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阅读,为了每一颗童心的灿烂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nhai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新铭是儿童阅读的实践者,用一本本童书给孩子们推开了一扇扇窗,打开了一扇扇门,让孩子们徜徉于快乐阅读的天地间。他是儿童阅读工程的建构者,早年间热情地发起“快乐阅读”素质行动;2006年,他积极践行“品茗母语芳香,滋养童年幸福”的阅读教育主张;近年来,他通过审视、慎思,继续开启“儿童阅读课程建设”的旅程。他是阅读团队的领航者,带领着一群“阅读点灯人”向着诗和远方,在儿童阅读推广的领域不断探索、追求。
  24年来,从倡导快乐阅读到阅读课程建设,从乡村宣講到区域实践,从个人到团队,徐新铭以一位教育人的炽热的教育情怀、虔诚的信仰和时代的责任担当,在砥砺前行的路上,不断凝聚智慧,致力在儿童阅读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当国内儿童阅读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时,徐新铭就紧跟步伐,探索城乡结合部儿童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在荆棘丛中开拓;当全国各地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之时,徐新铭和他的团队没有停步在阅读组织的建立、环境氛围的营造、活动平台的搭建上,而是理性地将儿童阅读课程建设引领着往高阶攀越。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直面问题
  从当下的我国儿童阅读现状看,虽然各界重视阅读的程度越来越高,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认识单一肤浅,重视课外阅读的形式化,热衷于开展轰轰烈烈的活动,在活动中搞一些五花八门的展示。多数儿童的阅读或流于碎片化的浅层次,或囿于消遣性的随意化,或追求训练型的功利化。
  长此以往,如果处于这样的儿童阅读生态,那么儿童的精神发育就是一句空谈。
  儿童阅读的核心任务是阅读,儿童阅读的活动形式必然也是阅读。如何让儿童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并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本领,真正让阅读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助力?徐新铭和他的团队实践、总结,创造性地提炼出的“指向高阶阅读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高阶阅读是一种需要阅读者运用高阶思维的阅读活动。着力洞开阅读者由接受到思考、由筛选到评判、由反思到立论这样广阔的思维空间,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态度及习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由“浅层阅读”转向“深度阅读”,提升全面完整的阅读核心素养。
  高阶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高阶思维。所谓高阶阅读思维,阅读人阅读的过程不是空洞地与阅读内容见面,而是读中有思、思中有读,读与思紧密结合;阅读中不断思索、思辨,乃至通过阅读内容中呈现的别人思想的帮助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或想法)。思维的参与伴随着阅读的全过程。
  高阶阅读能力,主要指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实践运用的能力,是沟通与表达、质疑与分享、辨别与鉴赏、批判与创新等诸多能力的综合。
  从研究的内涵和意义上说,指向高阶阅读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是基于哲思的深度思考,有高度、有厚度。
  二、采得百花成蜜后——构建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并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
  目前,市场上的图书汗牛充栋,但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同时,现代传媒、电子媒体抢占了学生大量的文本阅读时间。那如何确保小学阶段的底线阅读总量,完成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提高儿童阅读的质量呢?
