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分析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与实施要求,论述从群文阅读走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策略,提出掌握深度阅读学习教学要求、加强深度阅读学习教学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等做法,旨在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学习。
  【关键词】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 深度学习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49-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备受关注。群文阅读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和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将学生的阅读学习引向深入,实现深度学习和有效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教师需要充分认识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掌握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要求,明确深度阅读学习目标,了解深度阅读的特征,优化深度阅读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才能使深度阅读取得良好成效。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与实施要求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语文高考应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能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学习任务群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要想提高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成效,需要对应地开展阅读任务群的教学,因此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落实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
  二是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实用类和文学类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量很大,且占有很高分值。无论是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还是从提高高考应试能力方面看,都需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开展群文阅读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三是能提高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改进了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几篇相关的文本一起学能够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在群文阅读中设置相关议题和探讨学习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合作交流,加深对课文的阅读深度,有利于实现深度阅读学习。
  四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篇阅读材料,构成一个复杂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围绕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阅读和探究,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要求。要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成效,教师需要掌握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要求,按照群文阅读教学的步骤,科学组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过程,才能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一是掌握群文阅读“三要素”。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掌握其三要素,即:议题、集体建构、达成共识。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的核心话题,集体建构即学生围绕议题进行讨论交流和发表观点,达成共识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使学生对议题达成共识。为此教师要设计具有议论性、开放性、关联性的议题,先根据文章题材、体裁、主题、作者、考点等来设计议题,再根据议题来选择教材课文或课外文章,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促使学生达成共识,进而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二是选择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多种方式,如“1+X”方式(一篇精读带多篇自读)、教材内多篇方式(对教材内各单元课文进行重组)、课外多篇方式(学生围绕议题自主选择课外文章)等。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恰当地选择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高一上册杜甫的《登高》这首古诗时,先在第一课时对诗进行精读教学、多方面解读诗歌内容,再在第二课时结合杜甫的《登岳阳楼》《登楼》《春望》一起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对杜甫的诗风和情怀形成全面深入地了解。
  三是熟悉群文阅读教学流程。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掌握其教学流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可按照“自读—互读—展读—练读”的流程实施教学。在自读环节,教师可运用情境法、设疑法、谈话法等导入议题,要求学生对群文进行自主阅读,感知群文内容,围绕议题思考相关问题;在互读环节,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达成共识,对共同的疑问进行重点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在展读环节,各小组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流,达成学习共识;在练读环节,为学生推荐阅读材料或练习题,进行拓展延伸,巩固学习成效。
  四是掌握单篇精读与群文阅读的关系。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处理好单篇精读与群文阅读的多方面关系,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益。在精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懂得举一反三;在群文自读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筛选、辨别、提取与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对比、推理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学习效率。
  二、从群文阅读走向深度阅读的策略
  群文阅读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从群文阅读走向深度学习。
  (一)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深度阅读的教学要求。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首先要掌握深度阅读学习的目标与要求。
  一是明确深度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深度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教师需要明确深度阅读学习的教学目标。①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语文深度阅读学习需要字、词、句、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知识的支持,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开展深度学习;相对应地,深度学习要达到丰富学生知识的目标。②发展学生高阶阅读思维。深度阅读学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度加工,需要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因此群文阅读教学要达到發展学生高阶思维的目标。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深度阅读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精读、自读等阅读方法以及阅读重点和分析方法等,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④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深度阅读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把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二是掌握深度阅读教学要求。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需要掌握深度阅读学习的教学要求,才能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①注重改进教学方式。要提高深度阅读学习成效,教师要注重多元联合教学,加强每篇文章之间的联合、新旧知识的联合、多学科知识的联合,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体验,加强教学反思和学习反思。②加强师生深度交流。师生开展深度对话,能够促进深度阅读学习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质疑与批判、深入思考、观点碰撞,从思维与情感方面进行深度交流,把阅读引向深入。③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在深度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由浅层阅读的低阶思维方式向高阶思维方式转变、由预设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变,这样才能直达深度阅读学习的核心。
