室内设计业,那么国内室内设计业软装的概念其实是从样板房的设计师那边过来的,在国内,软装设计师的地位相对来说比较轻,这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他们想选的那些东西,国内没有这个资源给他们选。他们不是去设计这个东西,是把东西如何选择出来搭配在一起的一个效果。
   HBA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Hirsh和Bedner两个人,经历了创始和壮大,HBA就是把他们两个的名字加到一起了,Hirsh&Bedner Associates,一直沿用到现在。他们也都是设计师出身,我们公司很少有非设计专业人员。像我们现在做财务的,市场开发的都是专门去请一些专业的人士,但是这个不是主体,我们真正主体的业务来源还是设计师,一个是因为他做过好多项目,别人知道他了解他。另外,设计师还要擅长沟通、懂市场,做完设计还要把自己的理念卖出去,要会推销,资深的设计师还要去跟客户做概念的沟通和协调。
  
   HBA有什么样的基因吗?
  我们最近出了一本书,是比较全面的一些企业文化的介绍。前一段我碰见一个建筑师,是加拿大的,在国内也做过一些项目,有些项目也是蛮受好评的,在传统意义上面,室内的很多东西都是建筑师来管的,从五六十年代他就开始做很多设计,针对酒店的项目,就开始把这个新兴的行业室内设计的地位,提的比以前更加高了,我们做的绝大部分项目都是把建筑师的东西全部优化了,因为平面规划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你的空间一定要好用,以前的空间没有那么复杂,流线和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建筑师在考虑到外面的情况的同时,里面基本上顾及不到,但现在的酒店项目,未来建成后人的主要时间都是在里面,你在里面如何用到最好用到极致,这个其实比建筑本身更加重要,一个酒店能不能留住客人要看房间舒不舒服,服务好不好,这些部分,从那个时期开始、他对于室内规划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当于室内装饰师加上室内建筑师加起来就是现在的室内设计,然后区分出这样一个分支就是Hospitality Design这个室内设计当中的一个部分,那么这个其实都是由Hirsh和Bedner他们在那个时期开始慢慢地在这个行业里面努力而开始的。 HBA业界都把它叫做一个很好的训练营或学校,因为现在的很多设计公司的骨干都是在HBA工作过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HBA在这个行业里的地位和贡献。对室内设计,我们从来不会说我们提供图纸和设计文件,我们会说我们提供的是室内设计的服务,这个服务当中有一部分服务的内容是通过图纸和文件的形式体现的,但是我们还是强调的它是一个服务。
  设计师如果做管理的话会不会有些秀才带兵的感觉?
  当然是会有的,所以说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能做管理,其他公司也是,你从设计师,从最下面的开始慢慢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很明显的两个方向,一个是继续专注于你的设计,那么就能做到最最资深的设计师,另一个是他的能力更加全面一些,就会开始负责更多的项目,一些协调的工作,团队的安排,但是这些都是要从设计师出身的。去年休假的时候我注意到国内一些比较好的设计公司请我去给他们做顾问,从中也了解到国内的一些状况,发现他们的设计团队的组成有明显的差别,国内的公司很明显的分为方案组和施工图组,等于说把一个项目的前段和后段分开来做,我就觉得很奇怪,像我们做的话都是一个团队从头一直做到尾的,因为你在不同的阶段考虑的层次是不一样的,但是你的主线是连贯的,那么你必须是一个团队来一体化操做。而国内的这种方法,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讲是你对这个项目的不负责。
  像喜达屋集团这的每家管理公司在设计方面都有风格的不同要求吗?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每个大品牌下面都会有不同级别的子品牌,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所以要求也会不一样,往往是我们在知道他的品牌定位之后,分析他要什么样的东西,我们从来不会说我们做某一个酒店的设计,我站在舞台之上,我要创造什么东西,永远不会去主导,其实就是命题作文。设计师不是艺术家,客户是投资主体,这个酒店做出来后又不是设计师去住,要去满足那些特定的客户群,看当地的情况,环境,包括设计档次的高低、精细程度,酒店管理方的品牌定位,这些部分都是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来的,室内设计做的很多就是协调各个方面的要求,其实很多要求之间也是矛盾的,那么如何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来调和各方矛盾达至平衡。
  在设计方面你们怎么解决跨文化的问题?
