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肉包里的慢生活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包遍布南北,常人看来,它是快捷方便的传统面食,但在淮扬一带,吃肉包却是一种慢生活的享受。一杯清茶,一碟干丝,配两三个笋肉包子,往往能消磨掉大半个上午的时光,特别是老人们,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把晚年的岁月拉长。
  
  用慢条斯理形容淮扬人吃肉包的速度,那是极为妥当的。若把这个成语放到肉包的制作上,也很恰当。当地厨师坚守“慢工出细活”的信条,新鲜的五花肉,拿到白果木的砧板上,用一把张小泉菜刀慢慢地剁,从肉块到肉丁,从肉丁到肉糜,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纯手工的程序让肉糜充满着劳作的温情,这与绞肉机加工的肉馅不可同日而语。
  肉糜组合去腥提香的葱姜末及笋丁方成肉馅。笋丁质脆、清甜、味鲜,老道的厨师习惯以笋丁末汤汁来烹制菜肴,往往能拴住食客胃口。混入肉糜的笋丁还可减轻荤物油腻。笋成年后为竹,历来受文人雅爱,东坡居士有云:“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笋肉的相逢,大善大美,是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看厨师包笋肉包子,感觉是件轻松的事情,细长的竹刮子刮些许肉馅,包入面皮,手上盘弄几下,一只笋肉包子就出现在眼前。一位做了大半辈子包子的老师傅告诉我,好的笋肉包子,不仅外形美观,一笼十只的包子大小都是一致的,即便称重,相差也只在毫厘之间。包包子时,包子大小掌控也有学问,因为在蒸制过程中,包子面皮会膨胀,略微不慎,包子间会粘连在一起,出笼后夹取时容易扯皮,从而影响观感和口感。
  肉糜和笋丁鱼水相融,容纳在面皮的小居室里,味道深藏闺阁,不为人知。等到搬迁到蒸笼中,旺火煽情地催蒸片刻,浓烈的香味如同揭开红盖头的美新娘,容貌惊艳全场。有食客按捺不住怦怦直跳的馋心,隔着蒸汽急吼吼地到笼上夹取一只,张嘴一大口,还没从美食中回过神来,嘴里就被烫破了皮,以身验证了“心急吃不了热包子”的金规。
  品笋肉包子要心平气和,于边侧面皮咬开小口,慢慢吮吸流出来的卤汁,随着卤汁在舌面上流动,味蕾也逐渐兴奋起来。上前再咬开一口包子,穿透松软带有麦香的面皮,会发现滑嫩的肉糜根本不需要咬合,已软塌塌地融化在口舌间。当抱着偷懒的心态不想咀嚼时,笋丁从中探出了头,牙齿只好不情愿地再次循环运动,嚼上几个来回后,香醇似脱缰的野马在口腔内奔驰,心也不由自主地飞扬起来。细细品味笋丁包子过后,剩下的往往是温馨的回味了。
  笋肉包子还能“一包两吃”,相传曾经有一当地人不仅每天早上吃笋肉包子,中午还吃茼蒿肉圆汤。别人对此很是羡慕,后来茶馆伙计一语道破天机,原来此人早上吃包子只吃面皮,肉馅省着带回家烧菜。这样的精打细算,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恐怕无人会这么做了。
其他文献
期刊
红酥,读起来就有点性感.很多古诗词讲过“红酥”,对此古代的男性诗人们乐此不疲.唐代元稹有诗道:“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朶红苏旋欲融.”明朝徐渭赞过“官髻一鬟堆燕雏,胭脂两朵
目的:探讨何种 b 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更有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胶质瘤(高级别24例、低级别14例)患者的 MRI 资料,均行常规 MRI 检查和3
期刊
1903年,自从日本近代美术的创始人冈仓天心撰写了《茶之书》后,日本茶道就被广大日本人民推举为国粹.rn日本茶道的思想根基是佛教,核心是“禅”,也就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
期刊
晋南名吃很多,要说比较古老可口和深入晋南人骨髓的美食,莫过于古韵悠悠的甑糕了。  顾名思义,“甑糕”就是以江米和红枣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糕”, 又名饭糕。甑糕,米枣交融,红白相间,绵软黏甜,浓香扑鼻,老幼咸宜,营养丰富,滋补强身,既可热吃,也可凉吃,风味独特,久食不厌。甑糕是蒸制面食的鼻祖,华夏糕文化的肇始,是由我国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粉糍”演变而来的。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 Rosai-Dorfman 病(RD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增加对该病的系统性认识,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病理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 RD
期刊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技术(BOLD-fMRI)在脑膜瘤患者运动功能区术前定位的价值。方法收集1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靠近运动区的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采用概率独立成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