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能“吃坏胃”吗?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年前,笔者门诊来了一位60岁姓李的糖尿病患者,他一直打预混型胰岛素,每天早晚各打1次,现在要求改成每天打4针,还坚决不要加口服药,这很令人意外。因为直到现在,多数患者还都希望吃药,很拒绝胰岛素,即使万般无奈用了胰岛素,一般都希望每天打1-2针,很少有人主动要求打4针,而且还坚决拒绝口服药。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老李得糖尿病已有12年,最初七八年是吃药治疗,但也没当回事,血糖控制好坏也不去管。但慢慢地,胃口越来越坏,稍微多吃点就胀得难受,还常常犯恶心,便秘也非常严重,一般5~7天才能解一次大便。在日常生活中,老李虽然努力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却不但没用,人也更难受。到消化科看了很多次,胃镜、肠镜都查了,很幸运没有胃肠溃疡,更没有癌症。最后,他估计是长期吃降糖药吃坏了胃,查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很差,医生反复开导他,破除了他对胰岛素的误解,终于下定决心打胰岛素。但是因为上班打胰岛素实在不方便,所以采取了早晚各打1针的方案。但打了胰岛素后,血糖还是控制得不好,胃口差、便秘等问题也还是没有解决。后来,他听说每天打4针是最强有力的治疗方案,但苦于还要上班,就一直靠每天两针维持着。今年他终于退休了,有条件1天打4针了,所以赶紧过来要求改方案。因为他一直记得“吃药吃坏了胃”的教训,所以,反复声明不能加口服药。
  
  血糖到底怎么个差法?
  
  老李的血糖忽高忽低很不稳定,打过胰岛素、吃过饭以后很快就出现低血糖,饭后半小时、1小时也能出现低血糖,然后血糖就会变得很高;如果减少胰岛素剂量,又会使整体血糖都升高;如果分餐,低血糖更多;如果多吃点,不仅血糖高,而且肚子也难受,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也很差,一般在8.0%左右,有时甚至超过9.0%。
  
  医生的建议
  
  医生和老李交谈了很久,问了很多相关情况,最后对老李说:“你不适合采用1天4针的方案,可以选择2针或1针联合适当口服药的方案。”同时,要求他做一个馒头餐试验,试验前停用胰岛素,每隔30分钟测血糖,看看血糖和c一肽的变化规律。并进行胃电图、胃排空试验和结肠转运时间检查,排除有无其他神经病变。调整饮食结构,大大减少膳食纤维,食物要软、易消化,煮饭适当多放水,可以适当吃稀饭、泡饭。
  
  老李的“决定”
  
  老李说自己打听了很久,很多病友和专家都说打胰岛素的次数越多血糖控制越好,作用最好的是胰岛素泵,其次是1天4针的胰岛素注射,然后是1天3针、1天2针,而1天l针的作用是最弱的。他现在打2针都不行,怎么能打1针呢?另外,他就是长期吃药把胃吃坏了,因此不能吃口服药,医生怎么还要自己加口服药呢?还有,糖尿病患者怎么能吃稀饭、泡饭呢?他便秘这么严重,多吃膳食纤维还来不及呢,怎么能少吃呢?大便不是会更困难了吗?老李坚持不做检查,只要医生开长效加短效的胰岛素。经过反复沟通,说了很多道理,最后,妥协的是医生。老李带着他的长效、短效胰岛素,很满足地回家了。
  
  老李又回来了
  
  过了两个月,老李又回来了。他说这两个月胰岛素剂量调了好多次,血糖还是时高时低,控制很差,新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为8.3%。看来打4针还真是不行。
  医生首先叫老李停掉长效胰岛素,认真做检查,查血糖前连短效胰岛素都暂停一次。结果表明,老李餐后血糖上升很慢,餐后30~1 80分钟血糖呈现双峰,在30分钟时仅8.2mmol/L,1~1.5小时血糖反而降到了6.5mmol/L以下,餐后2~3小时猛烈上升到了16.0~22.0mmol/L。C-肽检测结果呈现为缓慢上升的斜坡。胃电图提示电节律正常,但餐后主功率降低,胃排空率非常低下,结肠转运显著延迟。
  对此结果,医生给老李作了分析:老李存在较严重的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导致餐后血糖高峰明显延迟,这又导致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发挥作用时,血糖没来得及相应升高而出现餐后很快低血糖;另一方面,血糖高峰出现时,短效胰岛素的作用已经走下坡,血糖也就明显增高了,再加上前面低血糖对机体的刺激,也会进一步加重高血糖。血糖的双峰现象和C-肽的上升曲线提示,老李还存在一定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同时,老李的小肠、结肠功能很差,因此,便秘非常严重。
  
