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实验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nxt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在进步,我国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影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来转化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就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借助数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实验;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10-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刘燕(1982.6-),女,江苏省宿迁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手sjh[617])的阶段性成果.
  实验是研究各项重大发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而将这种过程应用于教学中也同样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不仅如此,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还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养成主动学习, 敢于探索的好习惯.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方式不但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还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借助数学实验,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下面我来发表下我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都引入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学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谓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来贯彻整个教学课堂的中心,尤其针对数学这一门抽象化的学科来说,不仅在教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难以理解.若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学习,那么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致不高,其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时常会制造出各种动静,影响其他的同学学习.而事实上,形成這种现状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掌握准确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就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灵活,教学方式能够决定这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尤其针对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更加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来融入到实际的课堂中,吸引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欲望.但从实际情况来分析,教师并不能够把握好灵活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虽然对每一道题都能够做出详细的解释,却没有产生什么有利的影响.尤其在面对一些抽象化的数学题型上,这种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甚至许多学生仅仅是学习到了表面,当换一种题型时,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入手解决了.
  最后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自主学习是孩子提高成绩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素质教育提出,教学不仅要教导学生基础的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只有牢牢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根据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情况来看,并不是非常乐观.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许多学生都不肯开动自己的脑筋去思考,也不会在课后练习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二、借助数学实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1.借助数学实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实验顾名思义就是指能够让学生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猜想、实践来验证和交流自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其加强探索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能够使一个人的热情最大化,主动参与到实际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首先就要能够考虑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其次通过借助数学实验,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探索三角形相似条件”这单元的教学中,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来进行对应的数学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在自己的纸上画出一个△ABC,使∠A=30°,∠B=50°,绘制过后用刻度尺再量出三边的长度,并在小组中讨论自己所画出三角形与其他同学所画的三角形中存在哪些关系?通过讨论过后,学生能够发现,虽然其他学生与自己所画的三角形大小不同,但是却都相似,接着再根据教师所给出的条件,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一个规律“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己所得出的结论,在多媒体上用动画的形式再次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借助数学实验来解决一些抽象化的三角知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操作中,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里,相互帮助、相互成长,共同提升数学成绩.
  2.借助数学实验,促进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
  在数学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让学生理解对应的数学概念知识.数学概念是合理构建有效数学的基础,只有把握好数学概念,才能够有效的运用其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不仅如此,数学知识之间都是存在紧密联系的,若学生对某一个数学概念知识掌握不牢,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在后续的解题时,难以将正确答案通过合理的验证计算出来.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能够构建合理的数学实验活动,把握好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锥的侧面积与表面积”这单元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实验,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实验去理解对应的数学概念.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的实验准备,像“剪刀”、“圆锥体”等.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剪刀来引导学生探索圆锥的侧面积,先是沿着圆锥的一条母线把圆锥体剪开,展开后能够得到一个扇形.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自己实验得到的扇形,引出对应的扇形面积公式S=LR2,而其中的弧长就是底面圆的周长,扇形的半径就是圆锥的母线.通过实验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的基础知识引导,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应的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的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更多相关类型的题目,从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   3.借助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但从学生实际的发展规律来看,许多学生并不能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就要能够利用有效的数学实验,去帮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合理进行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和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以动手实践的方式呈现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例如:教师教学完面积单位这部分的内容过后,就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使用这些知识去创新自己的思维.如教师让学生分别应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自己书桌上的文具盒、数学练习本以及桌面,来判断这些物体的面积有多大?而在实验前,教师首先让学生对这些面积进行一个大致的猜想,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选择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练习本、文具盒.有些学生采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书桌.当测量结果出来以后,学生们能够加强对面积知识的有效巩固.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验的过程,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学们都不选择采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书桌呢?是不可以吗?”学生们根据教师的问题纷纷回答,是由于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太小了,测量书桌可以,但是需要很长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有利于他们产生空间想象的能力,还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学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提高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加强自身的创新行为,促进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合理利用数学实验,通過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魏良田.探究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66.
  [2]林舒妍.注重细节设计,加强学生体验,触摸数学模型——“中点再认识”数学实验案例设计与实践体会[J].中学数学,2020(10):31-33.
  [3]陈静燕.小学数学微实验指导框架——以“自动人行道的数学奥秘”研究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14):17-18.
  [4]汤建英.巧借数学实验,促进学生“做思共生”——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应用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0):82-83.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科导数题的第(2)问的证明方法进行了再研究,利用盛金公式给出了快速简洁的证明.
高考物理大纲要求学生具备运用函数图像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以2020年山东省高考物理第18题为例揭示图像法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函数图像的截距、斜率和半径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从而避免复杂的计算.
摘 要:高中物理涵盖很多的模型.做好高中物理模型知识讲解,提高学生运用物理模型解答习题的意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为其物理学习成绩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重点讲解了杆绳速度分解模型、卫星运行与变轨模型、弹簧模型、碰撞模型,并展示这些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模型;解题;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2-00
初中函数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至关重要,二次函数是初中函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初中二次函数
介绍了假设法在解化学题中的运用技巧.
解题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化学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增加,题目难度系数也随之提升,学生遇到的难题也是越来越多,有时正向思考很难找到解题突破口,这时教师可指导他们应用逆向思维,使其反过来思考,有助于难题的解决.
微元法是一种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用于分析物理问题,能很好的找到解题突破口,提高解题效率.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运用微元法解题的思路,应注重为学生讲解微元法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知识点多,习题类型灵活多变.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应结合不同题型做好高中生物解题方法的汇总,并通过列举具体例题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物理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考试中的主要考点.而动能定理是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并且与其它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可以将动能定理作为一种解题工具进行其他物理题目的解答.基于此,本文将在简单介绍动能定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解题步骤和技巧,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提升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力学不仅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高考物理的必考内容,所以熟练掌握物理力学的解题思维是极其重要的.整体法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解题方法,通常对学生自身的物理思维以及解题能力要求较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物理力学整体法实施概述,并提出整体法在高中物理力学试题中的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