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体育考生考前的心理调整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特长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体育专业考试,是否能正常发挥出原有的竞技水平,这关系到每位莘莘学子的前途命运。而考生的心理状态又对考试的进行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心理状态的控制和自我控制。
  一、体育考生的考前心理状态
  考生在考试前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状态:
  第一种,考前盲目自信状态。
  表现为表面看起来很兴奋,有时好像很沉着,但是对考试的困难和复杂性估计不足,相信能轻易取得好成绩。
  第二种,考前过分紧张状态。
  表现为对考试兴奋过度、,焦急不安等等。
  第三种,考前信心不足状态。
  表现为情绪低落、反映迟钝、缺乏自信。
  第四种,战斗竞技状态。
  表现为有良好的考试状态,并力争出成绩,是考试的最佳状态。
  二、考生考前的心理调整方法
  考前心理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考生心理的稳定性和取得好成绩的信念。要通过各种措施来消除考生的心理障碍,调整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形成最理想的应试状态。
  考前心理准备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明确考试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
  即制定自己努力的指标,指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当既能发挥本人的最大潜力,又不致于形成包袱,一般来说,所定的指标应留有余地。
  2.激发良好的应试动机。
  考生只有具有正确的考试动机,才能积极地动员集体最大的潜力投入到考试中去。但动机也不能过于强烈,要掌握适度,否则,容易造成精神过度紧张而影响考试成绩。
  3.增强考试信心。
  考前教师要摸清考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和学生一起分析考试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其树立取得优异成绩的信心。
  4.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可以在训练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心理训练,培养考生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另外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情绪转移训练,分散注意力,消除过于紧张的情绪,以保持适度的兴奋状态。
  5.模拟训练,建立考前程序。
  因为体育考试是在不同的场地进行,特别是三项身体素质,不同的考生参加考试的顺序不同。因此在训练中要将三项身体素质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这样就能适应考试的安排,使考生胸有成竹。
  6.增加、降低难度的训练。
  增加难度的训练对那些自我估计过高的考生十分有效。对那些自信性不足的考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训练难度,使他们能完成每堂训练课的任务,并逐步增加难度,经过艰苦训练,培养勇于应考的心理。
  7.临考前对考场环境的熟悉。
  在临考前一两天教师应带领考生逐一到素质和专项测试的考场,熟悉考场的环境、设施,并尽可能让考生在考试场地做一些模拟练习或测试,从而提高考生对考试环境的认识,提高在新场地的迎考信心。
  三、教师要教会考生一些简单的自我调整方法
  1.深呼吸法。
  考试前,当考生感觉自身紧张时,应即刻做深呼吸4-6次。吸气时排除杂念,呼气时一定要体验轻松愉快的感觉。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氧气环境,提高供氧能力,控制紧张情绪,达到放松的目的。
  2.肌肉活动法。
  进入场地做些准备活动后,可以做一些有节奏、有一定运动量的练习,但是量不能过大或过小。
  3.肌肉放松法。
  如果考生感觉某些肌肉紧张僵硬,可以有意识地在提示套语的指导下放松相关的肌肉。如“吸气时手臂放松,呼气时小臂肩部放松”等等,将注意力集中于放松肌肉的感觉上,使紧张的肌肉松弛,心情也放松平静下来。
  4.自我情绪动员法。
  当考生情绪低落需要提高情绪和兴奋水平时,临考前可以做一些幅度小、强度大、速度节奏的变向动作;也可以做深呼吸与有力的呼气练习;还可以笑一笑,有意把笑的表情做出来;或者想一想振奋的场面,大喊几声等。
  5.自我暗示法。
  考生临场考试时可用简洁的暗示语暗示自己。比如:在铅球考试时,默念“用力,用力”;心情紧张时,默念“平静些,平静些”。
  6.念动训练法。
  考前几分钟,情绪平静放松后,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象考试项目的动作过程和要领上,想象的动作要细致完美,像过电影一样。
  总之:考生应排除一切杂念,克服赛前不良的情绪状态(考前盲目自信状态、考前过分紧张状态、考前信心不足状态),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每一项考试,力争发挥出原有的竞技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在自己的探索与实践中,我认为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学互动,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新理念 提高 教育教学 质量 策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我们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课改。新教法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与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 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 直观语言 兴趣 成就感    初中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后,向我们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该怎样去教学生?  “新课改”后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为训练学生口语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它改变了传统的作法,
期刊
摘 要: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及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不仅对目前的学习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将来甚至一生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大胆进行教改实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其爱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将素质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英语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的改革门派繁多,众说纷纭,但无论哪一种说法,最终的落脚点都离不开课堂教学。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教学的成败得失,都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如何抓好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
期刊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也更加趋于互相依赖和互相依存。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各个国家都将教育改革列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中,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新做准备。英语课
期刊
摘 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重点。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拟就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充分发挥 主体作用    新的课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期要实现的结果,也是一堂课的灵魂和重心,它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等因素,在课案中设计的预期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都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目标似乎是教学实施中必然要实现的结果。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有其必然性,但也不能忽略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偶然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预设目标 生成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入手,分析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提出了过程教学法理论及实施策略,并提出了过程教学法和结果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初中英语写作 过程教学法 结果教学法  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严重忽视了写作训练,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写作教学效果,而提高写作教学效果表现在以下两个
期刊
大量的研究表明:“视听结合记忆信息的有效率,会大大超过单独的视或听可达到的程度。”小学生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若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有趣的情境,既可以节约时间,加大课堂容量,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英语课堂更精彩。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可以根
期刊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学会学习和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它将决定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从枯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只有营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环境、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新的激情,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怎样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