  首先大的趋势方面来讲,跨文化是越来越淡化的,一个是你能够看见的,表面的东西,往往是针对当地的一个项目的,设计师一般对各种风格都是比较熟悉的,这个其实就是最后的装饰,第二个是牵扯到内在的文化差别,内在的精神上的一些东西,我们还是会仔细研究他们各个方面的要求。但对我们来讲,不管你对文化的要求也好,业主某一方面个人的要求也好,它都是我们做设计的命题的一个部分,我们都会把它当做研究来做,现在全球化的形势越来越明显了,很多时候一个很纯粹的地道的传统概念的东西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都会兼顾到一些其他区域的文化,通常讲到酒店的概念就是指那种两三百个、三五百个的房间和四五个餐厅大规模的酒店,这种酒店本身来讲就算不考虑文化的因素,他们自己也会强调在不同地域都要有本土化的特点能够吸引人。
  你们会遇到有些地方宗教限定的难题吗?
  这个还好,其实并不难,因为在这个方面虽然我们是室内设计,但其实有很多也是会和业主、酒店管理方的人做协调,比如吃东西的习惯、当地宗教礼仪方面的习惯可能会对设计有影响有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和客房顾问,餐饮顾问做交流,这是整个团队化的工作,大家都在做针对各个方面的研究,不断在沟通。
  像和平饭店这样的百年老建筑,和有时尚元素的新建筑是不同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经典和时尚的感觉会不会发生改变,时间性在设计里的所占的分量是怎样的?
  
  会考虑。室内设计尤其做酒店,装修部分过五年十年基本上是要重新做调整的。样式上来讲,我们做的东西会提出一些符合或引领潮流的东西。同时会考虑更多如何把它的平面规划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历经时间的考验。我们更多关注平面规划做到最好最佳,以后就算有些东西要换,所需成本也是最低的。
  外部看,酒店设计也是城市风格的一部分,也算个小社区,这个区域从外观的颜色、夜景灯光、风格多大程度上考虑和周边建筑的呼应?
  酒店相对来讲是独立在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和外界还是有联系的。这个我们会考虑的,首先从酒店项目核定时期,你是城市酒店还是度假酒店,酒店的设置不一样导致了自身风格的独立,这时也会考虑到周围环境,但目前整个行业不是很顾及到这个方面。
  东方元素在国外酒店的设计里会有所体现吗?
  其实现在不见得叫东方元素,叫禅ZIN文化的,禅意范围更大些。这是一个表象,其实更多的还是精神和对于某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现在大的趋势还是把整个大的东西做的更加单纯。禅的文化有殊途同归的地方。很多欧洲建筑师做的东西,可能完全没考虑东方的东西,但是你按照禅意去解释,其实还是通的。酒店很多地方比如spa,普遍做的都是比较禅意的,加一些小石塔啊之类的。比如四季酒店里的沁SPA等。
  以东方风格为主的酒店设计在你们过往案例里有吗?
  纯粹的东方风格的没有。我们现在在做三亚的国宾馆,是一个接待元首的地方,又希望有度假的感觉也要有中式的感觉,很难说是东方的,但是我们在做的时候并没有蓄意的把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做成东方。
  现在建筑师很多在做家具、卫浴,做得也不错,你们跨界设计怎样的?
  我们可能比较古板,会做的就是室内设计,就是要把这个先做好。有些时候会跟建筑师协调,我们会提很多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不会自己去做建筑。但家具设计,还是有的。有些项目中,比如洗脸盆,外面实在找不到我们就会设计一个。对于酒店室内设计师来讲最具成就感的一部分就在这个地方。其实每个项目都有灯具、家具、地毯或者面料之类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偏好也代表了风格的延续。
  室内的观念会渗透到前期、上游关于建筑方面的工作吗?
