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书法课 倡导五步法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o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教材,每学期16课,其中14课属于临帖技法课,2课属于集字练习。从课程编排不难看出,技法课成了小学书法课的重头戏。因此,临帖书写技能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在书法常态课教学中,笔者从以下“五步”不断提高学生书写质量。
  一、以读帖为前提
  读帖就是反复观察领会汉字的笔法、结构、章法及其风格特点,并在脑海中形成印象。读帖在书法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把读帖的主动权让给学生。
  1.自主发现
  学生在书法临习之前需要对范字进行认真观察,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把握其特点。比如,六年级上册第13课《上大下小》一课,教学“曹”字时,以导学单的方式,即“观察这个字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观察这个字横画、竖画有哪些变化”,抛出这两个问题,直奔重点,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观察范字,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交流发现
  通过同桌交流或者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思维得以碰撞,通过交流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他们总结出“曹”字的结构规律是上大下小,其表现形式是上部有长横,上部笔画较多,整体显得适当宽大一些。通过讨论,“曹”字的笔画特点也一览无余。“曹”字所有横画的长短、粗细、角度、俯仰等变化以及“日字底”两侧的竖画两竖内收、左细右粗的特点和盘托出。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读帖的主人。这样的方式比教师讲得口若悬河收效更大。
  3.细节引导
  对范字每一点画怎样起笔、行笔、收笔,怎样翻转,怎样顺势连带,何处提,何处按,何处疾,何处涩,何处中锋,何处侧锋,这些属于较高的艺术范畴,教师做适当引导,适时点拨,让学生不但从大处着眼,还要从小处着手进行细致的揣摩,对其中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不能放过,才能准确掌握字帖上的字的笔画特征和结构规律。
  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帖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学生学会读帖、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以对临为中心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中心环节。临帖有对临、背临和意临等方式,其中对临是初学者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对临是为了写字像帖,合乎规范,逐步达到“拟之者贵似”的境界。教学中,可以将教师对临示范与学生对临实践交替进行,不断提升学生的书写技能。
  1.教师对临示范
  准确规范。教师首先端正姿势,摆好纸张,调好毛笔,执笔标准,在展示台上,将范字放到书写纸旁边进行放大示范书写,起笔、行笔、收笔必须规范运笔,笔笔到位,结构准确,让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
  讲解与示范结合。教师在对临示范时,不能只顾自己写,而要边写边讲解,把书写的要求巧妙地穿插进自己的范写中。教师还可以对个别书写技法掌握较差的同学进行单独示范,让学生近距离地观看教师的书写过程,学习书写方法。
  2.学生对临体验
  教学中,必须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对临体验。要求学生在临帖时,将范字折出来,放到格子左边,尽量将范字放到离下笔处最近的位置,这样才能看清楚笔画轻重及位置,便于與范字对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但有的学生对临时,发现笔画写不到位,进而又加以描补,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靠涂描将笔画写到位的坏习惯;也有学生对照范字看一笔,写一笔,像低年级的孩子抄写复杂的生字一般。因此,教师要纠正这种习惯,强调“书写自然、自然书写”,杜绝“涂涂画画、抄抄写写”。要求按照字帖上的字的笔画特征和结构关系,比较准确地写在格子纸上,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如果在读帖的过程中,对字帖上字的笔画特征和结构关系虽理解了,但是若记不住,在临习时只能依葫芦画瓢,体现不出字的神采。书法练习中学生不光要记住笔顺笔画,更重要的是要记住笔画和结构特征,或粗或细、或长或扁、或方或圆等特点都要牢记于心,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三、以比对为补充
  《纲要》指出:“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基本方式,临摹过程包括读帖、摹帖、临写、比对、调整等阶段。”比对是指临摹完一个字以后,将所临摹的字与范字比较,找出写得好的地方,用红笔标出不足。比对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将自己写的字蒙在范字上面,比照汉字的大小、结构比例、疏密对比,笔画的长短、粗细、曲直、相背等;也可以将范字放到左边,进行一一对照;还可以请同桌、老师、小组帮忙查找问题。书法常态课如果将“比对”环节作为对临的补充和加强,学生书写将会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
  四、以复临为提升
  根据比对中发现的问题,再临摹一到二遍,进行纠错。这样不断查找,不断纠错,不断复临,一次修改一个问题,反复临写就会纠正诸多毛病,直到写好为止。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让学生熟练地把握书写动作,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学生的反复临写是一次多次否定自我、多次“错误尝试”、多次机械重复、不断领悟、不断熟练、不断超越、不断提升的过程。
  五、以评价为升华
  教学中,我们采用圈点法、批注法、示范法、作业分析法以及建立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我们综合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形式交替进行。在临帖后,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生生互评、小组点评、师生互评、集体点评等。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将学生容易淡去的书写热情重新点燃。
