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zh21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有光作为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而他主张散文秉承“自然本色”论和“言生于情”论。他的重道不轻文的“文道合一”观,使得他的散文具有平淡中求真,在細节中抒情的特点。归有光用疏淡的笔墨叙述生活中的小事,平淡自然、叙事简洁、情深意切,同时有的散文将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和夹叙夹议的抒情手法巧妙结合。本文即从细节抒情、叙述语言和叙事技巧三方面分析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日本学者佐藤一郎将明代文学向清代文学的发展概括为“主情文学”向“主智文学”的转变。散文创作初期,归有光的散文并未引起世人的关注,他的成就在当时远不足唐顺之和王慎中等人,一心坚持创作的他,始终追求散文的求真性,主要表现在创作散文前选材的真实性和文中表达感情时的真挚,他善于用通俗、自然的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正是这种“雅训不芜,平淡雅洁”的语言风格铸就了归有光散文的一大特点,归有光是明代中后期散文创作的集大成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沧浪亭记》《寒花葬志》《宝界山居记》等均是他的散文成就,这些散文体现了归有光在创作抒情散文时将“事细而情深的细节描写”“平淡雅洁的叙述语言”及“文道合一的文论思想”等艺术手法串联在一起。
  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散文虽短小精悍,但在归有光的笔下通过平淡朴素的语言表现了诸多人物形象。例如,《寒花葬志》为悼念夭殇小婢而作,全文共112字,但以两个细节勾勒婢女形象,写出庭闱人情,极为凝练。结构精巧,波折多变。《项脊轩志》叙述了从小到大在书房中发生的小事,用小文章勾勒人物形象,用极为日常的生活小事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及妻子深深的怀念。归有光诸多散文都用小事写真情,其艺术手法为后世散文流派所效仿。同时,像《宝界山居记》《沧浪亭记》等散文将一波三折和夹叙夹议的叙事手法巧妙结合,也成为归有光散文的一大特色。本文将结合归有光的散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散文的这三大艺
  术特色。
  一、“事细而情深”的细节抒情
  归有光出生卑微,幼年丧母,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中举,壮志难酬的他注定只能生活在社会底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时代背景影响创作风格。作为生活在平民阶层的小人物,社会家庭背景也就决定了归有光文章的叙述对象,他的散文大多是小文章,擅长写生活中的平常事,正是对平常生活中小人物的勾勒,使得他的叙述语言具有一种质朴平淡而又不失散文优美的风格。
  王世贞在《归太仆赞》中称:“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韩愈)、庐陵(欧阳修)。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其晚达而终不得意,尤为识者所惜云。”又作赞道:“风行水上,涣为文章。当其风止,与水相忘。剪缀帖括,藻粉铺张。江左以还,极于陈、梁。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王世贞认为,归有光的散文不加任何修饰,不注重华丽辞藻,仅叙述生活之常事却自有风味,这样的名家是可以和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的。归有光的散文继承了欧阳修、曾巩的文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清初散文变革的大背景下,归有光不仅汲取了古文精髓,还拓宽了散文的描写对象,在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取精用宏,描写细到记述家庭琐事、朋友情谊,其感情真挚,细腻生情,风韵悠远。
  而名作《项脊轩志》便是一篇以老屋书斋为叙述对象的叙事性、回忆性散文,名为项脊轩的书斋唤起了归有光对归家几代人的记忆与回忆,用对祖母、母亲及妻子几代已故亲人的怀念来感叹物是人非、人故物逝的人生。在文中,归有光描写的对象是自己最亲的人,同样也是社会阶层底层的小人物,故事发生在小小的书斋里面,而串起散文的都是家庭生活中的琐事。与《项脊轩志》相比,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在《先妣事略》中也可谓是情到深处言甚少,讲述了自己与母亲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却用最微小的细节表达自己对亡母深深的怀念之情。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同样用极其疏淡的笔墨描写了身份低微的侍女寒花,此文是明写寒花,暗写魏孺人。这种看似一带而过的闲笔与淡笔,正是归有光散文突出的特点。这种写法看似容易被人忽略,但只要经过细细的揣摩与体会,人们就能从这刻意的淡化与压抑的细节之中,感受到作者那深挚沉痛的情感和细腻丰富的心灵,正所谓“事细而情深”。
  归有光的这种用小事传真情的写法在《项脊轩志》中比比皆是,如文中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原本就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植物,而在归有光的笔下,种植枇杷树这一件小事也能引起自己对亡妻的怀恋,引人深思:这棵枇杷树到底是妻子生前栽种的还是当初作者和妻子一同栽下的,无论是哪一种,作者将枇杷树一直照料到现在都传达了对亡妻的深情。更进一步,归有光借用一棵简单的枇杷树的生长历程表达时间流逝,亡妻已经逝世多年,而她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从幼苗开始“我”便悉心照料,宛如守护自己妻子一样年复一年。