  建筑师做初步设计时,我们就开始介入了。理想的状况下他们做的东西或多或少有我们的协调。
  
  你刚提到设计不可能是纯艺术,实际上设计师、建筑师初期都是很艺术化的,在你们历程里,有没有很具艺术感设计感的案例?
  我们认为这样的项目只可能在一些小的BOUTIQUE才有可能出现。而且我们并不希望去做那样的东西。当然各有各的市场,任何我们做的东西都有它的客户群,我们习惯做的其实是满足很广大的客户群。我们把艺术当做必备的知识、基本的能力和工具,我们不会来片面的宣扬它。本和用的关系我们会理清。
   BOUTIQUE小型酒店的发展未来怎样?
  这几年比较流行,我们觉得这个是指它的个性。设计风格其实要看市场和具体的位置。这个概念的界定很多人理解是不一样的。设计的方向永远是要跟着市场发展的方向。市场发展方向不在于风格,在于规模,定价和针对什么样的客户群。
  做酒店多了,会有视觉疲劳,如何保持灵感创新?
  设计师都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真是个好的设计师的话,这个创意的工作一直在持续,如何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每个东西都做得不一样。酒店和其他不同,做每个项目时都不是几个月,而是几年的事情,每个项目都会不一样,就算是类似等级的城市。这个不一样可能被理解成为新意。新意就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东西。设计师是生活的深度体验者。
  未来很多时候和科技挂钩,节能、环保、低碳,除了这些科技外,针对酒店设计,未来还会有怎样的趋向?
  
  从我个人观点来讲,我认为酒店很多系统方面如何利用自然能源,我们不是专家很难做评论。在设计中利用的材料如何低碳,我们认为很多人对低碳的理解是片面的。低碳其实是要综合来看的,包括它的运输途径,加工的工厂是否有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综合来说的;LED能源会节约,但是灯本身很贵,现在算一下LED灯,5年可能不用换灯管,但是灯本身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我们用别的可能更便宜。所以从那个方面讲,我们应更实际地去理解。从产品来讲不太好去评价。本身低碳作为一个大的方向要倡导。目前来看,它在酒店的设计应用上,并不是主导最重要的因素。我们更应该提倡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鼓励大家在生活方式环保的话,意义更大。当然,我们也会推进低碳环保技术在未来酒店项目的应用。
  科技在里面用得多吗?
  有些项目会有。实际对于酒店来讲,这些科技设备还没到大规模用,科技是新潮的东西,但是对客人来说要用得方便。导入的节点很重要,关键要看客户的生活习惯。
  关于未来的课题,有没有和学术机构合作之类的?有没有开发一些未来概念感的东西?
  这个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会多一些,我们内部会讨论一些如何做一些更不一样的东西。这更像设计概念车,实际中最终能实现的,还是一个比较接近于生活的。
  管理方面在文化差异上有没有碰到文化冲突?
  在国内,会很明显,日本设计师、新加坡、欧美的、泰国的都有,我们招人时,发现除了中国之外的地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从大学教育开始比较相似。可能大的环境不同。本土招的人能真正做设计师的人本土的很难招到。本土的偏重做效果图的人还是很多。最后我们能招到的华人,大陆的在这边做设计的人,都是在境外工作和学习过的人。
  产业结构方面,主要还是集中于酒店室内设计,施工是外包么?有没有延伸的产业?
  施工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所谓延伸的也还是设计,我们有照明设计,艺术品设计,室内标识的设计公司。其他的所有的办公室都是租的,没有任何投资到房地产的。就是专业地做设计。这可能和心态上有关系,是美国人创办的企业,在经营上会很专一。
  设计完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是怎样的?
