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都将赋予高中政治课教学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和新的变化,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为政治教师才能的展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让高中政治教师看到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高中政治 信息技术 辅助手段
  一、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优越性
  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化,具有信息量大,能运用声光电等技术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比较优势,因此,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法手段虽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但其力量就显得比较单薄,对学生感官刺激比较单一,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充分发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情景设计,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感染力,提高教学实效。这对于发挥学生参与性,并最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一味依靠教师讲解而导致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并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
  2、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体现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性,综合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媒体作用加以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高二哲学“内因和外因的辯证关系原理”时,利用FLASH动画“小鸡是怎么长大的”科普知识, 形象地说明了:“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种动感的画面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并有效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并且可以体现现代教学手段的魅力,优化教学内容。
  3、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法,由于教学媒体的简单(粉笔加黑板模式),课堂教学的任务似乎仅仅是讲解或传授教学内容,这种逻辑分析讲授过程的课堂教学法,也限制大量的信息,材料进入课堂,从而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从信息材料中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恰恰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二、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发挥政治课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与社会实际联系密切的特点,同时对学生观念转变,素质培养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利状况。
  1、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注重CAI课件的“二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制作仅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整合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只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研究与电教手段相结合而成的一个“课件”,只有将它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优势,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在制作CAI课件时应重视以下两方面:
  (1)、课件的灵魂----科学性
  科学性是任何学科、任何领域开展科研均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标准。仅从政治学科的辅助教学软件的角度看,我认为首先是看它是否体现了政治教材的教学目的,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表现形式,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内容要与教材一致,必须正确无误,无任何科学错误,这是一个成功课件的前提。其次要看它的主题是否鲜明。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字幕、图形、声音和动画等融为一体,但这些都要围绕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既不可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要体现辅助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
  (2)、课件的生命力----实用性
  不言而喻,课件是为辅助教学而用,是教学的工具,因而实用性就成为评判课件的重要标准之一。首先要能为教学所用,除上述的科学性之外,有时甚至还可体现出教师的学术水平、教材内容发掘的深度等独到之处,成为更好地沟通师生交流的一座现代桥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是要体现出课件的易用性,因为教学过程决定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教材分析、传授和师生交流上。
  2、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自觉抵御网络不良现象
  由于网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除加强管理外,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优势。
  3、对政治课教师的要求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政治课教学带来全新的机遇,使政治课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对政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要求政治教师要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纠正教学目标单一的传统思想,把知识、能力、觉悟三个方面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准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有较广阔的知识面。政治多媒体课件应能迅速准确地反映目前国际时势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最新动态,能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充分体现教学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再次,要求教师能熟练地驾驭多媒体硬软件系统,尤其是对软件的应用,应能充分利用软件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功能,注意课件的背景颜色与布局,文字的字体,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和录像的质量,使多媒体课件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既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艺术  一、激发求知欲望  1、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文学才能,必须善于培养并提高其对语文理解的感悟能力,激发创作才华,从而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首先,教师要做到文学知识的渊博,对语文有很深程度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开发能。  关键词:诗意情感 语文涵养 内在潜力    一、有效培养学生诗意情感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自觉性  有效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自
摘要:有效学习又称有成效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的施教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种进步和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生成、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包括道德的完美,甚至人格的建构等内容,也就是它不单指知识学习的有效性,而是指素质化教学后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更好的持续发展。本文将从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来探讨促进学生有效学
摘要:现行的教育方向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文道结合,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渗透 传统美德  一、拓展課外延伸,加深理解感悟  在教学的过程中,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不盲目迷信任何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希望教学方式能日新月异:能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数学教师,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到课堂中,让我们的学生不光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育应坚决摒弃
摘要:音乐欣赏活动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只有不断深化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才能赋予这一课题以新的活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本文就作为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新世纪音乐教师,如何能让音乐欣赏课有所创新、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欣赏课的课堂教学,参与到欣赏教学活动中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音乐欣赏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MHVR)能显著改变心脏病变所引起的循环动力学变化,现已成为严重心脏瓣膜性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它能明显延长患者的
摘要: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本文拟就中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幾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更新观念 内容途径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转变观念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
摘要: 生成性课堂语言是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听课情形的客观变化,出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目标进行及时局部调整的需要而临时组织、生成的语言。这类语言出于应变需要,即成即用,是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将结合自己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成功运用生成性课堂语言的一些经验进行思考,将对怎样习得初中政治教学优秀语言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