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数学本质,组织有效数学活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活动的数学本质,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以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活动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什么是有效数学活动
  有效数学活动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数学学习过程,其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数学学习效益最大化,即用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若不符合教育规律,耗时费力,则可能事倍功半.
  例如,有位教师上“观察物体”的数学公开课,他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拍照,学生十分喜欢.整堂课,教师拿着一个照相机,带领学生从教室的前面拍,后面拍,还让学生与盆景合影.在学生打着手势,喊着“茄子”的口令声中,大家开开心心地结束了一堂课.
  透过热闹的表象来看这节课的本质,活动中学生较多欣赏了各种各样物体的照片,却很少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更少体会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是一堂数学课还是实践课?这堂课的数学味有多少?这种活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了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反而导致活动华而不实,显然活动毫无意义.所以,数学活动是否有效是检验数学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
  二、为什么提倡有效数学活动
  自1990年提出新课程改革理念至今,中国已进行了8次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最后一次即2001年实验、2004年推广的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均是历次之最.其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都有重大创新,更加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出了发展性的科学评价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要处理好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现在的数学教学更重视过程性目标实现.在此理念指导下,课改伊始,有效数学活动成了评判数学课好坏的重要元素.于是,有许多教师都在争先恐后地试图把数学课堂生活化、情境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上演了一轮又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浪潮,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课改成功的名校.但是调查发现,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普通中学的课程改革仍然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当然,也有不少一线教师困惑,究竟怎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体现学生主体,能够教学相长?就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融汇各地优秀教学案例,就本专业谈谈自己的见解.
  三、怎样才能组织有效数学活动
  组织数学活动,应该考虑到它的现实性(生活化)和学科性(本质),换言之,就是要抓住数学本质,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数学知识,从现实的生活问题中归纳建立适用的数学模型,从普通的生活现象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从而达到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
  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由“生活化”提升到“校园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和倡导的过程要求.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但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不能片面化,更不能把“生活数学”等同于“校园数学”,从而片面地追求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堂应该根据需要选择活动,要敢于舍弃课堂中那些非本质活动.比如,那些为了“表演”的活动,那些不利于的解决问题,对学生没有触动,低于或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和能力的无效数学活动都应当舍弃.
  让数学教学活动恰当地生活化,才体现出数学文化的品位.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数学”,克服“生活数学”的局限性,抓住数学本质,经过有效组织,把“生活数学”提升到“校园数学”甚至更高层次的数学追求.
  对于中学数学,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并努力提升其质量层次,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实性、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
  2.设置合理情境,增强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活动应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与想象的机会,引发学生思考.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逐步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学生学习的能力才会增强.
  数学活动言下之意是“活动”是“数学”的活动,活动是一种外显行为,数学思维是一种内在活动,外显的活动和内隐的思考结合在一起才是数学的活动.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离开了数学思考、数学思维的活动,不管形式多么新颖,场面多么热闹,学生多么积极,都不可能是一堂好的数学课.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教材生动地创设了拉面师傅拉面的情境,这里,既有活生生的數学生活,又有浓浓的数学味.数学生活化,绝不是简单地说数学等于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层面重复操作.因而,我们在创设数学情境时也不应只注重情境的生活化,同时更应注重情境的数学味.
  “情境的数学味”一个重要体现形式,就是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来创设学习新内容的情境.
  3.教师必须适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1)有效备课,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疑点.
  (2)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3)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多方面、多角度感知事物的特征或数量关系,为抽取数学本质提供可能.
  (4)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问和活动布置要紧扣教材,围绕学习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
  总之,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数学教学方法的变革不应被看成教学模式的简单化.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数学活动”应是衡量我们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愉快;课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提高”是我们始终的追求;“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则是我们教学的唯一宗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调动学生自主动手、乐于探索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尤其对化学这样一门来源于生活现象的自然科学,更行之有效.传统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课外和生活实践,教师的一味灌输,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抵触情绪.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本人尝试通过指导学生开展高中化学课外研究性学习,来启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课外研究
《義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帮扶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努力归因”是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因此,我们要从“现实归因”的角度出发,对学习动机水平不高的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从家庭环境、教师等角度影响其学业成绩,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提高学
数学是高考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高考数学复习效果不理想问题非常突出,亟待我们运用有效方法解决.  一、高考数学复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  高中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表现在基础知识掌握不全,对有的知识掌握得好,而有的知识基本不知道;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理解问题似是而非.  2.数学学习习惯较差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课堂上只满足于听得懂,一知半解;在听课时忙于记
摘要:根据藻类的细胞结构不同,把藻类分为原核藻类、真核藻类.对高中生物有关藻类进行生理、生态方面的分析,并对在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藻类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生物教学藻类水华珊瑚礁发菜地衣  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能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原植体植物.藻类植物体在形态上是千差万别的,它能适应各种生态环境,广泛地出现在生产生活中,课本中也应用了很多次.例如: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应该是直线上升的过程,包含接触概念、获得概念,到应用概念,最终将新概念内化到原有的概念体系之中几个过程.要提高概念习得的效率,且学且思是最佳的方法.本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培养“说数学” 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培养“说数学”r 能力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传统数学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轻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连思
探究性實验的实施,与传统的化学实验不同,不再是体验前人的实验结果,而是由自己动手创造新的实验结果.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启迪他们的思维,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实验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培养学生成为时代的接班人.  针对探究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把握探
数学思维是通过对数学概念、原理、命题进行判断、推理、加工、概括等思维活动,以揭示数学对象的结构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
15年前,我在贵阳花市买了一株红花木槿扦插苗,翌年开了几朵红花,第三年除开10余朵红花外,意外地开了两朵白花,仔细观察未见嫁接痕迹,且是在同一分枝上先后开了红花与白花,从
什么样的学生是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呢?我认为,如果学生的智力发育正常,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使其思想素质和数学水平与他(她)所在学校应达到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就称他(她)是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工作呢?  首先得了解学困生之所以会成为学困生的原因.通过对学困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归类,我把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素质差,厌学情绪严重,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