  (二)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深度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与深度学习理念都是近几年语文教学提出的新方法、新理念,把群文阅读与深度学习有机融合,优化深度阅读学习教学设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树立深度学习理念。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高投入、高阶思维的学习方式。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确立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主动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运用多种方式把群文阅读引向深度学习中。例如,通过寻找篇章之间的相同内核来实现深度学习。如用《百合花》串起《党员登记表》《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将“青春的理想”作为精神内核,带领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度学习;再如,通过比较《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引导学生发现人生困境的突围是两篇文章的共同内核,以此来开展深度学习。
  二是做好群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实现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做好群文阅读深度学习的设计。在设计时要有明确的方向,根据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备课时不应满足于准备好的讲稿,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下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和探究,抓大放小,把握好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知识点,加强阅读材料的整合重构。例如,《赤壁赋》《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登泰山记》中都有景与情的完美结合,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就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得深度阅读水到渠成而非生拉硬拽。
  (三)培养高阶思维,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师生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使深度阅读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深度学习要取得成效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而高阶思维主要体现在分析、评价与创造方面,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求解能力、质疑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百合花》与《党员登记手册》这两课群文阅读教学时,为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同样是19岁的主人公,为什么有的羞涩,有的却大无畏?”紧抓“青春精神”这一内核设问,引领学生从浅层次的理解走向深层次的人生思考,使思维层次得到提升。
  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策略做好教学保障工作。①认真选文。选择阅读文章是群文阅读教学和深度学习的基础,要根据不同的议题来科学选择阅读文章。如以“主题”“题材”“作者”“考点”等为线索来选好文、选对文,为深度阅读学习打好基础。②做好前置性阅读。深度阅读学习需要建立在全面深入的大量阅读基础之上,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足量的前置性阅读,使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前掌握更多的学习素材,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③重视反思性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深度阅读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构建以反思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把反思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融合,能够促进深度阅读学习更好地发展。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既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又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要想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作用,使学生从群文阅读走向深度学习,教师需要掌握深度阅读的要求,优化深度阅读教学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才能达成深度阅读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傅振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9(4).
  [2]邹荔娟.核心素养下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8(5).
  [3]曹志红.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6).
  (责编 罗汝君)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发生了改变。本研究着眼网络直播课堂,探索师生互动的内在动机及影响因素,同时反思高校网络直播课堂師生互动中现存的问题。  关键词:传播学;网络直播课堂;行为;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217-03  一、引言  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课堂与网络的结合日益密切。高校网络直播
【摘 要】本文分析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作用,论述高中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从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生活对接、应用实践五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让学生在丰富自身学法积累的同时,发展学科认知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研究性学习 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048-02  教无定法,学习也是这样,没有固定学法
【摘 要】本文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数學教学中应用遇到的问题,论述组织培训和学习以增强教师的合作学习素养、合理建设小组以完善合作学习小组的结构、制订导学方案以突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作用、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构建评价机制以提升合作学习的激励作用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学数学 合作学习模式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职学生在认知、学习能力方面的独特之处,分析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要求,论述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策略,提出融合中职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改进教育评价方式等做法,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
期刊
本文以北流市明瑞高级中学为例论述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高中育人模式,并提出具体措施:加强党建工作,发挥红色堡垒作用;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生活化;铸造师魂,培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校宣传的既有模式。新媒体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不同的媒介平台,更在于其所呈现出的全新特征改变甚至代替了传统媒介的传播、内容生产等方式,鉴于此,本文侧重探析新媒体之“新”给传统高校宣传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宣传;新态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241-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
【摘 要】本文阐明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线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分析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构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论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022-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
【摘 要】本文以中职财经类专业教学为例,分析“双轨”教学的优势,提炼并归纳“双轨”教学的原则,论述就业与对口升学“双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推进“三创”改革,重视“四型”人才培养,贯彻落实生本理念。  【关键词】财经专业 中职学校 “双轨”教学 就业及升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53-03  “双轨”即就业与对口升学并行。从
【摘 要】本文基于中高职金融类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教育层次不分明以及相应的课程重复或脱节断层、实践能力不对接等现状,剖析其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合理设置课程教学体系,统一教学标准;做好管理体制衔接;厘清培养目标;分层对口教学;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课程衔接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金融专业 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