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生三阶段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适应期、平稳期、实习期三个阶段提出了高校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学生工作;教育
  作者简介:黎明(1976-),男,河南信阳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江苏苏州21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sjb88005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135-0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在近年来高职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组织纪律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等等。[1]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领域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各高职院校纷纷把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成长和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工作的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可以将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分为三阶段(即适应期、平稳期、实习期)。
  一、适应期
  新生入学,要从各个方面来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时间段一般为第1个学期或更长。
  1.育人为本,初步制订人生规划
  学生要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他们的目标不再是只为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是要对自己以后进行人生规划。尤其在军训期间,班主任要初步介绍各专业的轮廓,让学生结合入学专业教育对本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2.引导为先,注重能力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放手让学生自己竞选班干部,大家投票民主产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让班委自己策划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中秋晚会、学习交流会、圣诞包饺子、元旦晚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锻炼学生们的组织能力等。作为班主任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且要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每学期根据学生表现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评为优秀班干部。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其沟通、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解决问题。
  3.规范为基,遵守组织纪律
  规范早操、上课、自习课的纪律,请销假制度,作息制度,安全制度等学校及系部各项制度。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自学、讨论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各项制度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犯错。一方面一切从制度入手,一切从规范入手,对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研究学生想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4.服务为怀,关心爱护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里,并在学校过独立的集体生活。毫不夸张的说,不是问题的问题都可能变成问题。想想学生时代的自己,就能够理解了。因此,班主任要耐心回答并尽力帮助学生分析、解决每一个问题。
  二、平稳期
  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到后来的实习阶段。时间阶段一般为2~3个学期。
  1.以科学的目标激励学生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设置科学的共同目标,以此来诱导和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并通过自我控制来实现班级的整体目标,进而使学生个人的成才目标得以实现。如笔者为班级提出了“一全一零”的奋斗目标。“一全”的目标是希望班级的学生能“全面发展成才”,“一零”是最低目标,即“零违纪挂科”。
  2.以满足成才的需求引导学生
  (1)做好一个规划,即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由于个人性格、特长的不同,对自己未来的设计和职业选择必然存在着差别,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人生的努力方向,对更好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一进入大二,笔者就引导学生们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并请专业教师给学生具体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的特点,计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制定出详实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分步骤的进行并在实际中不断的反馈与调整。
  (2)培养三种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笔者通过帮助学生们分析所学专业,使学生能更好地具备社会所要求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并增强沟通交流能力。要学会自学,只在学校里跟着教师学远远不够,还需要自己去不断的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要加强动手能力,只有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学好本专业。
  3.以严格的要求塑造学生
  “严师出高徒”。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班主任,如何科学引导,严格要求,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很重要。为此,笔者着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上下功夫。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掌握该专业。从早读到晚自习,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使学生受益终生。笔者要求学生按时作息;对宿舍卫生每周开展评比活动。由于目标是自己制定的,因此能够从内心激发出一种实现目标的自觉性,由过去“要我做”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做”。
  4.以全心关注潜能生
  确定潜能生一般有三个衡量标准,即学业成绩、心理和纪律方面。凡是在学业、心理、纪律等方面发展滞后的学生都认定为潜能生。班主任具体负责对潜能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可以给每个潜能生建立一套完整的记录档案,记录潜能生的变化过程,使其转化工作趋于资料化、系统化,通过研究资料,寻找更好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教育优势。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将潜能生分配给相应专业的任课教师。在以班主任、专业教师为主的“双导师”教育模式下,在学生家长、班干部等各方的密切配合下,在潜能生自身的努力下,逐渐展示出自己的才能,成为一位健康成长的大学生。[3]
  三、实习期
  实习期是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教育过程。时间阶段一般为1~2个学期。
  1.实习期间特点
  (1)实习点分散。毕业实习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实习单位分布在各个地方。每个实习点就本专业而言,多则几人少则一人,会形成本专业实习点多、实习生分散的情况。