  没有办法。知识产权在这个行业里很难去界定。有些可以直观看出来,但是某个细节,很难界定。在国外有一个标准,是超过15%是不一样的,就可以认定为是新的东西。一般来讲,大家会有意地做到尽可能不同。设计当中,很多东西,任何一个想法都不是没有人做过的,只是你把它放到一起后,怎么和别人不同。还是要看设计师自己的职业道德。只要不是下意识地抄袭别人的东西,也有碰巧和别人想到了一起、设计成类同,也不能认为是抄袭。在很多我们项目里,业主最后不希望把我们设计内容公开,像赌场、某一些私宅。但在公司内部,合同里会有保密协议。即便在公司内部、但不是这个团队的人也不能看。
  设计师是生活的深度体验者,现像lifestyle这种奢侈品,中国的这种工艺环境土壤时机、是否具备出产本土奢侈品这种机遇?
  我觉得这是认识的问题。所谓的奢侈品高端的东西,其实概念是一个东西如何为某一样需要、某一项综合的需要,而量身定做的东西。其实室内设计也是,越高端的东西越是量身制作的。要看客户群,并不只是他的需要,而是你做出来的东西比他想象出来的更进一步,他们更喜欢这个东西,这个概念下做的东西就是奢侈品的品牌。国内很多人现在是没有这种意识的。没有看到这个东西的根源是什么。比如像茅台酒,我认为它就是中国的奢侈品。
  
  最欣赏的建筑师包括艺术家设计师有么?
  其实这个完全很个人的。对于近代当代的只能说是一个时期。我还是比较喜欢现代主义的设计师,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艺术方面,国内的我是觉得宋元明时期的国画,那时有一批人,比如八大山人,很欣赏。
  有喜欢的艺术品吗?
  没有太具体的,我更倾向于实物的东西。比如明清的笔筒,当时文人做的一些东西。我觉得那些东西有很好的表现形式,很大气、很直接地表现出来。很多时候人愿意讲风格,艺术家做的东西对这个世界某样东西有什么看法,是他个人的东西。都反映在他个人的世界观上。因为这个东西不仅是在你表现的具体的材料,方法之类的,其实也有内在精神的综合体现。
  喜欢看什么书?
  专业的书看的多一些。不过像流行的《1Q84》 《失乐园》《鬼吹灯》《藏地密码》等都会看。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很多事情或多或少有参与就在当下发生,有了了解才有观点。对于时事上面,微博现在是个很好的媒介,能够快速掌握潮流的看法和动向,很难说以后环境会怎样,往往会越想越迷茫。
其他文献
编完了应诗流的画集,内心仍在激动之中,画家原创的红与黑的意象,似乎在冲撞、胶合、奔突、聚集。洋洋洒洒,纵横捭阖,挥之不去。自然万物在他的笔下,已凝练成特定的符号:传统绘画中所谓可居可游的意境已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浓墨遒劲的构架;文人画里梦寐以求的氤氲韵味已荡然无存,而以纯正饱满的大红充实其间。除此之外就是大片留白。这黑、红、白三元素的极致,组合成气息丰沛的意象。初看具有一种形式的巨大张力,细读却能
期刊
苏富比在征集上应该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  每当市场有浮动的时候,最大的忧虑不是买东西,而是收不到东西来卖。从我们今季的那些珍品的价格来看,可以看出我们征集到的都是一些很不错的藏品,一样会这么多人,给这么多钱来买。从我们这次汝窑的专场就可以看出,买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比较其他拍卖行我们会好一点,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一年的成交额与我们是一样的,但他们所卖的数量相较我们的拍品数量是成倍的。我们一直奉行贵精
期刊
“浔溪溪畔遍桑麻,溪上人家傍水涯”。  这是明末潘尔夔在《浔溪文献》中对南浔的描述。水、桑、麻,组成了南浔江南渔歌的三重奏。要说“收藏甲一方”的南浔庞家,先要说说孕育庞家的这片水土。  南浔初建于南宋淳祜年间,当时只是一个小村落,名为浔溪村。浔溪村风光美丽,遍地桑树,镇上人家依靠蚕桑种植和手工缫丝致富,渐渐将丝行的产业越做越大。明朝万历年间,南浔辑里(又名七里)人对育蚕、植桑和缫丝技术革新,比如培
期刊
