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论与二元论的“联姻”:蒯因关于心身问题的“新思维”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蒯因是美国当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家,他一反哲学家们的传统思维模式,试图通过一元论与二元论的“联姻”来解决心身问题。蒯因关于心身问题的“新思维”,就它坚持一切东西都是物理的、“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都指称的是身体状态或大脑的神经状态而言,是一元论的;就它强调“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在截取的层面、报告的内容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心理语言”不能还原为“物理语言”来说,又是二元论的。蒯因将一元论与二元论“联姻”的“新思维”,在改造和拓展维特根斯坦的“实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是一种社会技能的主张,既为“心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体悟,是对前人生活的一个总结,更是对生活理解的良好传递。而现实中,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体现有失偏颇,重工具,轻人文的现象司空见惯,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从教学内容中悟出传统文化精髓,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就成为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教育目标所在。  一、解说传统文化,调动学生兴趣  
汇接于韩江流域的闽西南、赣东南、粤东三省边界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研讨会,于4月7日至9日在广东省汕头市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尚清、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但事实上,教育目标的预设和课堂操作的实际之间总存在着一段让人遗憾的距离,当今的语文课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静止的课本的教学,它的触角还囿于其本身所属的学科范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
书市明天开幕 书城尚未竣工 1996年11月7日黄昏时分,辉煌的落日照耀在崭新的深圳书城大厦上,无数红红绿绿的大彩球在地王大厦和书城大厦之间的天空中升起、飘拂着,就象节日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文教育正在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有效推行。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推动教学实现的积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情感性来提升教学效果,推动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课中情感性激发问题进行探究。  一、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以情感人和以情陶冶人是文学的重要功能。对作者来说,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感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阅读被认为是引导学生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学会审美的主要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当中,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上。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作用,不少教师仍存在不少的认识误区。在此,笔者就对阅读教学当中的误区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误区分析  1.滥用分组讨论,华而不实  分组讨论是新课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渗透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渗透儒家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传承儒家思想。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中语文;分类整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121  一、儒家思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学习的核心。课堂上一个个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犹如一块块精心选取的燧石.必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朵朵智慧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