  (2)管理模式改变。毕业实习时因学生在不同的实习单位,不再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管理。临时组建的小组在管理上有松散的表现。
  (3)实习适应能力。在学校接触的主要是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如何与单位人员打交道,有个适应的过程;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实习单位后如何结合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也有个适应的过程。
  (4)实习单位调动。近年来,实习生在毕业实习期间进行就业双向选择时,部分有意向接收毕业生的单位要求学生到该单位实习,以便做进一步考察。为了确保学生安心完成实习任务,进一步推动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学生会在实习过程中调动实习单位。
  2.实习期主要措施
  (1)实习动员,加强教育。辅导员(班主任)要做好实习生实习前的教育工作。在学生实习前,通过多种形式把有关实习的要求规定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告诫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不要忘了加强自我学习,加强自我职业道德的建立与提升。
  (2)信息畅通,加强交流。在实习期间,辅导员(班主任)与实习学生要经常进行信息互动。可采取以下信息互动措施:一是及时关注相关就业信息网或学院的就业网上的信息;二是登记实习学生的联系方式,与每位学生及时沟通;三是建立“空中班级”,通过QQ群或飞信群联系每一位学生。确保把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每一位实习学生。
  (3)引导为主,加强自我。在实习阶段就要引导他们加强“三自”(即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的自我管理意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阶段学生们都离开了学校,此时,要求学生要善于管理自己和控制自己,通过对自身的有效控制和自觉管理,让自己沿着既定目标顺利发展。
  (4)以人为本,加强关怀。由于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当代大学生正承受着学习、情感、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诸多困惑和难题困扰着学生。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通过合适方法多与学生有效沟通。使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实习生活乃至以后真正的社会生活。
  四、结束语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领域中班主任要把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成长和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积极探索高校班主任在适应期、平稳期、实习期三个阶段有效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在家长、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下,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黎明,等.以促学习动机为目的的高职院校“1+1”学生管理理念新探索[J].考试周刊,2010,(37).
  [2]陈至立.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08-16.
  [3]於学良,等.浅谈转化潜能生的“双导师”教育模式[J].科教文汇,
  2009,(3):79.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教学科研岗位一年多来的实践经验,对高校新教师如何快速融入教学岗位和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角色转变,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校新教师;教师角色;教学与科研  作者简介:张忠强(1981-),男,山东青岛人,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凌智勇(1957-),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江苏镇江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摘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走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前列。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前列  作者简介:李书娟(1980-),女,山东聊城人,上海政法学院刑事私法学院,讲师。(上海20170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
制片人在现实的操作中都会有许多的困惑,比如怎样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怎样把握观众的欣赏趣味?怎样处理电视剧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等等.而我国电视剧制作中存
刘恩樵老师选定的概念是“教育”而非“教学”,所践行的也确非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习得、能力的训练—这是“教学”一词的习惯性所指,而是涉及了学生知、情、意的培养,这是很有教育眼光和人文情怀的。  全语文教育秉承人本主义的全人教育理念,治疗语文教育中的四大通病—只重教材: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依托;只重课堂: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只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只重分数:分数成了语文教学
期刊
主持人语  教育部2013年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随后审定了小学书法教材《书法练习指导》。随着教材的正式启用,各地开始进行书法进课堂的工作,至今已经有四个年头了,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刚开始的新领域,需要落实、探索与研究。本期刊出四篇相关文章予以探讨。金梅的《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书法课堂教学的多个问题,并试图提供解决的策略。胡俊杰的《优化书法课 倡导五步法》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教材,每学期16课,其中14课属于临帖技法课,2课属于集字练习。从课程编排不难看出,技法课成了小学书法课的重头戏。因此,临帖书写技能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在书法常态课教学中,笔者从以下“五步”不断提高学生书写质量。  一、以
期刊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场景。做好班级建设,是完成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以生为本的理念是指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根本、为出发点、为落脚点和归宿,一切围绕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权利、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地方性高等院校如何用以生为本的理念为指导,采用疏导式的教育方式,扎实开展班级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了探讨。  关键词:以生为
摘要: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之一。分析了目前高校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高校辅导员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生;高校辅导员;适应;措施  作者简介:张乃强(1975-),男,山东临沂人,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山东泰安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山医学院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a1sk0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书法学习偏重笔画,而高年级学生则突出结构的重要性.虽然各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书法是视觉的艺术,学生学习书法要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