  针对临帖技法课,我们制定了“常规评价三要素标准”,即纸面干净整洁、笔画规范有力、结构合理美观。同时,结合每课的学习主题,还制定了“课堂专题评价标准”,比如,“上大下小”“左宽右窄”“主笔突出”“左高右低”等特殊书写标准和要求。采用“评星”“比星”的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书写热情和临帖准确性。
  在互评时,要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书写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以便改进。通过互评不仅能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和鉴赏能力,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敢于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勇气,培养其实事求是的品格。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其他文献
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和发展契机。作为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主要场所,依托于民族地区的地方师范院校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联动性作用,但由于受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发展过程又呈现出特殊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如何破解民族地区教
期刊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曾经是著名“丝绸之路” 南道上的重镇, 创造过辉煌的历史. 然而, 流沙的肆虐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 使策
期刊
安庆师范大学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安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戏曲之乡、文化之邦、禅宗圣地”的美称。安庆也是安徽之源。安徽省的“安”即取自安庆,安庆府和徽州府各取一字加在一起就是“安徽”。  安庆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现在的校址为1897年的敬敷书院旧址,敬敷书院1901年改为安徽大学堂,1928年成为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1977年恢复本科招生,1980年成立安庆师范学院,2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中坚力量。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从师德提升、教学能力、科研素质、在职深造、身心素质五个方面思考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提升路径,探讨高校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储备问题。  关键词: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路径  作者简介:唐美丽(1975-),女,湖南衡阳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梁仪(1987-),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
刘恩樵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兵希中学初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多年来,主张与实践“全语文教育”理念,努力做语文教学的建设者。在《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参编、主编《新语文叙论》《新语文教学叙论(第二部)》等9部专著,多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苏
期刊
摘要:结合教学科研岗位一年多来的实践经验,对高校新教师如何快速融入教学岗位和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角色转变,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校新教师;教师角色;教学与科研  作者简介:张忠强(1981-),男,山东青岛人,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凌智勇(1957-),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江苏镇江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摘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走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前列。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前列  作者简介:李书娟(1980-),女,山东聊城人,上海政法学院刑事私法学院,讲师。(上海20170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
制片人在现实的操作中都会有许多的困惑,比如怎样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怎样把握观众的欣赏趣味?怎样处理电视剧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等等.而我国电视剧制作中存
刘恩樵老师选定的概念是“教育”而非“教学”,所践行的也确非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习得、能力的训练—这是“教学”一词的习惯性所指,而是涉及了学生知、情、意的培养,这是很有教育眼光和人文情怀的。  全语文教育秉承人本主义的全人教育理念,治疗语文教育中的四大通病—只重教材: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依托;只重课堂: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只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只重分数:分数成了语文教学
期刊
主持人语  教育部2013年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随后审定了小学书法教材《书法练习指导》。随着教材的正式启用,各地开始进行书法进课堂的工作,至今已经有四个年头了,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刚开始的新领域,需要落实、探索与研究。本期刊出四篇相关文章予以探讨。金梅的《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书法课堂教学的多个问题,并试图提供解决的策略。胡俊杰的《优化书法课 倡导五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