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课改深处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8年12月6日,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召开学术年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围绕语文课改,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大家充分肯定了语文课改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通过研讨,与会代表对新世纪语文改革有了较为全面、辩证、清醒的认识。
  
  一、课改的成绩有目共睹
  
  针对八年来部分人对语文课改的怀疑与批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无论在实践中碰到多大的困难,这次课改所取得的成绩应当得到充分肯定。人教社中学语文教材资深编审顾振彪认为,在语文新课标提出的理念中,至少有两点历史性的进步是不容抹杀的:一是确定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确立这种思想非常重要,其他一些新理念,如重视自主性学习都与此有关。二是确立了生活实践的价值取向。这一理念的提出,打破了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一个巨大进步。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温立三着重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总结了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如新教材更加注意面对使用者,趣味性明显增强,与学生的联系更加密切,陈述性知识减少,程序性知识增加,更加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多元文化观念得到了提倡,文本解读摒弃独唱而倡导多元和创造性发挥,口语交际训练力度加大,综合性学习方式得以强调,等等,这些都是新一轮语文教材编制中值得认真总结和巩固的新成果。河南省南阳教研室教研员施宛华等认为,经过几年课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自主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课堂教学有了新风貌。呼和浩特教研室教研员马桂芸等认为,课改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整体素养得到了提高。人教社中学语文教材编辑聂鸿飞认为,现在不是说课改失败的时候,任何改革都不会十全十美,语文课改的大方向是对的。课改中,我们的老师在许多地方确实取得了进步,如有些老师真的是在考虑“度”的把握,考虑讲和教的关系,考虑知识传授的问题,考虑写作与阅读的关系,等等。总之,课改引导老师们去思考这些问题。
  
  二、对课改中产生的问题要辩证分析
  
  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与会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不到位,课堂教学走过场、形式化:二是怎样正确处理西方理论与传统经验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三是配套改革跟不上,课改理念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如评价体系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考与高考的压力使得课改举步维艰;四是部分地区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缺乏合理规划,给教材使用者带来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与会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大家认为,对这些问题一定要辩证分析。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指出,课改过程中争论不断,但普遍存在辩证缺失的问题。如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本来两者就是统一的,割裂开来谈难免弄得莫衷一是。重视语文的综合性,既要顾到东又要顾到西,既要提倡新理念又要重视传统,既要重视能力也要重视知识,强调感悟也不能放弃讲授。这都需要我们有辩证的思维。聂鸿飞指出,新课改是“穷则思变”的结果,要多从积极的方面去看,不能因出现问题就简单地否定,对存在的问题要辩证分析。广东省教研室教研员王土荣认为,评价课改的成败得失要避免个人化、印象式,要深入调查,用事实说话,并以理性的态度和学术研究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黄伟教授分析说,评论课改的成败得失现在还没到时候,对出现的问题要深入研究,分析其本质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课改进入深度实践时,不能冲动浮躁,而要冷静反思。专家要深入思考,实践者也要反思,共同面对问题。湖北省宜昌市教研员李伟杰认为,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其复杂原因,如对课标解读出现偏差,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化,这与教师自身的学养有关,把这些问题都归咎于课改有失公允。
  在研讨中,与会代表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顾振彪指出,新课标中的理念是好的,但在落实中往往流于形式。落实新理念不能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行,教研部门要想办法,要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编辑张立霞认为,课改既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既要在教师中普及新理念,也要善于发掘一线教师好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直接从教师中来,往往更贴近教学实际,教研部门应予以重视,注意加强研究、总结、实验、推广,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
  
  三、教师素养是关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知识素养和专业发展等问题愈加凸显出来。河北省唐山市教研室教研员王锦萍指出,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是推进语文课改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改一线教什么、怎样教,最后都要落实到教师那里,如果教师对课改没有全面而清醒的认识,课堂就可能会出问题。山东省济南市教研室教研员江洪春认为,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不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差。他列举了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出现的几个问题,如多元解读有误,感悟和煽情>中淡了语文味儿,关注教法而钻研教材不到位,等等。对此王宁教授指出,语文教学是一种非常讲究热情的工作,但热情的背后一定要冷静。我们现在教法讲得多,学理讲得少,教法除了根据学生来确定,更要根据内容而确定。师范教育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教法研究多,而学理研究少。她最后指出,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设计说明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篇通讯,属报告文学范畴。设计时着重考虑两个方面:文体和语言。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朗读文中议论抒情性语句体会文章的文学色彩。  3 通过比较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
编者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学科,作为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一个研究方向,它以语文课程与教学为研究对象;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告诉中文系的学生怎样做语文教师,怎样教语文。目前,一共有六所师范院校设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生招生点。以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团队应该说代表着该学科的最高学术水平。博士生导师们对这门学科是如何定位的?他们的治学方法和目前所从事的研究是什么?该学
2017年9月20日午夜,手机响了。“报告老师,瘦子桂学诚是正高了。”那个夜晚,我没有睡意,一直兴奋到天发亮。  正高就是教授,但是在称呼小学教师时,多称正高,而少称教授。时间过去一个月,对此,我还是想不通,何故?偏重应用而缺乏理论使然;囿于狭窄校园而无高楼大厦之故;发表少且不上核心期刊;参与的研究性会议缺少“大腕大咖”……  学生时的印象  小桂是我刚刚调回故乡时的学生。这个学生有点儿“扯眼睛”
编者按: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家庭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第一”高度概括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新时代家庭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共同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
在課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并使其真正落地,是我们面临的挑战。通过怎样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其深度学习呢?《珍珠鸟》一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给了我们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自读提炼信息,条理思维  《珍珠鸟》是一篇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作家冯骥才以双线结构写了“人”与“鸟”之间由陌生到亲近的变化过程。怎样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之后,抓住线索逐渐深入到语言文
智慧课堂应该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普及一种能够让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模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和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笔者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如何设计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创设出一个(或一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8年考纲》)于3月8日如期颁布。与2007年《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7年考纲》)相比,《2008年考纲》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均没有变动,仅在考试内容方面作了细微调整,延续了“考纲”稳中求变、变中创新的特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删除“常用”二字。扩大了字词考查范围    《2008年
2009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试卷中,有16套试卷设置了语言表达(或称语言文字应用)部分。随着愈来愈多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区进入高考,课程改革精神、理念的逐步渗透与推广,语言表达的赋分在变化。今年浙江卷18分、辽宁卷20分、宁夏海南卷(全国卷III)20分、安徽卷24分。有的把原来的第一大题(客观选择题)与第六大题(语言表达主观题)合并为第1I卷,比如安徽卷。  第一,设题材料继承了往年紧扣时代脉搏,生
2006年高考各地所出的诗歌鉴赏题题型比较多样,显示了自主命题的特色,但这些多样的题型涉及范畴不外乎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三个方面。下面拟从这三方面对今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作个具体分析。    一、表达内容    1.识记常识  文学常识是文学鉴赏的基础,但作为考点,在各地考卷中出现的不是太多。其实,中学生了解点相关文学常识是完全必要的,关键是不要太把它当一回事。上海卷将诗歌鉴赏与文学常识结合起
【摘 要】教师做事要为创造美好的生活服务,为建构幸福的人生服务。做事之时要不断地尝试创意、创新与创造。正确聚焦,快乐做事;避免误区,幸福做事;遵循规律,积极做事;学会分离,健康做事;彼此润泽,把事情作为磨砺和完善人生的土地、舞台、机缘,享受教育职业的幸福。  【关键词】教师 教育家 幸福做事 成长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教师经常有烦恼、抱怨、焦虑、挣扎的消极情绪,很多教师经常表现出忙碌、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