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教育建言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84015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三百六十行中,为什么教师被赋予这么崇高的称呼?我认为,因为教师的工作质量难以量化、教师是以学生日后成才为追求的,这注定了教师具有特别体现爱心、特别需要无私奉献的职业特点。关注教师发展,是民进不变的情怀,民进中央主办“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已近10年,我们希望在庆祝“教师节”的时候,引导大家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上,促进全社会给予教师发展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今年中国教师发展论坛的主题是“教师教育”,也就是师范教育和教师职后教育,这是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不少问题,如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度、社会转型中的教师管理体制、编制和职称制度的合理性,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教师系统内的,更有系统内外互相牵制的。关注教师教育,坚持深化改革,是本次论坛的主旨。
  借这个机会,我想谈点个人思考,希望对论坛的讨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今天的教师必须具备前所未有的不断学习能力。中国有句老话,求学问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从前人智慧的结晶,即书本中受到启迪和教诲,还要对现实社会进行亲身的观察和实践。以前还常说“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简单的幻灯、录音、录像等电化教学技术,到“电子书包”、慕课(MOOCs)和在线学习、“翻转课堂”,乃至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得教学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而且更新速度在加快。今天的学生能够简单便捷地在网络上自主学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不受时空约束地接触最新的文明成果,信息资源前所未有的对每个人开放。今天的教师必须面对信息化大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把握好新时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主动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协作的学生,一定更加适应发展中的学习形态;而不断学习、教学相长型的教师,也一定更适应改革中的教育形态。教师教育要为教师适应时代需求而加油助力,同样必须面对信息化大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教师教育也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教师培养模式要创新、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改革,教师资格制度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更
  精准。
  第二,创新型国家呼唤校园的创新文化。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教育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引导精神追求和培养思想判断。人的思想境界是分层次的,创新欲望也是有层次的:从生而有之的好奇心,到体现功利心的学习目的,再到具有道德意义的责任心,直到物我融合的唯美境界。创新文化就是鼓励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就是宽容学生对既有结论的质疑,就是欣赏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就是启迪学生高尚的志向,就是培养学生对责任的担当。由此可见,如果认为创新型人才可以用唯一、统一的模式来培养,那本身就违反了创新的本质;如果认为创新文化可以简单地标准化、指标化、形式化,那也是与创新的本质相悖的。学生的兴趣也好、勇气也好、志向也好、责任心也好,它的形成都将受到教师素养和日常言传身教的熏陶和影响,都将在教师不拘一格的“因材施教”理念下,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逐步成型。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要促进教师会鼓励、会宽容、会欣赏、善启迪、负责任。当然,教师管理制度也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容置疑的指挥棒的作用。
  第三,立德为先重在立师。教育的本质是传播价值、澄清基本信念,让世界和人生变得可理解、可参与、可选择,给学生的生命带来意义,“德”当然是其中之魂。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但知识不等于德性,况且网络上的各类信息庞杂繁复、良莠不齐。知识绝不仅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知识一旦被人解释、传递和利用,就必然与主观世界相通,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都在发挥着知识对德性的涵养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认同。在教育生活中,教师的品德品行在知识传递中、在点点滴滴的行为示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是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情感呼唤情感、以德性培养德性的过程,校园文化首先就是师德、师风、师品。希望教师教育不仅着力帮助教师“学高”,更要帮助教师“身正”。
  总之,时代呼唤高素养的教师队伍,迫切需要教师教育的深化改革。当代的教育工作者们正在为此付出心血,努力探索。教师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更多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能够在今天打下坚实的知识和品德的基础,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中留下你们的足迹。
  (作者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
其他文献
绘本不仅可以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品格,培养多元智能。绘本阅读可以将“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落细,使“核心素养”更具有操作性,变得更具體。  为了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人文底蕴,我们选择绘本《三十六个字》作为二年级语文识字部分的拓展阅读材料。《三十六个字》是我国第一本用象形文字编绘的图画书,整本书的设计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书中讲述了猎人出门打猎、最后满载而归的故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改革很重要的一个话题,把它聚焦在教师教育方面时,我们发现,无论是教师培养还是培训等环节,供给侧都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个议题作为重要突破口。  目前,关于教师供给侧改革,大家关注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培养模式问题,第二是关于教师课程体系问题,第三是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问题,第四是关于国家政策和计划问题。接下来,我想谈谈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和想法,跟大家做
一、课程设计背景  《弗兰肯斯坦》(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作品情节惊悚曲折,主题内涵丰富,刻画了人类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的冲突,蕴含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弗兰肯斯坦》面世以来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根据它改编的舞台剧和电影多达几十个版本,其中的怪物形象在西方家喻户晓。  李振来老师在给
北京市丰台区是北京市的城六区之一,无论从占地面积,还是从人口上来说,都称得上是大区。从历史沿革来看,丰台区不是传统的教育强区,在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布教育资源和提升教育质量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北京市推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几年中,丰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超过一半家庭的孩子能够就近上好学。  丰台区教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全区已经引进了合作办学22校(38处校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使名师工作室效度最大化的平台,很多名师工作室在名师的主导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团队,以师带徒为主要培养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方式。本文以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为例,探究“互联网 ”时代名师工作室建设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时代 名师工作室 研修方式 资源共享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 ”教育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性支持,一些名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
中国教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此,您如何解读?您和您的研究团队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朱旭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整体性问题,涉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个层面,包括乡村教师的身份和地位、资格和考试、编制和岗位、招聘和任用、职称和职位、考核和评价、补充和流动、荣誉和师德
儿童是教师每天面对的主体。儿童是什么?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诗意的阐释。比如,儿童是小精灵,儿童是天真的存在,儿童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迷。儿童也是一本书,一本无字却很深奥的书。在他们天真灿烂的笑脸背后,藏着许许多多奇特大胆的幻想,古灵精怪的故事,魔力无边的法术,好奇冒险的行为。这些与生俱来的天性往往被我们成年人忽视,当我们以成人的视角看待儿童时,却感到越来越看不懂儿童这部书了。  幸
博物馆是文物收藏、宣传教育和研究的机构,①这三个功能构成了博物馆的基本特点。由于博物馆具有实物性、直观性和教育手段非强制性的特点,因此,十分适合学术研究和学习,当前,很多国家的博物馆都具备教育的功能,其中有大概400多所专门针对儿童开展教育的儿童博物馆。②  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DIA博物馆(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是一座古老的艺术博物馆,是多元历史文化的代表,也
【摘 要】名师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智慧,高度符合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笔者建议从青年教师成长的视角,将名师作为资源进行分类深度研究,并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成立各级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区域性名师资源共享库,进而提升名师智慧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指导力。  【关键词】名师 青年教师成长 价值指向  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
对学生而言,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还能丰富人生感悟,提高文学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却是“空中楼阁”,有些教师将名著考查等同于识记考查,不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只将准备的复习资料让学生记熟记牢,或将教材“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