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2008年初的“艳照门”到2009年初的“瓮安事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每个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催生出一个网络流行语。一个普通词汇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了它原本没有的意思,并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流行语。
全文查看链接
这实际上意味着受众对话语权的一种诉求。互联网时代,普通受众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受众意识觉醒,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信息。当一些地区的管理者的思维方式跟不上这种现代的受众诉求,发布明显缺少尊重的信息时,受众情绪就可能反弹。觉醒中的受众与停留在过去的媒体管理者之间的代沟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发生的媒体基础。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