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模式调研报告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2015年10月份,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赴江苏常州等地两个月的校长挂职培训,第一次实地接触到南方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经验、新做法,也真正意义的领略到“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亲身体会到集团化办学模式对解决当代教育发展“瓶颈”问题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岱岳区教育也已进入到发展的改革期、创新期、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以农村学校为主流的岱岳教育群体,改革和创新适合全区教育实际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成为推进全区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鉴于此,结合自身农村校长的工作经历和当地学校工作实际,展开了关于农村学校“教育联盟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何谓“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模式?
  我们给出的定义是:“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是一种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以“紧密型教育集团”为主要模式,通过当地强校(核心学校)输出文化、管理、师资等资源,使新建学校、薄弱学校等迅速提升办学水平的办学模式。简而言之,“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就是要使“强校+新校”生成“强校=名校”、从“强校+薄弱校”生成“薄弱校=强校”,以此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平等的基础教育。
  一、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基本认识
  目前,由于乡镇村级辐射面广、分散等特点,学校设置分散,资源分配不均,造成诸多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優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够合理。近年来,地理位置优越的学校经过标准化学校创建,再加之各类教学需要,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进,且使用率较高;但相对偏远的学校,尽管经历了标准化学校创建,但教学设施仍然相对较弱,最为重要的的是由于师资匮乏,利用率极低。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势必导致择校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第二,办学成本虚耗现象比较严重。在农村留守的教学点虽然人数较少,但各类教育资源缺一不可,在小学尤为突出。吃不饱的学校还在不温不火地办着,生师比多在一比十以内,大学校却在满负荷地艰难爬行,实在不行只好聘请代课老师,办学成本虚耗严重。
  第三,“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推进不够快。有思想、有能力的校长对一所学校的成长和引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我们不缺设备、不缺生源,我们最稀缺的是人才,尤其是造就一大批名师名校长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的几点想法
  1.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
  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决不搞 “一刀切”“一哄而上”,那种一夜间的“联盟化”注定是走不远没有生命力的。
  2.“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由谁担纲的问题
  一所农村校该由哪所学校来做母体,要经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学校通过赢取办学权,让更多有意愿的学校主动加入联盟化办学行列,进而实现“创办一个成功一个”的目标。学校大了,办学条件好了,新的办学理念、特色项目可以得到尝试;学校大了,新老学校资源进一步盘活;学校大了,规模办学能形成竞争效应;学校大了,教师锻炼能力的机会多了。
  3.适合的才是合理的
  只有适应人民群众个性化需要的、突出差异性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才是合适、合理的联盟化办学模式。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就是以强校为龙头,通过强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等方式,带动新办学校、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共同发展,迅速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由点到面推进各种办学模式的形成。
  4.“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规模问题
  规模太小浪费资源固然不可取,但贪多求大,动辄上万学生规模的巨无霸、航空母舰式的学校或集团,只会使优质教育资源稀释,与“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初衷背道而驰。我认为,“联盟”规模必须在综合分析“强校”的历史文化、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校园面积和设施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遵循办学固有的规律,科学确定办学规模。
  三、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非常之手段,做“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这一非常之大事。
  第二,构建“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有效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社会监督和学校自律机制不完善等弊端,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倡教育家办学,尽量使学校和校长去衙门气和官僚化,政府尽量不要干预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督导和服务,让学校静心办学!
  第三,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重视和广纳人才,构筑“名校联盟化”办学的人才高地。建立联盟校长共同体,集中文化研修;建立小区域学校联盟发展共同体,这也是特色发展学校共同体,给每所学校都挂特色学校牌子;成立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卓越校长共同体。
  第四,谋求特色发展,形成大特色、小亮点。“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决不能以母校的特色去同化、消除加盟学校的原有特色,决不是“千校一面”,而是“优质”的多样化,是学校文化的融合互通,是“各种类型、各种特色、各种层次”的学校均衡优质发展。
  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必须科学有效、积极稳妥。虽然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能有效拉长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链,事实也证明,一定规模的“集团化”,不会导致“稀释优质教育资源”的后果,但是怎样使“教育联盟化”走向“联盟化名校”却任重道远,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研究和探索。
其他文献
现在的小学高年级也出现了早恋现象。  转眼间,我带的这个班已上六年级了,平日里孩子们乖巧可爱,没有特别令人头疼的事情。可是一天,组织委员小于突然给我发来了一条微信,“崔老师,咱们班同学群里有人老说谁谁谁和谁谁谁好了,谁谁和谁谁谈恋爱了,您得管管呀!!!”孩子用了三个惊叹号,可见用意。我看后简单思考了一下,唉,每到高年级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还得教育呀!我回复到,“好的,我知道了。”  是啊!一个健康
期刊
一、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的核心代名词,承载了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多方面内容。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是明成祖朱棣在大臣丘福等人的建议下,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感受到表达和被了解的快乐,而不只是完成任务呢?下面是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得出的一些方法。  一、突破课堂的时间形式,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
期刊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这出自著名诗人泰戈尔的美丽诗句,形象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用如水的善念、如水的德行,如水的胸怀,滋润、濡染一棵棵幼苗的茁壮成长,让绿芽绽放,绿苗成长,绿树成荫,绿荫满园。”这就是我作为班主任一路走来内心最质朴的情怀。  镜头回放一:  11:35-12:15午休的时间,我有时静静地坐在班级角落里,有时只是悄悄地在窗户外看看他们,有时装着无意的跟
期刊
一、研究高效课堂与信息化教学的背景  新課改背景下,为积极响应素质教育和倡导高效课堂教学的号召,我校教师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构建的方式方法,力争在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受现有教学手段的限制,面对高效课堂构建和素质教育提质的目标,我们显得相当被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课堂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创建和谐共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迁移在心理学上也称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比如,数学学习中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审题技能的应用;语言学习中丰富的词汇知识的掌握将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而阅读技能的提高又可以促进更多的词汇知识的获得,知识與技能之间相互迁移。当人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靶问题),往往想起一个过去已经解
期刊
一、培养兴趣,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1.營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丰富,意志更加坚强,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会成为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创造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师要真正给学生以信任,体会他们的学习过程,摸索
期刊
从宏观上来讲,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其实是很简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只要理解了起伏跌宕,就会明白别人的故事为何那么曲折,也就知道了我们自己应该怎么讲故事。  为人贵直,为文贵曲。  做人,最好能够诚恳坦率,正所谓君子坦荡荡。但是,写文章就不一样了。一篇作文,如果平铺直叙,没有波澜起伏,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结尾,这样的作文,可能就会失去魅力。但是,文章情节如果起伏跌宕,就能更好地抓住
期刊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  素质教育关键是创新,实施教育创新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观念新、知识新、教法新。只有掌握丰富知识,具备多种能力的教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
期刊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概述  科学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技术促进教学的典范,颠覆了传统教学固有的理念和模式,为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翻转课堂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在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的推动下,翻转课堂在美国得到广泛的认可。2011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使之成为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翻转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