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及科学改进的对策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在第三学段中,依然重视朗读教学。“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笔者以小学高年级的朗读教学为研究对象,观察目前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科学的改进对策,希望帮助小学一线教师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
  一、引言
  笔者在锦州某所小学实习调研的时候发现,到了高年级,一些语文教师将重点慢慢转移到了讲解和提问上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这四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体现,而“读”则是培养和获取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对小学高年级进行了观察研究,找出现存的问题并给出科学的改进方法。
  二、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朗读训练环节设置时间短,朗读教学被弱化
  以锦州市某小学为例,一节课的时间最多为40分钟。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时间只有30分钟,如遇眼保健操的话,时间甚至不足30分钟了。课堂的时间明显是很短的。对于高年级来说,教师都是先让学生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然后花大量的时间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而一节课的时间本就不充裕,课堂上朗读环节的时间设置也就不得不被压缩。
  2.校园中缺乏良好的朗读氛围,朗读意识薄弱
  校园中朗读氛围并没有形成,朗读比赛、朗读活动等课外活动并不频繁。学校虽然有时会组织朗读比赛,但是总体来说竞赛交流活动还是很少。参赛的学生也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全校性的朗读比赛。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忙于学业,对于这种活动参加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高年级的朗读意识逐渐降低了。
  3.朗读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
  在朗读教学中,只注重了朗读这一单调的形式,而不注重在朗读形式上的研究。教师的教案中都会写到“朗读法”,但这个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缺少变化的。我们常见的课堂上朗读的形式也只是自由朗读、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等,缺少多样性。这些方式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并不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况且,高年级教师在课堂上更为关注的则是赏析好词好句、分析课文内容等,对朗读的形式缺乏探究。
  4.朗读指导单调生硬,缺少对朗读技巧的指导
  由于高年级课文篇幅普遍较长,高年级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更侧重于精读课文以及关键句子,指导的语言也是单调生硬的,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更是简单几句话就结束了。
  5.教师的朗读积极性不高,示范朗读减少
  在朗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亲自示范朗读,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朗读水平得不到提高。音频朗读的普通话标准,同时加入了背景音乐以及各种场景,这种新颖的多媒体朗读教学吸引了学生们的朗读兴趣,但是学生们的注意力却没有完全集中于课文上。
  6.朗读教学评价语言缺少变化,没有针对性
  高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不高,有一点原因是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师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对学生的评价不足甚至不及时,因此,教师们会及时地给予学生们适当的评价。但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语言却是枯燥的,提不起高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上,朗读教学的评价语言多为这样的:“你读得真好。”“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读出了味道。”试问,这样的评价语言真得有效果吗?“你读得真好”,究竟好在哪里?“你读得很有感情”,读出了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抽象化的评价语言没有针对性并且缺少变化,是无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的。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有的教师就马上看教案,熟悉下一环节。没有认真听学生的朗读,就无法给予学生有针对性并且富于变化的评价语言了。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科学改进对策
  1.合理安排朗读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1)在课堂教学中,确保朗读教学时间
  课堂的时间只有那么多,既然不能一板一眼地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那就努力“挤时间”,确保朗读的时间得以保证。教师要确保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之后,能留出让学生再次朗读、读后评议、强化朗读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省去不必要的口语,还要求教师纯熟地掌控课堂时间。绝对不能让朗读成为“做样子”。
  (2)精心设计问題,正确处理知识讲解与朗读教学的关系
  课堂的时间要从哪里挤?高年级的课堂要讲解的知识点很多,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冗长而烦琐的问题要提炼出要点,当学生对一个知识点掌握了,就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同样,这也要求教师熟知各册教材,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哪个年级讲过,这样的知识点在课上回顾、巩固即可。
  2.加强组织管理,将朗读融入校园
  (1)进行宣传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
  学生们是需要别人给予肯定和赞赏的,特别是升入高年级的学生们,大部分高年级学生不愿意表达。但是当他们在朗读时,有了听众,就会激起他们的朗读兴趣和动力。学校可以大力地宣传朗读的好处,积极开展一些朗读比赛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诗朗诵等。这样的活动能给予学生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能让中低年级学生朗读的热情感染到高年级的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轻松、愉快的活动,学生们都有兴趣参加,良好的朗读氛围就在校园里渲染出来了。
  (2)将朗读列为考试内容,各个年级都必须参加
  为了使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到朗读中来,学校可以将朗读列为考试内容。这种方式不但将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展示出来,同时让每个年级都参与进来,也掌握了学生们不同阶段的朗读水平。不能因为高年级学业繁重就忽视高年级的朗读,以考试的方式进行朗读,能提高师生对朗读的重视度,也方便学校掌握学生们朗读水平的变化。
  3.研读教材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朗读形式
  (1)示范朗读
  示范朗读,顾名思义为示范性地朗读。在讲解和分析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朗读。教师的示范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的整体框架有着初步的了解,也可以使学生大致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在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用示范性朗读,这样不但起到了正确的示范作用,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模仿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朗读。
其他文献
结合建湖县农机化发展实际,分析了农机维修服务业发展现状,并就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提出探讨.
介绍了扬州市犁耕翻机械化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试验应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犁耕翻机械化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能够改善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在儿童发展中,家庭是第一个心理“熔炉”,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家庭教育不象学校教育那样,有教学计划,按课表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家庭教育通常是通过生
水稻机插秧作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推技术已得到全面推广,但目前推广的常规机插秧仍存在着育秧成本高等问题,应用密苗技术可有效降本节支。该文介绍了密苗技术的内容、优势和
<正> Turner氏综合征,亦称性腺发育不全症,或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此症于1938年被Turner发现因此得名。Ford等于1959年最早确定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5X.在1960年Ford首先确定
说明破碎机(尤其是冲击式类型破碎机)振动的危害性。研究了各种反振(减振)的方法,并对反振装置的设计及计算方法作了简要阐述,同时指出,金属橡胶块弹簧反振装置安装简便,工作
CdO-Sb2O3-WO3热敏半导瓷,是一种在一定温区内具有线性阻温特性的热敏陶瓷元件,并由两种主晶相,锑酸镉及钨酸镉组成。这种材料的特性是:阻温特性在一个相当宽的温区内呈线性变化,
2017年,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库存消化取得新成效。各级粮食部门全年共收购粮食8 500亿斤。同时,完善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系统,加快推进粮食库存消化,全年政策性粮食库存
【正】 鞍钢11~#高炉在改造性大修中,根据设计要求,需在上升管、下降管、除尘器上部三通管、热风围管、炉体炉壳由钢砖至炉顶钢圈部位喷涂一层厚度为50~150mm不定型耐火材料。
欢迎订阅2019年《骨科》杂志,双月刊,每奇数月20日出版,全年6期,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订阅价60.00元(含邮资)。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到当地邮局订阅,如错过邮局订阅时间,可随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