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有效区域环境的创设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背景下区域环境创设的几点困惑
  1.在同一个主题下,主题墙、活动区目标不统一
  环境创设目标混乱或者根本没有目标,三者之间缺少联系性,所设置的内容相互割裂。
  2.环境创设以装饰为主,缺少教育功能
  有的班级环境布置非常精美,主题墙色彩鲜艳,布置精巧;活动区也琳琅满目,放置的都是教师手工制作或者购买的装饰性的成品玩具,这样的环境看上去似乎很美观,但仔细分析,主題墙成了装饰墙,活动区的材料只是摆设,这样的环境是“死”的环境,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3.幼儿参与的内容少,教师设置的内容多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极少征求幼儿的意见,只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去设置环境,整个环境创设都是老师一手包办,幼儿参与的内容很少。
  二、主题背景下创设有效区域环境创设的策略探究
  (一)追寻主题足迹——让环境成为流动的水
  环境是幼儿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的途径,活动区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并能够很好的服务于当下开展的主题活动。首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主题内容和目标,进一步推动幼儿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该主题下的知识和技能。
  1.整体动态的创设
  案例:中班主题《可爱的动物》
  班里开展关于动物的系列教学活动,并对各个活动区进行了整体创设,在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关于动物的各种知识,同时期望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推动幼儿各方面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美工区,我们投放了两块背景墙,分别是“海底世界”和“快乐森林”。并在“小画室”中提供了许多动物的简笔画稿。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即能对部分动物的外形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完成的作品被送到“剪剪角”,在剪剪角的幼儿会主动检查送来的作品是否合格,不合格就会被退回小画室继续加工,合格的作品会被剪下来。
  在语言区,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许多关于动物的图片和书籍,将图片整理贴在“动物的秘密”板块上,而书籍也被放置在书架上,供幼儿翻阅讨论。有自己收集的内容,孩子们讨论显得格外有兴致。
  在建构区,幼儿围绕“我最喜欢的动物”进行建构,并将作品展示在展示区中,不但帮助幼儿巩固了动物的外形特征,提高了建构能力,同时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而获得成功感。
  2.层次呈现的推进
  如活动《我的祖国叫中国》,把主题分为三块内容:
  第一“祖国真大”引导幼儿从自己的旅游经验出发,引导幼儿了解祖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并通过寻找地图中的中国和首都,进一步明确了关于中国的两个重要地理位置。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各个民族的相图片资料投放在该区,孩子们围绕许多问题展开讨论,中国到底有哪些民族呢?浙江有多大?
  第二块是“宝贝真多”,在这个小主题中,我们引出许多中国在世界的“之最”,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对祖国的崇敬之情,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这样很好的激发幼儿探知自己国家“宝贝”的欲望。回家后,收集许多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事物,将这些资料投放在图书区,供幼儿讨论发现;在美工区投放了不同的脸谱,并提供颜料,孩子们通过揣摩绘画,对国粹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
  第三块是“我是三军总司令”,引导幼儿在积累了关于祖国的一定认识和了解,进一步的去认识“中国军队”这个特别的存在。在科学区中,我们投放了“冷兵器”和“热兵器”,很好的满足孩子们对各种兵器的战时作用的了解。
  (二)主题暗线贯穿——让环境成为隐性暗示
  在活动区中,教师们常常会自然的结合当前正在进行中或即将开展的主题来布置环境并有目的投放一些能引发幼儿兴趣的材料,这样的创设能很好的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之中或多或少地积累、掌握与该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
  案例:大班《秋天多美好》
  在《秋天多美好》这一主题开展时,在科学区投放“各种粮食”实物,通过让幼儿看看,摸摸,比比,了解粮食的不同之处。在展示区投放“秋天的秘密”的相关材料,材料来源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秋天家里变化的照片和调查记录,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家里秋天来了有什么变化。因此大家时常会围绕在展示区周边跟好朋友们一起分享自己家的变化,这样不但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秋天的变化”的相关知识,且能够获得语言表达、表现欲、知识经验方面的进步。
  (三)主题延伸拓展——让环境成为助推神器
  在《指南》解读中指出: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区域环境结合主题进行各种创设之处,必定是以服务主题目标为主。而一旦主题开展靠一段落,区域中原本与该主题相关的环境还材料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一定的调整,更新不需要的,留下一部分幼儿喜爱的。让幼儿去掌控材料,使幼儿有更多机会与材料互动,帮助他们更好的积累知识和经验。
  从这个方面入手让幼儿在活动区的探究中充分利用后置性材料向纵深方向进行更多的尝试整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如《秋天多美丽》的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给幼儿提供了种子、水壶、铲子、记录卡等,让幼儿以组为单位,在班级里的自然角里,撒下了不同的种子,使之观察黄豆是怎么发芽的;让幼儿通过一天天的观察对这几种种子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和了解。
