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史》:生活在历史之中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stins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什么?有人说,历史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往事,它与按照时间顺序来编写时事的新闻报纸的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一大堆人名、日期和事件的集合。有人说,历史是一个解释框架,史学家们通过这个解释框架来组织、解释人类的经验。而且,这个解释框架常常依据那些由史学家们所关心的问题来建构的。因此,研究历史不仅仅是简单地寻找历史事实,“更是一个在对历史事实进行追溯和叙述的过程中发现意义,并将人物、事件和解释组织成一个网络的过程”。还有人说,历史是对当下的回应。历史的研究不仅为今日的发展提供参考,还为其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
  在美国教育史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种种争论。随着美国史学职业化的出现,在20世纪早期,出现了最早的辉格派(celebrationist)史家,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传统派史学家(traditionalist historians),他们将美国教育史视为“一场积极的社会力量与消极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在冲突中,积极的社会力量由于它们内在的正义性,由于它们具有我们政治、社会和经济体制中内在的民主、平等的本质,而取胜”。传统派史学家将学校视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为其所取得的胜利而“欢呼”。到20世纪20年代初,传统派史学家遭遇到来自自由派或自由-民主派史学家的挑战。虽然这些史学家们并不反对美国教育中的积极因素,但是他们认识到美国教育中存在着的观念冲突与斗争。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了修正派或激进修正派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国教育的演进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它是为满足由经济精英主导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需求,生产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根据修正派的观点,学校教育是社会控制的工具,在学校中永远存在着阶级、种族和性别的歧视。再后来,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根-布什政府时期的保守主义体现在了保守主义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尽管他们不像传统派历史学家一样为美国学校歌功颂德,但是他们在分析学校是如何在促进社会政治变革中受挫时,强调了一致论和共同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有一群史学家被人们称之为后现代史学家或新社会史学家,他们从批判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他们试图说明,历史不是一元的,而是各种势力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多元的过程,必须用种族、民族、阶级、性别和性别取向等多元化的视角来审视它。这些历史学家主张倾听那些被其他历史学家忽视或被边缘化的群体的声音。
  其实,无论历史是诠释,还是批判;无论历史是建构,还是解构;历史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艺术,克莱奥既精深严谨又美妙动人。因此,历史首先必须是让人记忆深刻的;必须是感情细腻的、色彩鲜明的、情节丰富的;必须是让人发自内心地被触动、被感动,抑或被震撼的;必须是融汇了当时社会与潮流的风情、风貌和风格。历史是生活着的,而历史的书写与阅读也必然是让作者和读者都继续生活在历史之中。
  约翰·塞林的《美国高等教育史》就是这样一部生活着的记述:
  在这里,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庞大而又多元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不仅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研究型大学、博雅学院和社区学院,更有促成这一规模巨大而又富有多样性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的细腻描述:19世纪60年代《莫里尔法》的颁布、20世纪40年代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创建,各类学院与大学如何为了获得经费而展开竞争;19世纪70年代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出现,如何转变了美国人对高深的学术研究的看法,孕育出一个极富学术生产力与学术活力的大学类型;传统的博雅学院又如何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坚守着强实力的学术研究与人文科学领域的本科教学;而新兴的社区学院又怀有何种的理想,在研究型大学与博雅学院的强势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也就是说,极富“美国式”理想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是如何协调发展的,各种各样类型的学院与大学是如何使其自身能够获得充分关注的。
  在这里,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美国学院与大学高度的竞争性与事业性,更有他们如何为了这一私人的事业或者公共的事业而开展活动的生动描述:对生源的竞争、对私人捐赠的竞争、对政府拨款的竞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说服活动的开展,更有对“校友”的忠诚与奉献精神的培养。
  在这里,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学院与大学如何与政治、经济发展产生联系,更有他们充满历史感的文化关联——美轮美奂的大学建筑、雕像、铭牌、纪念碑、花园;盛况空前的橄榄球赛、棒球赛、冰球赛以及其他体育竞技;以及冲突激烈的学生运动、少数族裔运动与妇女解放运动。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颇富韵味的校园、竞争激烈的赛场以及学潮,更重要的是它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在这幅画面背后渗透出欧洲传统与美国式理想的杂糅;渗透出商业主义、消费主义、市场逻辑对学院与大学的浸入;渗透出阶级、种族、性别激烈冲突的社会结构在学院与大学之中的复演。
