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课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在掌握科学概念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树立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最近执教了一堂公开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⑴创设情境,引出问题;⑵提出假设,实验探究;⑶巩固提高,拓展延伸;⑷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先让学生运用看、摸、画、说等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然后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儿童对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所以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课前我为每一组准备了队鼓、黄豆、橡皮筋、钢尺、音叉、橡胶小槌、铜锣等材料,学生边玩边探究,步步深入,通过“玩”,学生明白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就必须改变教学中一切活动由教师控制的传统模式。如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先为学生准备好一些能够发声的材料,统一放在讲台上,然后问:“你们能让这些物体发声吗?”让每个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让它们发声,通过各种观察手段,探究它们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从而找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观察、思考提问及交流共享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思路,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自主探究学习并不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学生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大胆猜想,独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开放式研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探究欲望强烈,但他们由于年龄小,往往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此时,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研究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自己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在提问时逐步增加探究性的引导,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由易到难的问题。如我在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时,引导学生按看、摸、画、说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先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第二种研究方法是“摸”。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接下来是“画”,画什么呢?就是把你看到的、摸到的,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最后是“说”,说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这样,通过几个由易到难的问题,学生就很容易经过探究得出结论。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对问题作多方面的假设和预测,在解决问题前要有思考并制定探究计划,在活动过程中要根据日常经验或相关现象进行合理想象,做到因果联系、合乎逻辑。如我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什么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等问题的猜想,使自己的探究始终向着目标前进。
  第三,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从常见现象开展探究,探究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比如,我在最后巩固提高、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找寻人体发声部位,集体发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时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最后,师小结:“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科学教与学的目标,同时又是主要的学习形式。因为有了“自主探究”,学习会变得生动有趣;因为有了“自主探究”,深奥的科学道理能浅显易懂;因为有了“自主探究”,理性的科学同样闪烁着感性的斑斓。自主探究教学为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探究空间,便于他们在课后通过其他途径继续学习,这对学生开阔视野、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是很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具有它独特的教育魅力。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体验的指导,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还给孩子一个真正鲜活的生命和世界。  那么,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让德育在孩子们的心灵栖息地里占据一方沃土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一、在阅读中寻找心灵的源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学段的教学重点。综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的要求,从识字写字的数量上看,1~2年级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与整个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相比,1~2年级段的识字量占了5096还多一点,写字量占了4096左右,那么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如何体现这一教学重点的呢?笔者想从《
我眼中的高效语文课堂洋溢着去伪存真、删繁求简的质朴美,并能与学生的生命感受时时联系,能将学生真正引入作品精妙的精神世界。下面以《姥姥的剪纸》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所追求的教学“真”境界。  一、科学取舍,突出重点  我是这样设计《姥姥的剪纸》一课的词语教学的:  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很传神?  生1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背诵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和家长如果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读一些有益的书,他们会很自然地养成乐于读书的习惯。为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师和家长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关键,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1.借用故事激发阅读兴趣。人人都爱听故事,被渲染
一、故事教学法的定义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来完成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师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故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面的优势    1、驱除畏惧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低年级的学生只要求学习“单词”和简单的“句型”,可步入中高年级后,学生从“微型语篇”向“短小语篇”转型,遇到的
[设计理念]  小学研究性作文是针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校教育总目标,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提出的作文新概念。在完成研究性作文的过程中,小学生自主选题、探究、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放飞心灵、自由表达,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作文王国”的“自由天使”。  [导写过程]  (一)激趣明意,选定题目  作文题目的选定,是完成研究性作文的基础。一个好的题目是刺激
听音作文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作文训练方法。它通过声音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声音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那么,如何在听音作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本人认为有如下方法:    一、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启发联想,编织生活图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见过、经历过很多事,听到一个声音,很容易让他们想起相关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播放咳嗽声、茶杯摔碎声,声音非常清晰、逼真,教师运用提问
《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物体在水中有浮有沉的现象入手,经历一个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对水的浮力的认识。水的浮力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但能感知到的力,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探究其内在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内充分感知,大胆实践、自主探究,积极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充分感知,建立概念    建立“水的浮力”概念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哲人之害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博夫的胸怀,宽容地对待学生、工作、生活、社会、世界。    情境1:    淘气贪玩的成阳又没有完成作业,看着他着急地翻找本子的情境,我既生气又觉得好笑。这个小伎俩他
一、如蜂采蜜,每天多一点收获    教师的成长如同蜜蜂采蜜一样,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博览群书,像蜜蜂采蜜一样辛勤劳作,酿造甜美的教学“蜂蜜”,才能创造出幸福快乐的教学生活。正所谓从教不息,学习不止。  1.勤于读书,善于思考。  刚刚踏上讲台的教师,由于理论功底浅,教学水平有限,必须善于读书思考,汲取各种营养。读书,不仅要认认真真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