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政课改革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对于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教学都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希望能够把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中。就中职学校而言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学生的特点上和普通高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要能够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改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目前已经成为了整个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同时新课改也提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核心素养渗透,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各个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作为中职学校也同样需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学,从而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目前广大中职思政教师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根据个人的一些教學经验,就核心素养下中职思政课改具体的方式进行探究。
   一、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特殊性分析
   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虽然两者都属于思想政治的学科,基本的教育内容是一致的,但是从中职学校自身课程设置还有学生特点包括评价的体制等方面具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课程内容设置存在差异
   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普通高中思政课程设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日前,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对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中职思政课程结构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基础模块为必修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内容。将“经济政治与社会”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德育课程大纲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整合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使“健全人格”“职业精神”这两个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了切实的载体。虽然此次课改将德育课改名为思想政治课,与普通高中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名称保持了基本一致。但是具体的授课内容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中职学校的思政课程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度,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对象存在着差异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目前有两条路径,其一可以选择直接就业,其二可以参加升学考试。根据2019年我校毕业生情况来看,52%的学生选择了升学,48%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而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他们都需要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文化基础、精湛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由于中职生文化水平较为薄弱,并且会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作为思政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特点着手,设计具有符合时代性、具有吸引力的思政课,用课堂阵地渗透爱国主义、爱岗敬业等优秀精神品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政课程改革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们开展中职思政教学改革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要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那么这也要求我们的思政课程需要顺应时代进行调整和改革,根据新的中职思政课课程标准,其课标正确处理了与德育课程大纲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其中的实践合理部分,调整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宜部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
   (二)现代教育理论基本要求
   现代化教学理论中强调了要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需要从课堂中走出去,能够真正地走进社会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就要求中职思政课程要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特色完成和实践的结合,对教材的模式和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中职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例如在讲解到职业生涯规划时,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校企合作中的顶岗实习进行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深入的理论学习。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
   在中职思政课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的大舞台,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明辨是非,解决实际问题。这也就要求我们中职思政课要进行一定的改革,让学生能够获得思维品质的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从而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政课改革策略
   (一)落实情境化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其实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为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中职思政课一定要能够开展情境化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到思政课堂的趣味性,达成一种情感的共鸣,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让学生的能力获得提升。比如在涉及到关于维权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一个农民工因为春节前无法拿到自己的薪酬选择跳楼的方式讨薪。然后教师向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比如他这种行为对不对,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劝说他停止这种行为。然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些问题,通过教学中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情境中消化吸收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中职学校开展的思政课程一定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加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从而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到关于如何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的教学中,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可以借此为主题开展一次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分组在课前就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习惯进行讨论,整理出一些不良的习惯,思考这些习惯对我们今后发展的影响。通过这个环节能够让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的行为,然后组织小组对存在的不良习惯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格。最后就是把提出的方案进行真正的落实,然后做好监督指导,真正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改变学生一些不良的习惯。    (三)注重教学和生活的结合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其实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生活,所以思政课改革也要注重教学内容和生活的结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亲近感,更能够引导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到关于发展中质变和量变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在成长中行动过程到成果的例子,比如每天坚持读半个小时英文到最终语感的提升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从量变到质变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借助身边一些关于锲而不舍精神的新闻报道,树立榜样的力量,不仅仅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哲学知识,更让学生形成一种情感升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注重和时政热点的结合
   前面我们提到了中职思政课改革要能够做到和实践的結合,能够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为此思政课程要能够注重和时政热点的结合,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让学生真正的利用学习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也能够不断地利用思政课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比如这一次面对的新冠肺炎疫情,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疫情中相关的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课程教育,指导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次疫情就是一本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那些默默付出的逆行者再一次见证着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战胜疫情,为此教师可以借助疫情期间的这些感人的事迹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另外这一次的疫情也让学生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认识到党带领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力度、速度、温度,从而对学生进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等爱国主义教育等。总之,教师一定要把握时代的特点,充分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鲜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借助有效的时政素材积极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到中职学校的教学特色,通过情境化教学、教学内容和生活的结合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其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家齐.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样态的创新转型研究[J].教育界,2019,(31)
   [2]程逊.中职德育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浙江省江山中等专业学校,浙江 衢州 32410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仅仅强调自身对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很少或者根本不会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这种状况就会导致原本具有极大趣味性的地理教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但是,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笔者从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状况、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的必要性以及推动高中地理知识点实现生活化的方式入手,对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进行了较为详细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材料解析题是必考题型,可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必备的答题技巧,以及题目考查的面广量大,导致学生失分较多。本文就将从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个角度来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材料解析;答题技巧;培养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材料解析题可谓是必考题型,学会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够直
诗歌欣赏除了美学价值以外,还可以用来开阔受教育者的思维空间.作者通过几年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将诗歌欣赏与理科大气科学专业内容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通过文理结合
【摘 要】二重积分是在一重积分的基础上,由二元函数在空间上的积分,其根本是求某些柱体的体积。本文从二重积分的定义、性质入手,通过举积分变换的例子分析,研究二重积分的多种求解方法。   【关键词】重积分;积分变换;简化运算   一元函数积分学的理论知识告诉我们,由某种确定形式得到的和的极限就是定积分。推而广之,将这种概念应用到区域、曲线和曲面上多元函数的情况,重积分的概念就得到了,还可以引申到曲线积
【摘 要】游戏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双重价值,本文针对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围绕创设游戏主题教育活动、实现角色游戏有效介入、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加强游戏评价策略设计四个层面,探讨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游戏教育价值发挥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育;游戏化主题;角色游戏;民间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
【摘 要】几何直观基于“图形与几何”而又超越“图形与几何”,是一种遇到数学问题时借用图画辅助思考的意识,也是一种掌握画图技能和数形结合的能力。小学数学学习中借助几何直观,能够将复杂而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和直观,更好地分析与解答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几何直观的四种形式,从“结合实物直观教学,学习基础知识”“根据符号直观教学,解析数量关系”“运用图形直观教学,理解数的运算”“用替代物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
概要介绍了适用于对流层散射信道的失真自适应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失真自适应接收技术是中容量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中的最佳检测技术这一结论.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统编教材实施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统编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最大程度优化教学效果;创设真实的情境,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多元的语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语文。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最主要的是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
【摘 要】解题教学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是一部经典的“启发法小词典”,对怎样解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不仅指引了解题的思路,从中更体现出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本文将从解题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例出发浅谈数学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解题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現出来的个性差异,它是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数学思维品质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