  因此,历史不仅仅是政治史、经济史,它更是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史。塞林的笔下,美国高等教育史是生动的、是活泼的、是生活着的;他将美国学院与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思潮、制度、实践、文化与整个社会网络充分联系起来;既有概括与抽象化的理论总结,更有具体的、细腻的细节描绘,充分让我们体会到生动的历史,让我们生活在历史之中。
其他文献
《1942》票房大败,观众顶李安踩冯小刚,面对波折,冯师挥挥手:这都不是事儿。曾经的师友、《非诚勿扰2》再合作的王朔也安慰冯小刚说:艺术片赔了不算啥,下回鼓捣个喜剧,再赚回来就是了。二人合作的《私人订制》就是他口中的这部喜剧,影片刚刚上映,能否补回之前的亏空我们不好说,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冯氏喜剧的金字招牌,这一次恐怕是砸定了。  说起《私人订制》,还要从二人结交之初说起,当时王朔名满天下,冯小
2013年的最后几天,“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执行主任刘慧莉和她小伙伴,在云南丽江,拜访了当地刚刚成立一年的“丽江鹰猎文化协会”。  协会秘书长李实,送给她一本刚刚出版的书,这本书名字叫《丽江鹰猎文化》。里面浩浩荡荡地写满了中国古代鹰猎文化的历史,以及世界上鹰猎文化的趋势。  在到丽江之前,刘慧莉和她的小伙伴们,已经收集了好几本与鹰猎文化有关的书,包括新疆塔城贺振平先生写的《猎鹰——图说中国驯鹰文化》
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65周年之际,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人民教育》原总编辑刘堂江先生发表《拳头作品:〈人民教育〉的“秘密武器”》一文。文中提到,“李树喜同志采写报道优秀班主任刘纯朴的大型通讯《春雨之歌》,再一次产生轰动效应。李树喜在文中提炼的经典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直流传至今。”  那么,家喻户晓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句话,究竟源于何处?  带着这种疑惑,经过一番探寻,笔者了解
一  “石斋语痕”至今已连载五年了。犹记得朋友告诉我吴福辉老师将在《汉语言文学研究》刊物上开辟专栏“石斋语痕”的消息,那是2010年下半年的事,仿佛就在昨天。自那以后,吴老师每年春夏秋各来河南大学博士点一次,被邀讲课并趁机了解研究生看书心得或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并针对我们的疑惑一一作答。那也像是学术答问,给我们一一留下了痕迹。  毕竟,读他的文章要比听课多得多,而他如今收录在新著《石斋语痕》集子里
1  2013年溽暑,北京郊区顺义。少有的清凉中,诗刊社常务副主编商震和我说到明年正好是“青春诗会”举办整整三十届。他说诗刊社要做出一些大举动,其中包括编一部诗选。两个白羊座的男人在夜色微曛中走过正在盛开的荷花池塘。我知道,这是重新进入和叙述诗歌史的一个开始。  被称为“诗坛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最初的名称是“青年诗作者创作学习会”,1982、1983、1984年三届诗会改名为“青年诗作者改稿
在当今的英语世界出版的众多讨论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的著作中,《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批评》无疑是最具权威性和最全面的史书之一,同时也是文森特·里奇教授的一部重要的学术理论著作。这部著作以史的叙述为纵轴,亦史亦论,史论结合,充分体现了里奇作为一位文学理论家的著述风格。就该书所含的信息量而言,确实是其他同类著作难以比拟的,作者虽然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描述和讨论,但上限却涉及了一些战前的文学和
/一/  近几年来,随着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作家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国际各类主流文学奖项,中国文学越来越得到世界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誉。应该看到,中国作家的世界声誉的极大提高,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崛起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学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日益显示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这也同时给中国的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我们的作家而言,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就是要写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
在外敌侵略面前,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抵抗,就是还击,这样才显得血性,才显得爱国。但是,读了《蒋廷黻文存》之后,你就会同情、理解并支持蒋廷黻当年提出的抗日主张,就会认识到,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计后果地逞一时的血性之勇、匹夫之勇完全可能无济于事,唱爱国高调也完全可能误国害民,唯有以理性、智慧做出的冷静决策才更有利于民族长远的发展,战胜民族的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蒋廷黻这个名字,曾经由于政治的原因,被遗
要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就不能不谈到胡风事件。要谈胡风事件,必定会谈到舒芜。舒芜在胡风事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许多人都是根据当年《人民日报》连续刊出的三批“材料”来立论,对他不乏道义的谴责,称之为出卖耶稣的犹大,称之为“始作俑者”,似乎是舒芜促成了胡风事件的发生,假如没有他写那篇《关于胡风小集团的一些材料》,就不会有后来“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这一大冤狱了。事情是不是真的如此简单呢?至于“事件”发生
按理说,一个大学英文系的老学究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人,学校的生活是非常规律的,终日与枯燥晦涩的各种古代语言打交道的工作更不会发生什么故事。然而这样一个平常的人,他的生活中拥有很多的不幸和幸运。  《斯通纳》的作者约翰·威廉斯是美国作家、诗人、学者,除了学术著作和小说,还出版过诗集。他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入大学就读并获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于英文系。这本书是他任教20年的时候出版的,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