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师生互动方法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ch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探索师生互动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作者在研究中以行动研究为主,对“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出平等、合作与交流、相互理解、转变角色等看法,寻求师生间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师生互动 实施方法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地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予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化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一、营造民主氛围,创造互动条件
  心灵的撞击,来源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不要草率、轻易地否认,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多给学生去体验成功,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即教师在课堂中既是积极参与者,又是导学者;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二、改变师生的角色,激发互动欲望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化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是“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在教学过程中可多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倾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与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创设有利情境,引发互动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往往在老师的不经意间,学生产生了一个典型的疑问,产生了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我们善于把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出來,加以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引起深刻的认同,广泛的共鸣,给下面的课堂带来一份精彩。
  四、促进相互理解,加深互动深度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
  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间的关系。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深度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师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积极的情感。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
  五、优化教学方式,促进有效互动
  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要求师生间有尽可能充分的交往活动。目前,中学教学班的班额还普遍偏大(一般50多人),要实现充分交往活动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在现实条件下,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一般存在以下三种主要课型:
  1.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型;
  2.以讨论法为主的课型;
  3.以探究—研讨为主的课型。
  第2、3两种课型所形成的交流方式比较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许多课都采用了这两种课型。这两种课型极有利于形成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
  与这两种课型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多种,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有更大的优越性。根据实践经验,这种小组以4~6人为宜,全班不超过10个小组。小组内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召集工作及充当小组发言人。这种组织形式首先使小组内生生交流互动比较充分。其次,因为人人都要当组长,所以对组内同学的意见,其他组同学的发言也都能注意倾听。由于代表组内同学发言,主人公的意识也更强一些。每个组与老师的交流、对话也比较充分,较好地弥补了大班额条件下,师生、生生交往的不便,为互动创造较好的条件,是目前条件下有利于师生积极互动的一种比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验课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的本质特性是“有效”,要提高高职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排除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改革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面向学生就业训练好操作,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高职教育 实验课 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指以最少
移动互联网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其实本质还是这两句话,差异化产品和极致体验。我觉得只有一件事大家要改变,那就是C端思维,得草根者得天下。  第一,原来我们的思维叫宽众思维,不管做mall也好,做其他的也好,最典型的是春节联欢会希望14亿人都喜欢,越做口碑越差,原因很简单,什么人都来,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精准定位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mall和春节晚会逻辑是一样的。现在所谓的窄众思维,“爸爸去哪里
摘 要: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本文就此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情境教学模式 实施方
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进行“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课改实验,探索初中物理“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教学模式,把课题实验的课改理念与物理学科的特点相结合,本文作者经过自
摘 要: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将给课堂增添无穷魅力。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综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分别从四个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初中物理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多媒体 有效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其中以多媒体技术为典型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演示领域
摘 要: 在教学中程度不同地掩盖化学思维流程,是当前化学教学的通病,本文试图对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展现思维流程、展现思维流程应遵循的原则、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思维流程 思维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教学中程度不同地掩盖化学思维流程,是当前化学教学的通病,主要表现在:  1.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知识的再次发现过程被压缩,结论性及应用过程过分膨胀,常要求学生机械地记
《中学物理》2002年第9期刊登了《利用MatLab研究重力随地球纬度的变化规律》一文,在该文中,邵老師和秦老师利用MatLab很好地解决了重力随地球纬度的变化规律,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形象直观,使人一目了然。MatLab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优秀数学软件,能有效地用于科学计算和作图,它的使用者通常是一些科研人员及高校里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笔者认为,对于广大的中学生及中学教师来说,不妨利用Exc
期刊
哲学是研究以实践为基础的关于人及其思维和外部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科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的概括和升华,是各种科学的集大成者。其中的各种思想和方法论对学习各种科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化学之美不仅美在其外的现象多样、千变万化,更在于其内蕴藏的丰富的各种思想。化学学科思想繁多复杂,像结构决定性质,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应用也非常广泛。  
教学二十余年,我深有体会:教学是一门永不完善的艺术。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像一弯活水,不断地变化,化学教师必须随时更新观念,走在学生的前面,准确预测学生的动向,站在教学的最前沿。课程改革了,观念更新了,打造高效课堂不止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答疑是打造高效课堂最直接的方法。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