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及其应用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tar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且已经从单纯的绿化美观层面上升到生态层面。为了在城市建设中做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就要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建立节约型生态园林。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原则,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有不合理的地方,敬请指正。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应用
  1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1.1 植物种类照搬他地植物,没有地方特色
  有些地方的园林绿化在设计中过于借鉴模仿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甚至连植物都照搬照抄,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因素和土质,导致植物成活率较低,反而加大维护的费用;同时也不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园林绿化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甚至有的园林绿化甚至引进国外稀有品种,不仅耗资巨大,还会造成本地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甚至消亡的状况,危害巨大。
  1.2 植物种类单调乏味
  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要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同一个物种数量不能过多,否则一个硕大的园林里尽是些相同的物种,会令人感觉到单调乏味。而且,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四季常青,要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最好能够做到四季分明,这样的观赏性才会更好。比如春赏桃花,夏观芙蕖,秋望红叶,冬品腊梅,如此岂不痛快?
  1.3 植物观赏性大于功能性
  我国城市园林最大的弊端显示在它比较重视植物的观赏性而不是功能性,有些地方生态园林的设计上过分追求视觉效果,进而忽视生态园林原本应当具有的生态作用。例如为了美观,在有些会有风沙天气的城市,其园林设计中选用矮灌木和草坪,防风防沙能力被大大削弱,不能满足该城市防风防沙的生态作用。
  2 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基础,离开绿色植物也就无所谓绿化了。所以,为了达到绿化效果,在选用植物上,要注意选用光合作用叫强的植物,或者根据城市pH值含量情况栽种过滤吸收性较强的植物。另外,有些植物能够使人强身健体,抑制细菌,也是园林绿化植物的不二选择。
  2.1 植物配置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中并不是进行单纯的植物堆叠,而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对各种不同绿色植物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栽种,它具有以下几种原则:①协调统一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要注意配置方式在各种比例上要和谐统一,一般不要搞特殊化,否则会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同时植物配置给人的协调感也是要注意的,植物配置之间一般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时不提倡进行混搭配置,协调统一的植物配置能够给人愉快舒心的感觉;②不能太过刻板,植物配置之间的协调统一并不意味着所有配置都要一样,这样就丧失了园林艺术的韵律感,显得单调乏味,植物配置有时还是需要一些跳跃感,这样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城市园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之外,最主要的是要迎合居民的环境需求。城市园林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休憩的场所,要使生态园林能够具有满足居民休憩娱乐的作用。
  2.2 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①要做好植物配搭,园林艺术最重要的莫过于搭配艺术,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色彩、高度、品种不同的植物要采用各种搭配艺术进行分层搭配,使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高低分明、层峦叠起、色彩缤纷,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②植物配置注意四季分明,植物的配置方面要注意季节性,例如不能出现所有的花卉植物花期都集中在在同一时段,这样花景只有单季景观,过季就没了,显得过于单调,植物的选择最好按照季节来,能展示出不同的季节景观是最好,目的是四季都能有赏心悦目的景观供人观赏,避免乏味;③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数量要协调,整个生态园林里不仅仅只有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如枫树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如果开花植物过多而不开花植物过少,那么等花期过了之后,就无花可看,整个生态园林景致也就显得很单调。
  3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3.1 春季园林植物配置
  根据花木的花期来做具体的搭配,这样能更好的体现春季鲜花的五彩缤纷以及花期持久性最大化,比如月季花等花期较为稳定的品种,还可以将花期一样,花色不一样的植物进行搭配,展现园林绿化的美好效果。园林绿化应以花期長、花色美的植物为主,比如将紫薇、石榴、夹竹桃等混合栽植,这样可以保持花期在五个月左右,避免出现偏枯的现象发生。
  3.2 夏季园林植物配置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要以那些外表优美的庇荫树为主,特别是在主干道上要多种植一些,能行人营造乘凉、蔽日的空间。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叶子色彩不一、颜色深浅也有所差异,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垂柳开始新叶是黄绿色,然后随着季节的变化慢慢变成淡绿、浓绿,这样能营造美观、迷人的景色。
  3.3 秋季园林植物配置
  这时候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特别注意,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人们常说的去香山观赏红叶,这里为什么香山的红叶那么漂亮,就是因为香山的环境特别适合栽植黄栌,如果把黄栌栽植到城市里面来,所达到的效果肯定远远不如香山的红叶,因此在植物配置中,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3.4 冬季园林植物配置
  在一年四季中,冬季时候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最难的,因为不但要考虑要以绿色为主旋律,还要注重植物的形体效果;在花木的选择上,冬季时节应以那些耐寒、抗寒的植物为主,比如梅花,虽然冬季的时候的园林绿化配置效果没有春季的艳丽、没有秋季的迷人,但它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是相当不错的,引人无限瞎想。
  4 结 语
  我国的社会还在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于园林绿化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园林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设计。园林的建设不能离开历史的继承,要在中国悠久博大的园林艺术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科学理论知识,建设独具特色、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园林景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凯.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J].山西建筑,2010(07).
  [2]李茂才.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09).
  [3]何美梅.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4]张光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山西建筑,2011,31(07):57~58.
  作者简介:郑肖明(1972-),女,浙江衢州。
  袁媛(1982-),女,浙江衢州。
其他文献
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这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以读助写是一种非常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读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一、从课本汲取资源  以读助写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学生文字水平的教学方法,其中读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毫无疑问是提升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基础。读的来源可以很多,学生应当善于从课本中汲取有效
本论文采用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催化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酯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三肽衍生物苯丙氨酸-赖氨酸乙酯-苯丙氨酸(PLP)。此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