  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也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艾登·钱伯斯在《打造阅读环境》一书中提出了“阅读循环圈”这一理论。书中展示了一个人的一般阅读流程,分成三大环节:选书、阅读、反应。孩子自己选一本书进行阅读,然后和书有一些回应,再选第二本,继续阅读,继续回应。如此周而复始,一段段美妙的阅读历程使儿童的阅读形成了良性循环。如果只是这样,它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什么。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他身边没有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他自己选书、阅读、反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但非常有限。他也许会一直在一些轻松读物或者是一些消遣性阅读当中打转、徘徊。相反,如果身边有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在孩子选书、阅读和回应的环节都能够给予他非常有力、非常专业的协助、指导,那整个圈就会形成一个螺旋式的上升,孩子的阅读素养、阅读能力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钱伯斯的这个阅读循环圈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他在研究过程中在每一环节的中间部分都加上了“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这个元素。家长和老师就是这一“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徐新铭和他的团队正是让自己成为这样“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他们从儿童阅读研究最初的活动化走向课程化,研究之路清晰可循。课程构建体现了这样几个原则:
  1.目标性原则
  阅读的目的是阅读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指向高阶阅读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目标任务明确,是以思考为主线,以表达为指向,以人格提升和思维品质优化为目标,从而塑造儿童全面完整的阅读素养。儿童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最终达成以“立言”来“立人”的阅读教育高境界。
  2.系统性原则
  “指向高阶阅读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将课程设计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将“中国传统、儿童文学、现代时文、科普科幻、世界名著”五个方面的内容,以“阅读、诵读、导读、赏读”等方式搭建成全新的复合式立体的儿童阅读课程架构。儿童阅读课程体系不同内容之间、各种方法之间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不可分割。
  3.渐进性原则
  “指向高阶阅读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内容、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分步实施,综合推进,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拾级而上。   课程编排上注重梯度。五个类别的内容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编排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内容选择上也区分层次,阅读内容分必选与自选。必选的阅读内容是底线,确保达到小学阶段的300万字的课内外阅读总量;自选书目,引领学生向更高的阅读数量、阅读广度迈进。课程实施上尊重差异。采用“自主阅读”和“协助导读”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高阶阅读能力的建构。
  “指向高階阅读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全面整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合理安排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儿童阅读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建构符合儿童特征、具有校本特色的儿童阅读课程体系。
  三、吹尽狂沙始到金——聚焦发展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发展。对于儿童阅读,我们常常关注的是读了没有、读了多少,往往忽视了读的什么、怎么读的、读进去了没有、是否思考了、读到了什么等这些关乎人的发展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问题。儿童阅读,阅读的内容是基础,阅读的能力是核心,人格的养成是根本。
  程颢言,“读书要玩味”,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书不仅有情趣,还要讲方法,促发展。要玩味,所读之书首先要“有味”,有值得玩味之处。
  著名作家曹文轩说,书是有等级的,是有血统高贵低贱之分的。夸美纽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儿童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的时期,所以,在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最基本的快乐的前提下,要精心选择能给他们高质量的阅读未来的阅读内容——“有味”之书,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味。有味之书,就是能传递真、善、美,能给学生打底子、长智慧、助成长的书。
  要玩味,是说读书之法在品味。这是一种有深度的高阶阅读过程。走进作品,品读、咀嚼,把作品读懂、读通;走近作者,揣测、琢磨作者写作表达的目的,感悟作品内容表达的意蕴,体会表达的精妙,体验情感的真挚,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感美。
  读书玩味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学习审美鉴赏的过程。一句话,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指向高阶阅读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聚焦核心素养,立足学生发展,发挥阅读的力量,启发引领学生潜心阅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让阅读智慧飞扬。
  四、一水护田将绿绕——凸显主体
  对于儿童而言,阅读应成为其生命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是帮助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面对世界的最主要路径。阅读要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助力。儿童阅读课程要想实现真正指向高阶阅读能力的形成,就应该认识儿童、关注儿童,基于儿童的现状和未来,及时灵活调整阅读课程,使教学内容更精准、教学目标更精当、教学环节更简洁,教学效果更有效。
  关注儿童阅读,要关注他们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情趣盎然地投入阅读,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指向高阶的儿童阅读是在教师的启迪、引领、指导下的愉快的阅读活动。
