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竞争中的儒家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uobo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秋天对于中国来说注定不会是个平淡的季节。即将举行的中共十八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全国上下都在为喜迎十八大而忙碌着,知识界也不例外。面对纷繁的问题,各种思想流派都开出了一揽子药方,试图為未来10年的中国指点迷津。
  市场逻辑的无限拓展及其引发的自由主义内部的修正和反思、理论家们不断的理论更替以及某些地方试验带给他们的兴奋和失落,这一系列现实政治引发的思想竞争在过去的两年里通过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不夸张地说,在这一波社会转型的当口,中国社会思想竞争的活跃程度为近20年所罕见。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治都奉行“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的运行规则,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策略维系了中国社会多年的稳定形态和精英阶层的“基本团结”,但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主义”不理清楚,“问题”是否还能解决?所以,这一轮论争并不是知识群体内部的意气之争,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社会基础,它也很可能与这个国家以及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
  与过往的主义之争不大一样的是,这一次,儒家学说这个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被抛弃了百余年的“主义”开始登堂入室,甚至扮演起主角来。那些自许为当代儒生的知识分子们的抱负听起来相当宏大,他们为中国未来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国民教育等事务都设计了蓝图,依稀又有了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气魄。
  然而,在现代化的路上已经狂奔百余年的中国,从社会结构、规则制度到文化心理早已面目全非,可谓“换了人间”。今天的中国,既有权利、自由、民主等这些价值追求,又有社会团结、民族认同等要务,既要为个体抗争,又需为群体奋斗,面对这些,儒家那些古老的法则还会有用吗?或者说还有哪些会有用?
  对此抱有怀疑的人远远多于其支持者,但无论臧否,儒学都成功地挤入了思想竞争的核心舞台,没有哪一个思想流派能够忽视它或者回避它。更重要的是,执政党对儒学的态度不一样了,天安门广场上现而复隐的孔子像(如图),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是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表述都表明,这一次与儒学以往自说自话的小圈子式复兴并不完全相同。
  也许到了有必要重新静下心来听听孔子教诲的时候了。当代儒生们打算带给中国一个怎样的孔孟之道?又能否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经济不平等、道德危机和意义迷失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效的文化资源?
  儒学及其所激起的思想论争,于中国而言,毫无疑问是好事,但至少到目前我们还看不清楚,这一次的“复兴”是一场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浮华还是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事件?正如赵汀阳所说,更有意义的思想实验或许是去认真想想如果孔子再世,他会如何反思这个时代的种种问题,而不是墨守成规,原教旨式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其他文献
世人常以惊讶的目光打探缅甸近来的变化,除了政治场的军民转换、多党竞逐,人们还看到这个国家的国民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向来在认命和愤怒两者之间切换的国民表情,现在多了喜、泣等戏剧化元素。  这个曾被谑称为“免电”的国度,正在熠熠发光。不错,基础设施还没有跟上亚洲平均水准,克钦人和若开邦的印度人后裔仍缺少自治和公民权,但大多数普通缅甸人,尤其是生活方式半现代化的城里人,乐见联邦政府的一系列变革举措,幸福和