  归有光用一棵枇杷树平淡地表达了多年以来自己对妻子无穷的思念。那棵亭亭玉立的枇杷树,那种树的影子,那到此搁笔眼含双泪、无声长叹的作者,让人隐隐约约似有所见。此时无声胜无声。一个细节,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万般深情,尽在其中。像这样平常的小事便成为他笔下最好的选材,不仅做到了求真中的选材真实,还表达了自己真挚而细腻的感情。文中多处用到小事抒情而情深意浓的表达,这种朴素简洁,感情自然动人,王锡爵称其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桐城三祖之一方苞认为,归有光的散文出众于其他作家的地方在于他给自己的是一种亲切感,没有高深的道理,也没有堆砌的辞藻,而是用小事串起对现实生活的真实陈述,这便是归有光在抒情散文中用细节传深情的艺术手法。
  二、“平淡雅洁、不饰雕琢”的叙述语言
  归有光在散文创作中所追寻的“雅训不芜,平淡雅洁”语言风格,也受到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影响。归有光在《庄氏二子字说》中明确反对浮艳文风:“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他在《与沈敬甫》中痛斥当时文风:“仆文何能为古人?但今世相尚以琢句为工,自谓欲追秦、汉,然不过剽窃齐、梁之余,而海内宗之,翕然成风,可谓悼叹耳!”归有光对散文通俗雅正的追求也暗含他对当时社会的浮夸风和统治阶级的腐败落没统治的控诉,他厌恶虚伪,追求真实。   《项脊轩志》这篇散文全文的感情在总体的基调上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即悲喜交加,家族的盛世和衰退场景对比鲜明。又如《项脊轩志》文中对母亲怀念的描写。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写母亲对孩子的疼爱时,归有光并未写出母亲是如何爱自己孩子的,反而用最平淡的语言,一个“叩”字包含了所有的爱,母亲害怕惊扰孩子,舍不得直接推门而入,相反采用的是叩门,可见母亲对孩子无比的疼爱。后文中又用一个“阖”字表达的是祖母对孙子的疼爱,归有光在写母亲和祖母对“我”的爱时都没有用华丽的辞藻,相反,就一个“叩”、一个“阖”字巧妙地将母亲和祖母对“我”的疼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简短精炼、朴实无华的语言不仅巧妙精致地叙述了故事,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亲人深深的怀念之情。这也印证了归有光对于复古派“文必秦汉,诗必唐宋”的文学主张。相反,只要有真挚的情感、巧妙的语言,人们便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
  三、“夹叙夹议,波折多变”的叙事技巧
  归有光的散文不仅记叙家庭生活琐事,还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在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时,他的眼界却不受家庭小事局限,相反,他能站在高处俯瞰,他笔下的风景不是静止的美景,仿佛是跃然纸上的一幅画,他的山水风景散文则都表现出一种结构精巧、波折多变的特点。
  散文《宝界山居记》中写道:“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文章开头写的是太湖的美景,写山是因为湖水而闻名。紧接着写道:“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没有继续写湖水的美景,而直接从锡山经过五里湖,看到了宝界山,进而开始写自己受人之请前来做记,自己却未到过宝界山,而是通过在万峰读书时对太湖的了解,联想到山水环绕的胜景。由太湖风景写到宝界山居,又对比唐代王维之辋川别墅,并对王维发了议论。全文并没有按照时间、空间顺序写游记,取而代之的则是波折多变的讲述每个景点的别致风景,同时做到夹叙夹议,在这一点上,归有光也是独具匠心。
  在时代环境的影响下,归有光深受《史记》的影响,像钱谦益、黄宗羲等许多大家都认为归文能得到司马迁之神,而归有光在《陶庵记》中说:“余少好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归有光不仅在情感表达上继承了史记中的精髓,而且在文章刻画人物中多处可见史太公的身影,他与《史记》的文化渊源也成为他在散文创作中的文化基石和导向。
  闻一多在《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说:“《先妣事略》《寒花葬志》和《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采取了小说的以寻常人物的日常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态度和刻画景物的技巧,总算是黏上时代的边儿,所以是散文家欧公以来唯一顶天立地的人物。”闻一多对归有光散文特点的高度概括也成为后世许多散文的借鉴凭据。另外,归有光的“文道合一”的文统思想对以方苞为首的桐城派影响深远,不仅是文章的经世致用,而且重视对传统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的融会贯通。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文统思想的传承使得归有光散文妙笔生花,更具有文化底蕴,深深地打下了时代
  的烙印。
  归有光作为上承唐宋、下启清代的明代散文大家,无论从散文发展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文学发展历程的角度,他对中国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因他成就的深远影响,带来了后世清代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兴起。从文艺理论上讲,这就是文学继承。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化思想及文学风格不仅是同时代下的文化遗产,更是后世文化的文化导源,旧思想的流传赋予新文化内在的动力,新文化的發展给予旧思想外在的革新。一个文学流派的不断发展影响的不仅仅是后世作家的创作,而且将成为一个时代、一个作家群体思想结晶的文学遗产,这也将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因此,本文分析了归有光在散文创作中的三大艺术特色,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值得众多学者研究的文学价值所在。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简介:赵玲(1997-),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人性有优点,更有弱点。电影《一出好戏》中三个主人公的心性变化演绎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折射了人性的悲哀与凄凉,让人在观赏中体会真善美,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人性有优点,更有弱点。人处在社会中,生活在群体间,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环境的渲染,或者保持初心,或者灵魂扭曲,或者知足常乐,或者随波逐流。但是这也恰恰反映出人的本性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连接。电影《一出好戏》就折射了这种人性的悲哀与凄凉,让人在观赏中