  制订新的治疗方案
  
  最后,医生给老李制订了新的治疗方案:停短效胰岛素,每天打1针长效胰岛素,加用长效或缓释型磺脲药、胰岛素增敏剂(均每日1次即可);加用神经营养剂;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要接受胃肠起搏治疗,加用全胃肠道促动剂,并再次强调改变饮食结构。
  又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老李的血糖终于平稳下降,餐后基本都在9.0~10.Ommol/L以下,餐前一般在7.0mmol/L以下,没有再发生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到了6.9%,更可喜的是,老李的胃口明显好转了,便秘也得到了纠正。
  
  不是“吃药吃坏了胃”
  
  老李早年血糖控制不好,导致了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因此需要的是符合自身血糖特点的降糖方案,而不是盲目地信奉“1天4针胰岛素最强效”的说法。需要加用有效恢复胃肠生理功能的方案,而不是教条地执行“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稀饭,要多吃膳食纤维”的说法。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筛查其他并发症和代谢异常。
  
  (编辑 唐袁媛)
其他文献
一提起低血糖,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低于2.8mmol/L,同时伴发一系列相关症状时称为“低血糖症”,而且多数病友都曾有过切身感受。尽管是如此熟悉,却未必真正了解,请看下面几个问题:    误区1:高血糖比低血糖危害大    糖尿病患者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知之较多,相对也非常重视,但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凶险。轻度低血糖可引
期刊
我是2型糖尿病患者,至今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6.5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都在6.0%以下。今年3月检查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1 00毫克/24小时。专家说:“没有超标,目前不用吃药。”请问,尿微量白蛋白的具体标准是多少?我该如何治疗,需要注意些什么?  河北 高某    答: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具体标准是:正常情况下,尿白蛋白排泄率不
期刊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于上述研究的讨论与分析,提示我们在糖尿病领域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疑问,学术上的争论有利于加深对争议的认识。糖尿病是较为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需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力求达到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全面控制达标。其中,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对于循证医学研究及各种指南的标准,不能机械地理解与照搬,而应当结合临床实践,采取个体化治疗,必要时还应加强多学科合作,以达到尽早治疗、长期稳定的疗效
期刊
胆石症又称胆石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胆结石”,是指人体的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了结石。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易患胆石症,或胆石症患者易合并糖尿病。据统计,我国31.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胆石症。    临床特点    胆石症被认为是隐藏在人体内的一枚“定时炸弹”,在平稳状态下,胆石症可以没有症状,或仅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但在饱餐、高脂肪饮食、劳累致抵抗力下降等诱因影
期刊
严格“控糖”导致死亡率升高,课题组提前终止试验    第一项研究(简称ACCORD)由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院发起,试验目的之一是,明确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或有较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强化血糖治疗,是否比常规方法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分别来自美国和加拿大77家诊所的10251名受试者参与了试验,他们平均年龄62.2岁、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1%,强化血糖控制目标为正常糖化血红蛋白水
期刊
如果把治疗糖尿病当做一场长久的战役,那么,胰岛素就是在科技高速发展下,生产出的战斗中必不可少的火药,而胰岛素注射装置则是枪支炮筒。自从胰岛素于1921年被成功制备之后,胰岛素注射装置也就随着临床实践不断地发展革新,每次改进都围绕两个目标:一是方便患者,二是更准确地注射胰岛素。在胰岛素注射装置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注射器、胰岛素喷射注射器、胰岛素泵、胰岛素注射笔等。  注射器注射器是传统的胰岛素注射
期刊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代谢异常和某些急慢性并发症,因此,除选择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外,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十分普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常用降糖药物,还应适当熟悉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与激素。    内分泌激素与药物    众所周知,人体内分泌腺体或组织分泌的激素除胰岛素属降糖激素外,其他所有内分泌激素和药物如促肾上腺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期刊
前两天,消化科请笔者去给一位晚期肝硬化患者会诊。据患者主管医生介绍: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本次入院以后,血糖一直不太稳定,空腹血糖正常,但多次查餐后血糖均高,最高达14.6mmol/L,而且经常在后半夜出现低血糖反应,为此,患者不得不每天半夜起来加餐,以防止发生夜间低血糖。综合上述情况,考虑患者患的是“肝源性糖尿病”。  提起糖尿病,人们大多把它与胰腺病变联系在一起。其实,除了胰腺以外,肝脏也是一
期刊
胰岛素用药剂量的大小是一个相对而言的问题,临床上并没有规定日剂量超过多少单位为“剂量较大”,只是将大多数患者日均剂量作为一个相对标准,超过此标准则可认为“剂量较大”。  正常人生理状况下24小时约分泌胰岛素24单位左右。大多数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日均使用胰岛素量约30~50单位,因此,如果某患者日均使用胰岛素量超过50单位,尤其达到60~100单位,可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其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较大”。
期刊
什么是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强化治疗一般指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或胰岛素泵注射的治疗模式。    胰岛素强化治疗和胰岛素常规治疗主要有什么不同?    胰岛素常规治疗一般指每天1~3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治疗模式,如每日1次的中效或长效的基础胰岛素治疗,每日1次或2次的预混胰岛素治疗,每日2次或3次的短效胰岛素治疗模式等。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则一般每日给予3次以上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或胰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