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累积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而这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应该是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儿童课外阅读的指导。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39-02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那么该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呢?
  1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2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学习了《女蜗补天》后,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嫦娥奔月》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3阅读方法的指导
  3.1课内外结合法。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学完课文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同类文章、同一主题,或表达方式相似,同一作者的也可。如学完《麻雀》,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诵了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独一无二》,学生认真地听,从他们的听后所谈的感想中,我懂得了他们对亲子之情有更深的理解。我趁热打铁,推荐他们读了《父亲的爱》、《妈妈喜欢吃鱼头》等文章,让他们从优美的评议中细细品父母的爱。
  3.2写读书笔记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手上拿笔的习惯,在自己的书上可边读边想不时地圈画批注。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写一写读书笔记,内容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好词、佳句。中高年级加上主要内容和感想。可在课内具体指导一两次,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要定期不定期检查笔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引导。写读书笔记会使学生体验有劳动就有收获的愉快,进而保持读书的兴趣,形成读书好习惯。
  3.3阅读提升指导。阅读不是最终目的,当学生阅读能力逐渐提高,积累不断增多,就要适时引导表达,使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可进行仿写、续写、缩写、改写等训练。以现实性促读,读写结合,语言素养就能水到渠成。
  4培養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4.1训练读书用眼的习惯。减少眼动次数,逐步扩大阅读视野,缩短注视字词时间,减少回视,这样既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又能提高读速,形成默读习惯。
  4.2训练阅读时用脑的习惯。文章大体分三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这三种文章各有不同的阅读步骤,如:记叙文的阅读步骤为:文章题目—文章体裁—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记叙文的阅读材料时,边读、边思、边记这些要点,达到理解记忆。
  4.3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开设大阅读课。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阅读时有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率。
  4.4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5搭建展示的平台,凸现阅读的个性化和人文性
  一池清水,只要拍击,就会产生陈陈涟漪,学生的阅读,也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我把开展的各项丰富的活动作为学生阅读的“激活点”,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如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诗文朗读会、猜谜语、读书征文等,学校也定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如读书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阅读知识竞赛、“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童谣朗诵会、成语接龙等,在开学初学校举行的手抄报评比中,我班有十多人榜上有名,就在上周五学校开展的“美文诵读大赛”上,我们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高,获奖人数最多,而且凭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强大的实力一举夺得高年级组第一名。这不仅让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甘甜,同时这一次次的阅读实践活动又转化成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总之,加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生活化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下,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关键词】语文;生活化;教学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及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友好往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加深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开辟出语文的新天地。主要对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进行了思考探究,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情景交融,将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到又一个高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
期刊
【摘要】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全面地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理解与贯彻,正确地对语文知识具备的属性进行认识,并不断地对语文知识所具有的培养人文素养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刻意地对语文知识进行淡化,而是需要学习用正确的方式使语文知识能够处在它应该在的位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语文知识;学习       具备一定的语文素质是把其他课程学好的前提,也是使学生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写作提的第一点要求是:能写记叙文。那么,我们对记叙文的训练应该作为训练的重点,确立阶段性和有序性。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关键字作文;学生;鲜活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44-01  我
期刊
【摘要】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情境创设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并通过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得到积极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综合运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教师也能寻求到掌握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语
期刊
【摘要】当前,许多家庭多为隔代教育,许多农村儿童多为留守生。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作为养成教育的突破口,针对学生的实际,采用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定期评价法等方法,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进行阅读教学的。因此,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努力探讨最佳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32-02  本文拟介绍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设喻教学法。  1设喻教学的特点  比喻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性。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38-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贾老师曾在我们学校执教的作文《一元钱和一只青蛙》。贾老师指导孩子写作文,不是理论加理论,而是请孩子与老师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