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哲学与生活》中的利与弊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ix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哲学与生活》的教学中,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新颖灵活。多媒体教学在《哲学与生活》中的利与弊浅析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在《哲学与生活》中的“利”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图文并茂,可视性强。
  漫画在哲学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是非常多的,几乎每一个框题都有一幅漫画,漫画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寓哲理于漫画之中,可谓妙趣横生。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可以投影相关的漫画故事,让学生在因漫画故事所引发的大笑中轻松地识记教材内容,把握哲学原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他们在愉悦中快乐地学习。例如,讲授“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投影漫画“笑一点”“不笑”“微笑”“狂笑”体现“不美”“美”“很丑”。漫画中的那位女士本来笑得很美,但由于笑过了头,物极必反,事物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从而让学生把握哲理“坚持适度原则”。
  2.动感十足,趣味性强。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播放流行音乐也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学习“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时,应用多媒体播放那英演唱的歌曲《雾里看花》,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那英的苦恼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事物的变化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把握哲理“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材料丰富,实用性强。
  笑话都是些违背常情常令人发笑的生活故事,好的笑话就像一幅出色的漫画,一则动人的相声,闪耀着人类机智、幽默的思想光芒,既使人轻松愉快,又给人有益的教训。〖HJ1.3mm〗如学习“具体分析解决不同矛盾”时,用多媒体展示一则笑话故事,并配以漫画。据说,平原地区有个医生,自称治驼背百发百中。驼背病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全都闻风而来。他叫驼背病人一个个面向着地趴下,然后用脚往他们背上踩。病人痛得哇哇大叫:“你这样不把我们弄死呀?”他回答说:“我管的是把你的背弄直,怎么能管你死还是不死呢!”学生听后哈哈大笑,通过这则笑话学生既掌握了哲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
  4.方法灵活,针对性强。
  名言警句是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得来的,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且通俗易懂,有着很强的哲理性,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补充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言警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如学习“量变与质变”,在讲述量变与质变关系时,用投影仪打出名言名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万丈高楼平地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自己能说出相关名言名句,而且还要启发学生说出相关名言名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哲理。
  二、多媒体教学在《哲学生活》中的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侧重课件,忽视课本。
  在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教师常常使用动画、图片、音响等手段,使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而教师忙于展示课件,无暇顾及学生的表现。表面上气氛活跃,实质上一无所获。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教材,导致本末倒置。
  2.注重过程,轻视结果。
  在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从头到尾充斥着大量复杂的信息、不停转动的画面,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这样的“填鸭式”教学形式会引起学生的“消化不良”,扼杀了学生创造的机会。过分强调学生的“看”而忽视了学生的“想”和“做”,从而削弱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材料堆积,要点不准。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课件质量不高,对材料的选择性不强,常常选用一些无关的、过时的材料,与课本的内容联系不大,表面上看起来材料丰富、备课扎实,其实不然,致使材料堆积,对课本的重点知识把握不准,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多媒体在《哲学生活》的教學中,是一把双刃剑,既不能频繁使用,也不能弃之不用,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进行使用,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要注重实效。
其他文献
<正> 已经实施的工资改革,正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尤其对提高知识分子劳动报酬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只是分工不同,不应再扩大这个差别。”有人对“报
打造高效课堂既是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要求与目标,也是每位教师的课堂追求。什么是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就是在比较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比较小的教学投入得到尽量大的课堂教学效益。因此,高效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的课堂,更是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感悟,谈一些做法与认识。  一、设置问题情境,营造质疑氛围  历史学习不仅是接受经典历史结论的过程,也是对前人的经典
一、课型简介&#39;学案导学&#183;对话体验&#39;课型是一种以后现代主义学习观、生态课堂、体验教学作为理论依据,主张在自然流畅、和谐融洽的课堂生态环境中,以生为本,以&#3
基于实证研究基础,分析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及在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指导中的经验得失,探索性地提出了"1+2+N"的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三段、三进式"的学生技能
在使用在线评测系统的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中,为确保学生能够编写出高质量的程序,提高代码接受率,要求学生采取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描述思想方法,第二步写出伪代码算法,第三步编
<正> 声乐教学是在人体器乐上进行艺术训练的一门抽象的学科。发声器官在人体内部,不可能展示在眼前研究,学生只能凭体会、感觉接受老师的指导,老师只能凭听觉和直观感觉鉴别
一、ERP的出现ERP是美国Garter Group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指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市场销售、生产采购、物流服务等各种环节,以及人力资源、生产设备、
为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利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理解OBE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对通识教育必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Access数据库应用进行教学改革。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现在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教学重点偏移等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适的对策,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历史教学。  一、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了崭新的主张,顺应世界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着重从整体史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