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战略决策不应否定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setsha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战略决策普遍持否定态度,并进而认为这是导致南昌起义最后失利的原因之一。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根据地作依托,才能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其他文献
<正> 1990年,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50年来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雄辩地汪实了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仍会给我们以极大的指导和启示。一、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理论体系。首先,毛泽东提出了他的中国社会发展观和中国革命发展阶段论。他说:“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
今年正月初六,广东省揭西县河婆圣堂锣鼓喧天,热烈欢迎旅马来西亚邹顺达先生一行和港、澳同胞计60多位教友,与
<正> 日本琉球大学副教授天儿慧认为,日本对中国革命史(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研究,正处在大的转变时期,并形成了两种带有特点的研究倾向。所谓转变,就是重新认识以前那种以毛泽东为中心,或以中共党史为中心描绘中国革命史的基本倾向。他在回顾自己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情况时说,在通过研究毛泽东来考察中国革命时,就形成“毛泽东的革命运动过程=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的典型框架。可是,把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进而又和中国革命的主流直接用等号连接起来,怎么能不出现严重缺欠呢?首先,这种框架有一种倾
本研究以小麦粉、苏子、白砂糖和大豆油作为主要原料,经科学加工,制成不含色素及防腐剂的苏子蛋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苏子蛋糕的最佳生产工艺及配方,主要原料以小麦
<正> 华北地区中国现代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8月3日至8日在太原召开。这次会议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5周年而召开的,也是为1991年将要举行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预作准备而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国情与中国现代史研究。会议由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董谦致开幕词,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卢功勋出席并讲了话,专家学者郭德宏、陈铁健等作了学术报告,分会副会长李隆基作了会议总结。
<正> 在研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时,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党对过渡时期的误解始于八大以后,这是不尽全面的。八大没有明确宣布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上解决,过渡时期已经结束。
本文对1,2,4-三氯苯的精制过程,基于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建立以产品质量为控制垢状态控制模型,采用动态回流比控制技术,实现子多组份分离的最佳回流比操作,从而了实现了产品的质量、产量
<正> 1930年6月,红四军扩编为红一军团后,原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升任军团政委,新的红四军开始实行政委制。第一任政委是谁?目前有两种说法:包括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的红军序列表在内的许多党史和军史著作认为是彭清泉;而《解放军将领传·罗荣桓》以及其他一些罗荣桓元帅的传记,传略却记载:罗荣桓从1930年6月开始代理红四军政委,8月得到正式任命。笔者经查证发现后一种说法是准确的,彭清泉未任过红四军政委。彭清泉真名潘心源,湖南省浏阳县人,当时是中共中央派到湘赣和赣西南苏区的巡视员。有关他担任过红四军政委
本文摘译自1985年澳大利亚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在亚洲》一书。作者尼克&#183;奈特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现代亚洲研究学院讲师。作者针对西方某些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