  在观察中,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这些种子的种类,巩固了对种子生长条件的认识。使幼儿在活动区中有了更多的观察和学习的机会,幼儿在和小伙伴的分享及学习中获得很多有益的知识和经验,有效补充了主题活动中的知识和能力空缺,使他们的认知、动作、思维等能力得到了继续发展。所以认真、科学地对每次活动进行观察记录,是教师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如此也才能谈得上有效地发挥教育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从宏观上来讲,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其实是很简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只要理解了起伏跌宕,就会明白别人的故事为何那么曲折,也就知道了我们自己应该怎么讲故事。  为人贵直,为文贵曲。  做人,最好能够诚恳坦率,正所谓君子坦荡荡。但是,写文章就不一样了。一篇作文,如果平铺直叙,没有波澜起伏,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结尾,这样的作文,可能就会失去魅力。但是,文章情节如果起伏跌宕,就能更好地抓住
期刊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  素质教育关键是创新,实施教育创新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观念新、知识新、教法新。只有掌握丰富知识,具备多种能力的教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
期刊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概述  科学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技术促进教学的典范,颠覆了传统教学固有的理念和模式,为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翻转课堂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在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的推动下,翻转课堂在美国得到广泛的认可。2011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使之成为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翻转课
期刊
背景:  2015年10月份,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赴江苏常州等地两个月的校长挂职培训,第一次实地接触到南方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经验、新做法,也真正意义的领略到“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亲身体会到集团化办学模式对解决当代教育发展“瓶颈”问题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岱岳区教育也已进入到发展的改革期、创新期、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以农村学校为主流的岱岳教育群
期刊
总观念可谓,在物质条件不完备的条件下,通过转变人的思想意识、工作方法等,这一软件环境,完成生产。(插入:研究教学工作,以社会的生产过程为模板、参照,从其中学习教学工作过程的完成。需要。完成一个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教学工作类同于一个生产过程,也需要什么?……)  一、课堂论  教学工作可以理解为这样。教育在社会中,并且在社会循环中。在教育中加入东西。加入什么?教育,教育是文化、科技、知识传播的场所。加
期刊
一、树好榜样,建立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师生间一种积极肯定的关系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是一个教师能否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转化学困生的前提。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可以驾驭课堂教学、驾驭班集体的管理,反之,既组织不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更加无从说起。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威信。如何建立威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严于律己。俗话说“严生威”,就是教师严
期刊
“幼小衔接”是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学校,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性课题,如何在儿童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就幼小衔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建构了家、园、校三位一体的符合教育改革的幼小衔接模式。  一、存在的问题  1.家庭方面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
期刊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基本来自农村小学和进城务工的子女,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场地受到限制,课堂上无法避免的意外伤害的种种担心,因此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总在原地徘徊。每次的体质健康测试在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上初一年级有一大半以上的男生在引体向上这个测试项目上的得分为0,只有少数几个能做,但也是失分较多,与此同时,通过连续几年的数据统计,不管哪个年级,如果没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么?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新的语文课
期刊
一、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健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主动发挥好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