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血糖的若干误解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cent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低血糖,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低于2.8mmol/L,同时伴发一系列相关症状时称为“低血糖症”,而且多数病友都曾有过切身感受。尽管是如此熟悉,却未必真正了解,请看下面几个问题:
  
  误区1:高血糖比低血糖危害大
  
  糖尿病患者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知之较多,相对也非常重视,但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凶险。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性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尤应小心。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加速脑痴呆。
  
  误区2:饥饿感等于低血糖
  
  许多糖尿病患者以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未必一定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患者应该注意,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还有一种情况是所谓“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尽管其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误区3:发生低血糖一定有症状
  
  这种观点并不正确。事实上,当血糖低于正常时,有些患者有症状,有些患者则没有症状,后一种情况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临床称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关。对存在这一问题的患者,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误区4:缓解低血糖症状吃干粮最有效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有些患者选择吃馒头等粮食来缓解,但奇怪的是,有时连吃两个馒头都不能缓解症状。事实上,这是因为没吃对!正确的做法是,进食糖块、果汁、蜂蜜、甜点等,也就是什么甜吃什么,这些食物都是单糖,吃进去后可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故可迅速纠正低血糖症状。而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才能变成单糖,方可被人体吸收,故纠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一旦出现低血糖,应首选糖块、果汁、巧克力等甜食。另外,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要补充葡萄糖(单糖)。
  
  误区5: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症状全都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可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在夜间可发生尿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等;而老年人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另外,无症状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人当中也比较多见。
  
  误区6:但凡低血糖都与糖尿病有关
  
  虽然低血糖大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但却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其他如胰岛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Addison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也可导致低血糖。鉴别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编辑 唐袁媛)
其他文献
1个月前的7月1日,姜丽娟作为银川市的第9棒火炬手,从郭文斌手中接过了奥运圣火。  对于被称为“春蕾奶奶”的姜丽娟,许多人并不陌生。在10多年的时间里,她动员了600多人参加“春蕾计划”,募集到资金200多万元,开办了38个春蕾班,资助了2600多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期间,姜丽娟还救助了许多少管所的失足少年。  她的行为有时会让人们忘记:她是一个需要终身治疗的糖尿病病人。或许,心里被孩子挤满的她,
期刊
空腹血糖(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受糖尿病治疗和控制状况的影响,如饮食不控制、无运动或运动量过小、用药量过低,空腹血糖会升高;餐后血糖的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空腹血糖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到餐后血糖水平和升幅。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餐后胰岛素第一时相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餐前血糖水平
期刊
2008年6月9日,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光伟教授亲自报道了大庆糖尿病研究20年随访结果。该研究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43%,并可维持长达14年。目前,这一新的研究结果已由国际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发表。记者日前专门就此采访了李光伟教授。    为何会选中大庆?    谈到大庆研究的背景,李光伟教授介绍说,当时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证明,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否能预
期刊
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的治疗及监测中,常常会忽视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空腹血糖控制好就行了。实际上,长期的餐后高血糖会不断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缺陷,损伤大血管及微血管,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一大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人常见餐后高血糖    正常人进餐后60~90分钟内,血糖浓度达到高峰,并在3小时内回到餐前水平。这种精细的血糖调控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反应,
期刊
到了病房才发现,原来病号服也可以像泳装一样,使穿着不再有显示身份和地位的作用。在这里,病号服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来治病的,都是平等的,都要遵照医嘱来治疗。  而他就是因为不听话,不遵医嘱,所以被医生推荐给记者。    一身病号服的余世杰(化名),很随和,平易近人。他是一家公司的老总,身材不是很高大威武,更衬托出他面容的慈祥。直到他接过记者的名片用放大镜使劲看时,记者才注意到他发红发紫的左眼——看来他的
期刊
近期出现多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亮菌甲鱼腥草注射液及“欣弗”等),造成多人死亡,后果极其严重,药品质量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认识是否到位,处理的方式及措施是否及时正确,是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关键所在。这么多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都是由于输液反应所引起,输液反应成为造成患者伤亡的主要表现形式。输液反应处理的及时和正确与否是项人命关天的大事,及早争分夺秒地抢救有可能
期刊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生化特征,高血糖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其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主要通过持续高血糖和血糖异常波动(或血糖异常漂移)两种方式实现,其中血糖异常波动的作用不容小觑。血糖波动性越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基础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增大,能够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促进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增大,容易导致低血糖的频繁发生和高血糖不能得到良好
期刊
我今年77岁,红光满面,外人根本看不出我是一位糖尿病患者。  6年前,我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可当时我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就没把这病放在心上,仅仅是不敢吃糖了,其他一切照旧。半年后复查发现,我的血糖依然居高不下,专家建议我要学习好糖尿病知识,只有了解它,掌握它,才能控制好它。我接受了建议,开始收集有关糖尿病方面的书报知识,为了能系统地学习,甚至连《糖尿病之友》的创刊号我都买来看了。  我越学越认真,终于
期刊
应激性高血糖不同于糖尿病高血糖和继发性糖尿病高血糖,它是在危重症患者急性期,机体为了渡过危急期,而调动各系统的应激反应所表现的一种短期的高血糖反应。它通过影响机体代谢、免疫功能,严重影响着病人的预后。应激性高血糖已成为1/3脑卒中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及早严格控制血糖已成为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策略。    原因及伤害    创伤导致脑损伤后的高血糖反应,是导致患者死亡和伤残的重
期刊
我是在2002年上半年戴上2型糖尿病这顶“帽子”的。一开始,因为我对糖尿病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干着急,束手无策,情绪很低落。2004年上半年,我在《糖尿病之友》杂志上学习到不少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使我对糖尿病和“五驾马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2004年11月份我买了一台血糖仪,开始自我血糖监测。血糖仪逐渐成为了我的生活必需品。  几年来,通过不断的血糖监测,我总结出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