3月26日是天安号事件一周年,韩国官方祭出陆海空军演以彰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称今后朝鲜若挑衅将以10倍力量还击。而在民间,有团体跑去军事分界线附近,打算向朝鲜散发宣传单,却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理由是可能招来朝鲜的报复。  不管是强硬还是软弱,在今天的韩国,基本上没人会再如左翼执政时代那样一厢情愿地将朝鲜视作可亲可爱的好兄弟。虽然韩国仍愿意向朝鲜婴幼儿和弱势群体提供粮食援助,但不肯原谅朝鲜当
中国在欧亚内陆到波斯湾一带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所在国遭受国际制裁、反对党排华闹事、政局变动引发协议不稳等。这些“国家风险”加上列强的“逐鹿中亚”,使得当地的商业环境分外微妙。    蒙古13世纪三次西征,铁骑所到之处纷纷归附,乃得以在东亚大陆蒙古本部之外,叉在塔里木盆地至东欧的广阔土地上先后建立了四大汗国。其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曾统治俄罗斯民族的钦察汗国,俄人称“蒙古金帐汗国”。而中国当下能
中国大陆重点大学绝大部分为教育部直属,但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布极不均衡:75所中的50所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其中又有近一半汇集北京(24所),体现出“北京优先,经济主导,适当兼顾”的思路。  占全国人口12.38%的河南河北两省没有分配到1所直属高校,两省学生的最好出路就是拼死考进占尽资源的北京。而从海南沿国境线往西一直上到内蒙古,除甘肃外,其它省均没有1所直属高校,但中国11.21%的人口聚居于此。
《让子弹飞》是中国电影百年的第一奇片。奇在电移本身的不中不西、哭笑不分、似喜还悲、真假参半、像打一套醉拳,七分胡闹,三分要命。  民国时代的电影人,许多是依然怀抱儒家传统的知识分子,忠诚善良有余,但对人性缺乏洞见,艺术修养不出中国传统戏剧,忠奸分明,黑白对立,一则由于传统文化之局限,一则出于政治刑势、战争危机的胁迫,从来缺乏充沛坚实的创作基础,而鲍无可能像好幕坞那样蓬勃兴盛。  今天的中国电影只有
美国的出版品里有一种叫做当代事务类,它多半是美国军事外交和国安系统及其智库动员出来的著作,由这类著作通常都可以看出美国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我对这类著作一向注意,不敢掉以轻心。  最近这半年多以来,我对两本书即悚然而惊:  第一本是政治国际顾问公司,欧亚集团总裁布里默(Ian Bremmer)所出的《自由市场的终结》,这是一本批评新兴经济体国营企业的著作,认为国营企业已对自由资本主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克勒辞职很不正常,其之所以“小题大做”,不无牺牲官位来破除言论禁忌的用意。换句话说,公开谈论境外派兵的得失在德国是非常敏感之事,德国人希望总统“闭嘴”,而总统选择了对撞“政治潜规则”,意欲化解“炮舰政策”在德国做得却说不得的困境。    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因被广泛批评为“替炮舰政策招魂”而负气下台,成为德国二战后65年来第一个辞职的总统,令人错愕。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不堪被指责在美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有两场争论旷日持久,一則围绕“民主还是独裁”,在国难当头之际讨论如何才能实现独立富强;二則讨论因上一问题引发的文化建设路向,究竟“全盘西化”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大批法学家在这些讨论中发出有力的声音,如张君劢(1887~1969)、燕树棠(1891~1984)、萧公权(1897~1981)、吴经熊(1899~1986)、张佛泉(1907~1993)等等,他们
10月7日委内瑞拉总统大选,罹患癌症一年多、在反复手术、放化疗的煎熬中坚持竞选的查韦斯以54%得票率获胜,将于明年1月10日再度就职。到2019年任期届满,他将统治委内瑞拉长达20年。  查韦斯四连任,引发了关于“民选独夫”的争论。《华盛顿邮报》称,查韦斯的美国支持者会问,如果他是一个独夫,何以会冒失去宝座的危险进行选举?答案也不难给出,和他差不多的领导人,比如普京、内贾德同样愿意选举,但必须在一
“气”传统上是一个哲学概念,或者说一直是一个很玄乎的概念,比如老子《道德经》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我们的词汇中,与“气”有关的词语有很多,“戾气”、“义气”、“憋气”、“勇气”、“生气”等等,具体意义不一而足。  在《“气”与抗争政治》这本书中作者把气具体化以及社会学化了,认为气在中国乡土传统中既不是一种纯生理的冲动,也不是一种纯利益的反应。它是一种融合了本能与理性、道义与利益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