期刊
为弥补儿时因摔毁风筝对弟弟造成的伤害,深感负疚的“我”企图通过向弟弟反省以获得宽恕从而实现自赎。但是,弟弟以“忘却”的方式使“我”看到“我”与他之间早已形成一层难以消除的隔膜,并令“我”永远陷于自赎与落空、故乡与他乡的生命困境中难以脱身。  《风筝》创作于1925年,后收录于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之中。鲁迅曾形容《野草》大多数篇目恰似“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相比起《过客》《墓碣
期刊
据说,善是恶的粮食,它一口一口喂养恶,直到把恶喂大,消灭自己。那么,如果没有恶,这世间是否也便没有了善。   老三反复听取他年少的故事,支离破碎,絮絮叨叨,从母亲口中以唠叨或争吵的形式。那许许多多的故事就像素描一般,渐渐在一张白纸上勾勒出轮廓,再由铅色一层一层呈现出真相的阴晴明暗来。   故事里的他,与老三尚且互不相干,甚至与母亲也互不相识。他当时不过只是承担着人子身份,是这个丢弃一切,赤裸裸
期刊
隐元隆琦禅师是明清之交闽地禅僧,俗名林曾昺,1592年农历十一月初四出生于福建省福清东林村,29岁从福清黄檗山鉴源禅师剃度出家之后,先参临济宗密云圆悟禅师,后嗣法于费隐通融禅师。从崇祯十年(1637)年开始,隐元先后两度主持黄檗法席,跨越明清两朝历时十六载,“南明永历八年(1654)应请至日本长崎兴福寺,后至摄津(今大阪)普门寺。谒德川家纲将军,住麟祥院。在京都宇治建黄檗山万福寺为基地广传禅法,开
期刊
产生于10世纪初的日本物语文学实现了口传文学到创作文学的飞跃,同时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日本绚丽多彩的人文社会生活。集“悲情”与“美”为一体的《源氏物语》至今仍被视为日本文学最高美的理念。  进入平安时代后,盛唐文化滋养下的日本羽翼渐丰,开始逐渐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尤其这一时期假名文字的产生推动了日本本土化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本文以物语这一文学形式为主,分析其产生及发展状况等。  一、物语文学的产生  
期刊
严歌苓和张爱玲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严歌苓的代表作《陆犯焉识》和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中,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某些相同处。本文将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中的恩娘和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婚姻、人性、人物形象塑造三个角度来分析她们之间的异同点。  一  从婚姻来看,二者都有不幸的婚姻。《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
期刊
诗意是儿童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切入角度,在提升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家三三的儿童小说作品无论是语言还是情感表达,都如同她本人如水般纯净、柔美的气质一般,富有诗意之美,并且体现出她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坚守与改变。  三三,本名王丽莹,70后儿童文学作家,其儿童小说创作至今虽说数量不算丰富,却不乏良作,譬如长篇小说《舞蹈课》《骑单车的少女》、中短篇小说集《三十三只黑山羊》等。三三儿童
期刊
《长物志》作为我国晚明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百科全书,以花木、服饰、器具等“物”为视角,建构了一个融微观叙事和审美情趣为一体的特殊书写范式,其具有系统化、完整性以及生活化等特点,堪称古代的“百科全书”。细细品味下来,《长物志》中对物的表达,反映了文人们对“物”特有的关心和重视,并以此为视角抒情达意,蕴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长物志》不单单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范式,融情、融心于“物”,还
期刊
人生礼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小说中,有关于本民族完整的人生礼俗书写,其中母性崇拜下的生育礼、摩梭人的成年礼、纳西族多元的婚姻习俗以及东巴文化下的超度仪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索纳西族古老的民俗文化,分析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关于礼仪习俗的书写是少数民族作家写作中常见的母题之一,将风俗礼仪迁移到文学创作中,既是民俗文化的诗意描述
期刊
在《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家对“雪”这一景象的描写,与林冲的人物特征、情绪状态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作为情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凄凉悲壮的气氛;作为意象,暗示了社会环境;作为媒介,表现了人物性格。  以景写情是汉语言文学中一种常用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中意象往往与故事、情感、人物性格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理想状态是“情景交融”。《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