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功能理论的公共艺术发展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c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人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注重艺术文化的需求。但是,艺术文化的发展通常受到社会发展、已有文化等的影响,所以我国当代公共艺术作品的品质参差不齐,本文就基于结构功能理论的公共艺术发展进行研究,希望使人更好地了解公共艺术现状和对应的改进措施。
  结构功能理论的提出让人们对很多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了新的理解,它为人们剖析事物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多方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因为背景环境和社会规范是无法避免的。公共艺术是被公众所接受的艺术,它更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所以,基于应用结构功能理论对公众艺术发展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一、结构功能理论概述
  结构功能理论是美国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环境状态和社会规范是影响行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在行动过程中,人们在确定目标和手段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但这种自由受两方面的制约,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对这种选择进行指导和调节,环境状态则为行动提供机会或障碍。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公共艺术的创造是由公共大众来完成的,他们的意识或者对于艺术的认识直接影响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而公众对于艺术的认识很多时候又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状态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因此归根结底公共艺术的发展受到环境状态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来研究公共艺术发展也是比较科学的。
  二、公共艺术概述
  顾名思义,公共艺术是由众多人创造出来的具有公共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在公共开放空间场所进行的艺术设计和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种设计或者艺术创新是在人类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手段来丰富、美化环境,一方面这是优化生活环境的一种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是提升人们文化境界的一种手段,因为在参与艺术创作过程中,人们会对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因为地域原因,公共艺术一般在农村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因为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居民的空间概念就比较模糊,所以公共空间的定义也比较困难。但是,城市个人空间的界定非常明确,对应而言,公共空间划分也是比较明确的,所以公共艺术发展一般选择的地点也是城市居多,此外在城市中公共艺术也更容易实现和被人们接受。
  三、公共艺术发展现状
  结合结构功能理论以及现实情况,人们了解到公共艺术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状态和社会规范对于公共艺术的影响较大。那么,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影响下,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一)公共艺术的建设现状
  城市公共艺术在我国发展较好,特色比较明显,突出表现为具体性、形象性。其中,城市壁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表现。壁画一方面向城市居民展现一种艺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城市美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城市建设中在艺术美化方面的投资也大大增加,以创造更多的城市景点。但是,公共艺术因为具有公共性,对公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会利用这一板块来进行宣传,大大影响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公共艺术的管理现状
  城市规划建设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而公共艺术在城市美化、增加城市内涵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为了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就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这给予了公共艺术很大的支持,更好地保障了公共艺术的质量。但是,实际公共艺术管理仍然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关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很多漏洞,这对于公共艺术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不利,因此人们应该加以重视。
  (三)公共艺术的文化魅力
  公共艺术很多时候代表着一个城市或者国家的形象,很多国外城市就具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以及比利时的撒尿儿童雕塑。这些作品不仅增加了城市的内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得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具有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我国近些年对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不足,设计理念比较欠缺,千篇一律,没有创造性。这对于我国提升公共艺术的质量是非常不利的。
  四、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提高公共艺术发展质量的有效举措
  当前,我国公共艺术发展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我国公共艺术的长久发展。归根结底,环境状态和社会规范会对公共艺术产生较大影响,所以要引导公共艺术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重视社会规范,优化管理体制,健全相关政策
  社会规范对于公共艺术发展的科学化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把公共艺术导向正确的方向,保障公共艺术的质量。此外,相关制度的制定也可以避免社会上出现雷同或者粗俗的艺术,影响城市公共艺术整体水平和社会的高雅风貌。所以,人们一定要重视社会规范,不断优化公共艺术管理体制,健全相关政策,使公共艺术发展有法可依,这样公共艺术有了制度保障,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支持也会更加到位,公共艺术管理工作开展也会更加顺利。这样也可以遏制很多低俗文化的传播,营造更加和谐的城市风貌。
  (二)重视环境状态,引导创造和谐的艺术创作氛围