  关注儿童阅读,要关注他们的需求。一些孩子不爱阅读,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对阅读没有兴趣,有可能是我们的选材或者教学设计有问题。指向高阶的儿童阅读课程在建设中要思考:阅读材料可以师生共同选择;阅读资源可以师生共同建设;阅读活动的设计由学生自己去设定完成;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来商定……教师科学有效、适度适宜地介入,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意志力、坚持力。
  关注儿童阅读,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灵。阅读不仅是眼睛与文字的遇见,还是视野开阔、阅历丰富的过程,更是心与心的沟通与对话。每一次阅读,我们都在与作者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最重要的是与自己对话。读书其实就是在与自己对话,把自己很多的想法理清,把自己很多的感觉理清,把自己很多的想法看清楚,然后给自己一个反思的机会,去调整。这种深度阅读,离开高阶阅读思维的引领,让孩子自己一个人读是难以达到的。
  儿童阅读课程应该属于学生自己,教师是儿童阅读的伙伴、领路人,同时也是学习者。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学习的。带着这样的想法,徐新铭积极开发了儿童阅读课程资源。除了教师、学生、家长作为课程的人力资源外,他还吸纳了社区阅读推广志愿者。在阅读环境的建设、阅读活动的开展、阅读成果的展示及阅读过程的评价等环节,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和实施。在阅读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高阶阅读活动的主体仍然是学生。
  一路耕耘,一路芬芳。笃行致远,指向高阶,重构儿童阅读课程是徐新铭和他的团队对儿童的尊重和热爱,是对儿童阅读的深情坚守,更是他们对儿童阅读研究之路的睿智探索和更高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读书,历来是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所力倡的,也是育就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法宝。我们常常为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而自豪,为绵延深长的千年书卷而自醉,为声振古今中外的儒士文豪而自鸣。可不知何时,在文明積淀颇为厚重的中华民族,读书声渐小了。对此,不少有志之士为提高民族阅读水准而大声疾呼。作为教师,我们也清醒地感觉到,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读书行为的比重太小。教育有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罗曼·罗兰
书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模拟技术团队面临着很多困难。尽管这是一支战功显赫的队伍,却低调到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都鲜少有其个人的报道。不过,简简单单的一份介绍,就足以让人们认识到这支队伍的厉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模拟技术团队由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多个专业的学者组成,致力于环境模拟与试验技术研究、环境模拟试验系统研制等研究工作。在王浚院士的带领下,团队已经承担了大中
记者:宋老师,您好!我了解到近年来您和您的团队在吴忠豪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听到“双重点”,可能许多老师会有疑问,您能给我们简单谈谈吗?  宋道晔:非常感谢您对这项研究的关注。如您所说,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自开展以来,的确有很多教师对这一提法产生过疑问。首先应该明确,“双重点”指的是“语言发展”和“认识汉字”,就是根据低段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发展儿童语言
一、创设真实情境,确定想养的宠物  师:课前咱们跟着10班的乐乐,看了学校附近“提姆宠物店”里的小视频。孩子们有的被宠物们呆萌的样子给吸引了,有的对它们的独门绝技佩服得五体投地。(出示各种宠物图片)  生:哇……  师:很喜欢吧?如果有一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宠物店,你最想把什么宠物带回家?  生:(兴奋)我想要一只泰迪犬。  生:鹦鹉鹦鹉,我最喜欢鹦鹉。  生:我想养一只仓鼠。  师:今天我们
【教材简介】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因此,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刚由低年级的字词学习开始转入句
一天,我上完《草虫的村落》一课,发现很多学生把这两个字写错了:“巷”的下半部分写成了“卷”的下半部分;“熙”的左上角写成了“臣”。我一边批改作业,一边生气:这帮孩子怎么这么不用心?照着都抄错!然后便想着怎样去“教训”他们。  改完作业,我冷静下来,心里接着琢磨:为什么我刚教的那届学生很少把这两个字写错呢?原因在哪儿?哦,那是因为去年我教这课时,预先知道了孩子们会把这两个字写错,所以在课堂上进行了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能读写9个生字。  2.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
一、意义: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与价值  1.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意义上,学习者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是能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学习者不是片面地接受信息,而是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并将所学的内容和感受有机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能熟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然而,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接触课外书前,往往对游戏机和动画片更感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搭建平台,让他们学会阅读,喜欢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在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还不多的情况下,点燃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呢?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
记者:周老师,您从事语文教学20年,所追求的“有质感的语文教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  周跃东: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真正发生。学习是什么?是一种经历。语文学习的经历是什么呢?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理解、运用语言,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这些目的的路径有千万条,“教无定法”。从教师的角度去理解,能否有效创设“学习场”,能否提供宏大的语境,是否能够运用适切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这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