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十四五”开局之年:加快完成疫后恢复是重中之重

来源 :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是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全面完成疫后恢复.2021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强度,特别是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未达到疫情前的水平,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与此同时,外贸出口与经常账户的顺差强势反弹,但缺乏可持续性,随着欧美疫情的逐步稳定,中国外贸、外资、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很可能出现压力.为此,建议2021年保持“六稳六保”政策的连续性,力争下半年从根本上完成国内经济的疫后恢复,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中之重.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预计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
其他文献
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将金融科技纳入微观银行学框架,从理论层面剖析了金融科技影响货币政策的微观机理,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并比较了金融科技影响下的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增强了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提升了利率等价格型工具的货币政策效果,但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相比金融科技低发展区制而言,高发展区制下价格型工具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在逐渐增强,数量型工具的货币
转移视线战争理论是影响力较大的战争解释理论之一,其核心假设是国内危机会促使决策者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民众视线,增加民众支持度.作者试图将冲突对象带回转移视线战争理论,探讨领导人面对重重国内危机是否会通过向之前有过冲突的国家开战来转移国内问题.作者提出一个基于国内危机烈度的对象选择理论,即一国是否选择"敌国"作为转移视线战争的对象取决于国内危机的严重程度.国内危机烈度越高,决策者越不倾向于向"敌国"挑起战争来维持统治:一方面,高烈度国内危机会使对手采取战略回避,刻意避免与国内危机重重的领导人发生正面冲突;
安全化理论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令研究者得以从决策视角出发探寻主观因素对安全议题演化进程的影响,在分析决策者认知和判定政策走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对华政策的研究中,安全化理论强调美国对华威胁感知水平的主动提升推动了其对华身份建构模式的转变,令中美此前试图长期维系的有限的"我们感"身份认同在美国强制推行的对华"他者化"身份建构中遭到破坏,将原本限于物质层面的摩擦抬升至价值观层面,进而持续升级对华战略打压.囿于理论局限,既往研究未能回答主体安全观念如何转变为主体间安全行为这一根本问题,因而无法充分解释美国对
莫迪政府和印度军方近年来的各类战略文件显示,印度对华日益强调惩罚性威慑战略,而且通过加快建设所需的基础力量和加强军政协调能力,相关战略开始具备实操性.印军在中印边界对峙危机中屡次失败,但仍坚持尝试开展惩罚性威慑行动.为了理解印度对华威慑战略的效用,作者尝试从军政协调能力和军事战略执行能力两个维度建立衡量框架:军政协调能否一致是对外展示实力和决心的政治前提,主要考察政治领导人的政治目标是否被军事部门理解和遵守;战略执行能力高低与对外展示实力和决心的操作能力有关,主要考察既有资源是否满足战略需求.作者以201
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国际秩序转型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已成为中外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鉴于对国际秩序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理解上的差异,学界对这一问题仍然各执一词.近年来,中国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看待和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价值性原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秩序转型二者关系的探讨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作者认为,国际秩序就是特定国际体系中在某种国际格局基础上主要国家按照某种特定国际规范互动的一种状态,国际主流价值观、国际规范与制度以及国际组织中规则
在主导国与崛起国的互动中,除实力与安全上的竞争外,影响力也是双方竞争的焦点.作为一种关系性权力,影响力源自国家间的交往关系,而不依赖于物质实力存在.社会网络分析以社会性联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国家间的社会性联系网络,衡量关系网络的各项特征,为操作和比较影响力提供了可行性.主导国在安全关系网络中的影响力格局以及崛起国从关系网络中获取影响力的路径决定了双方争夺影响力的方式和程度.相应地,主导国对崛起国的应对策略可以分为四类:利用网络、依靠网络、封闭网络和桥接网络.就影响力竞争角度而言,主导国对崛起国的遏制并不
近年来,全球安全治理突出表现为治理对象的区域化及治理主体的本地化.基于区域安全治理主体结构或域外力量介入区域安全治理体系的烈度,全球安全治理区域化程度呈现差异化分布态势.作者认为安全关系认知与区域治理能力是安全治理区域化或者区域安全自治水平的关键因素.安全关系认知是区域国家安全互动形成的认知结构,区域治理能力是以区域大国为代表的区域行为体解决本地区安全问题及维护区域秩序的能力.高安全关系认知度—强区域治理能力会带来安全治理区域化的高位运行,低安全关系认知度—弱区域治理能力导致安全治理外部化的显著趋势,低安
全球价值链是当今全球化最重要的特征和最主要的动力,深刻重塑着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探讨全球价值链与对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外投资的双层谈判理论模型将跨国公司所面临的来自东道国政府的政治风险理解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多方谈判的结果.在这一模型框架下,作者分析了东道国对外资的价值链依赖会降低投资政治风险的三重机制,包括激发东道国政府保护外资的动机、提高母国政府外交干预的能力以及形成外资与本地企业的"联盟".作者使用跨国投入产出表对东道国国民生产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立足国内国际大势变化,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叠加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我国在经济“双循环”中存在着不少梗阻.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打通这些堵点,从供给侧、需求侧同步发力,扩大内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最大程度激发经济“双循环”动能,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期刊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切实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rn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坚持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把“双创”不断引向深入,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发挥“双创”支撑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