中意是历史上的两大文明古国,古往今来,勤劳和智慧的意大利人民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16世纪末,随着意大利耶稣会士的东来,中意两国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和交流。也正是这些意大利耶稣会士,创造了中意“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我们今天特地请来了意大利驻沪文化处处长Paolo Sabbatini先生为我们谈谈他对中意文化的理解。  在我去贺绿汀音乐厅听一场钢琴演奏的路
期刊
您认为以前人的收藏和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以前文人从事艺术品收藏突出一个字:玩。今天我们不太懂得玩,什么叫玩?拿出品味来,玩出格调来,玩出精品来。古代的东西无从造型还是艺术表现力来说都是值得玩味的,这就是中华文明的特征,它能吸引和感动我们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中华民族很了不起。中华文化看似阳刚,其实是阴性的。我们跟西方是完全两回事,我们高级得多了。  “玩”的意思是不是和藏品有交流,把收藏当做很有
期刊
大化流衍,沧海一粟,绘艺无涯,探其堂奥需倾一生心力。我当努力读书,广游博涉,攀缘高山,进取不辍。  行政历练,令我眼界开展,不局限于一隅;伺奉艺术,使我学会以一种人文精神和关爱社会的态度思考问题、行事履职。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理想追求和担当意识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理应体现民族性、艺术性、思想性和时代性。  艺术创造无从凭空而来,再玄妙的艺术也都是现世人的精神折射和社会反映,艺术传达思想情感,艺术在悦
期刊
宦海沉浮,归隐田园  今年春天,北大和浙江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抢夺“过云楼”藏书的新闻闹的沸沸扬扬。匡时拍卖此前组织“过云楼”藏书全国巡展,从苏州到上海到厦门到北京再回南京,引发一轮观书热潮。热心民众甚至在微博上吐槽:哪怕看一眼这辈子也值了。然而,知道“过云楼”藏书主人顾氏家族的人不多,了解顾家五代传书集书,读书品书那一段风花雪月历史的人,就更加寥寥无几了。  过云楼原址在苏州铁瓶巷,现在更名干将路。
期刊
绘画原本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它是集造型、传统、思想、文化、修养等为一体的一种融化和创造。其妙处就在无迹可求的综合之处。绘画的妙处,很难用语言形容和表达,只能靠画家或者观赏者去“悟”或者“品”。因而,作为画家,要创造一幅好的作品,你就必须具备一种综合素质,一种能够将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传统等融化综合的能力;作为观众,要会欣赏,你就必须懂得传统,懂得思想、文化、修养同造型之间的融化关系,懂得画家在融化、
期刊
对康熙帝遗诏真伪和雍正帝即位真相,学界向来争执不休。笔者独辟蹊径,从遗诏原件满文部分大幅度残损及汉文部分几处“蹊跷”着手,对遗诏真伪和雍正帝即位真相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于2009年初写成《康熙帝遗诏真相和雍正帝继位合法程度探索》,对康熙帝遗诏原意及原写明继位人到底是谁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此为该文的简本。  康熙帝遗诏谜局  今存康熙帝遗诏共有四件:满汉合璧件(分别收藏于台北中研院和北京一史馆
期刊
李静似乎生来就和“美丽”两字有着不解之缘。她主持的节目中,许多都和美丽或者美女有关,比如《美丽俏佳人》《娱乐麻辣烫》《静距离》《我爱每一天》。李静自己也是个美女,留着阳光的短发,俏皮的眼睛灵活顾盼。但李静自己却不执着于“美女”两个字——“我觉得女人什么时候都能美丽起来,女强人美丽,在家里懒着看电视的女人也挺美丽的。不化妆也美丽,化妆也不错。”  在娱乐圈,不论年龄大小的人都喜欢叫李静“静姐”。她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