  环境对于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而社会环境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推动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人们一定要创造自由、和谐的创新氛围。这样公众艺术创造就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动公共艺术行业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所以,要维持好环境的自由、和谐,人们就应该结合城市的文化底蕴来进行城市美化,使得艺术创作符合城市特征,必要时可以利用相关制度来维护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谐,总之必须保证环境状态的良好,才能引导人们创造更好的公共艺术作品。
  五、结语
  结构功能理论中提到的社会规范和环境状态对于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确实存在。所以,人们要注意从这两方面着手来保证公共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提升公共艺术的质量,为大众提供更加具有內涵的公共艺术作品。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秦皇岛市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课题”(项目编号:2018071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姜文博(1983-),男,吉林梨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环境空间设计、产品造型设计。
其他文献
产生于10世纪初的日本物语文学实现了口传文学到创作文学的飞跃,同时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日本绚丽多彩的人文社会生活。集“悲情”与“美”为一体的《源氏物语》至今仍被视为日本文学最高美的理念。  进入平安时代后,盛唐文化滋养下的日本羽翼渐丰,开始逐渐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尤其这一时期假名文字的产生推动了日本本土化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本文以物语这一文学形式为主,分析其产生及发展状况等。  一、物语文学的产生  
期刊
严歌苓和张爱玲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严歌苓的代表作《陆犯焉识》和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中,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某些相同处。本文将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中的恩娘和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婚姻、人性、人物形象塑造三个角度来分析她们之间的异同点。  一  从婚姻来看,二者都有不幸的婚姻。《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
期刊
诗意是儿童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切入角度,在提升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家三三的儿童小说作品无论是语言还是情感表达,都如同她本人如水般纯净、柔美的气质一般,富有诗意之美,并且体现出她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坚守与改变。  三三,本名王丽莹,70后儿童文学作家,其儿童小说创作至今虽说数量不算丰富,却不乏良作,譬如长篇小说《舞蹈课》《骑单车的少女》、中短篇小说集《三十三只黑山羊》等。三三儿童
期刊
《长物志》作为我国晚明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百科全书,以花木、服饰、器具等“物”为视角,建构了一个融微观叙事和审美情趣为一体的特殊书写范式,其具有系统化、完整性以及生活化等特点,堪称古代的“百科全书”。细细品味下来,《长物志》中对物的表达,反映了文人们对“物”特有的关心和重视,并以此为视角抒情达意,蕴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长物志》不单单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范式,融情、融心于“物”,还
期刊
人生礼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小说中,有关于本民族完整的人生礼俗书写,其中母性崇拜下的生育礼、摩梭人的成年礼、纳西族多元的婚姻习俗以及东巴文化下的超度仪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索纳西族古老的民俗文化,分析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关于礼仪习俗的书写是少数民族作家写作中常见的母题之一,将风俗礼仪迁移到文学创作中,既是民俗文化的诗意描述
期刊
在《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家对“雪”这一景象的描写,与林冲的人物特征、情绪状态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作为情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凄凉悲壮的气氛;作为意象,暗示了社会环境;作为媒介,表现了人物性格。  以景写情是汉语言文学中一种常用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中意象往往与故事、情感、人物性格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理想状态是“情景交融”。《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期刊
归有光作为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而他主张散文秉承“自然本色”论和“言生于情”论。他的重道不轻文的“文道合一”观,使得他的散文具有平淡中求真,在細节中抒情的特点。归有光用疏淡的笔墨叙述生活中的小事,平淡自然、叙事简洁、情深意切,同时有的散文将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和夹叙夹议的抒情手法巧妙结合。本文即从细节抒情、叙述语言和叙事技巧三方面分析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日本
期刊
21世纪之初,我国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猛,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文化“走出去”方面,我国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仍需要继续努力。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本文将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入手,结合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提出传播的创新路径。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分析  自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出
期刊
传统民间玩具除了民间性、实用性等外,更多吸引人的是玩具的趣味性。现如今,许多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趣味性的基础之上,特别是高科技玩具吸引的玩家越来越多。说起小朋友喜欢的玩具,人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都是一些会响、会动、会飞、会发光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玩具,如各种各样的刀刀枪枪、飞机、赛车,而经典的布娃娃、过家家这类玩具则有可能不太受小朋友待见,传统的民间玩具拨浪鼓、布老虎、鲁班锁等就变得更加萧条。这就意味着现
期刊
有人说微笑是散发着魔力的天使,它会给你内心的烦恼插上翅膀,飞向遥远的天边;有人说微笑是灿烂的陽光,它会给瑟瑟的凄风一抹香吻,消融它狂躁的怒气。至今,我还记得他那瞬间的微笑,曾是那样地震撼着我的心灵,点燃起我熄灭已久的激情。  大学四年级是理想之花处处绽放的时候,莘莘学子过着绚丽多姿的生活,他们为了自己的浪漫与洒脱而奔走呼号。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铺展在广袤的大地,我匆匆吃罢了早餐,又给自己装点了一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