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精选的名家名篇和优秀时文,这些文质兼美的篇章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为学生提高作文的思想内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教材可以成为高中学生写作的“模板”与“凭借”。在诵读语文教材的经典文章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资源,从教材中引出写作的“源头活水”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借用语文教材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对活用教材指导写作文的简单思考与尝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借用文学形象、故事和作者生平
1.借用教材中的文学形象
经典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已经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写作的时候,这些经典人物形象,可以做为议论文的素材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可以用来证明做人要顾全大局,也可用来证明口才有时候胜过刀枪;《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可以用来证明舍生取义为大节;《鸿门宴》中的刘邦,可以用来证明做人不能有“妇人之仁”,还可证明大丈夫能屈能伸,而项羽,可用来证明刚愎自用的危害之大。
2.借用教材中某个故事的情节
在话题作文中,可以根据名人名作中的人物,重新演绎故事,反映社会生活。而在百花齐放的高考作文中,“故事新编”这一类作文最惹人注目,如果处理得当,很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分数,为高考作文写作增色。 学生写这类作文时可以就地取材,从自己学过的教材中寻找自己熟悉的故事情节,以原作的内容为基础,在原作已有的故事之外借用教材文学作品中原有的形象进行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新的文章。例如,高考作文《愚公移山吃官司》对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各个部门给愚公发来大堆的传票,讽刺了当今社会管理混乱的现象。文章既借用了课文愚公的形象和故事,又翻新改写出了新意,针砭了时弊,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此种“故事新编”开放度最大也最灵活,往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故事人物直接安排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中来,古今杂糅,中外互通。通过他们的具体行为来反映现实社会,以此歌颂社会进步或暴露社会问题,赞扬美好事物或批判丑恶现象。
3.借用作者的生平事迹
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随着那些优秀作品流传下来的还有一大批优秀的作者,围绕这些作者,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同时,这些作者的人生经历或者个性也有他们的闪光点。学生在作文时,也可以化用作者的故事,或者借用这些作者的性格,再或者以他们为目标抒发自己心中的某种情感。
比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清风傲骨;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苏武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掘野鼠藏草实而食之”,用赤胆忠心奏响的千古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都可以走进学生的作文中,成为高考作文的素材。
二、借用教材中的名句
中学语文教材是语言的宝库,其中不少锦词佳句,具有表达精炼、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名句有助于表达的精炼和生动,可以增加学生文章的深刻性和说服力。如果写作文时能恰当化用名言警句,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被学生感知理解的语言信息复制并储存在学生大脑中后,经过不断的反复的思考,提炼整合,形成一种快速反应机制。在特定时机特定信息的刺激诱发之下,这些语言的“碎片”将被恰当地提炼出来,经反复使用后就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系统。如学生习作中的片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河南省考生高考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借用教材选文的艺术手法
有了好的素材和好的语言,如何把这些素材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才是师生需要着重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学生写作文时不妨模仿课文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来搭建自己的文章。比如《记念刘和珍君》突出的写法是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学生不妨用这种手法写篇记叙文。再比如《荷塘月色》的情景交融的写法,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不妨也描写一处景物,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总之,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淡化教材,撇开教材,其结果将事倍功半。我们如果只向课外阅读寻求作文提高的途径,便忽略了教材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让学生借助教材进行作文训练,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第二中学(236400)
一、借用文学形象、故事和作者生平
1.借用教材中的文学形象
经典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已经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写作的时候,这些经典人物形象,可以做为议论文的素材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可以用来证明做人要顾全大局,也可用来证明口才有时候胜过刀枪;《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可以用来证明舍生取义为大节;《鸿门宴》中的刘邦,可以用来证明做人不能有“妇人之仁”,还可证明大丈夫能屈能伸,而项羽,可用来证明刚愎自用的危害之大。
2.借用教材中某个故事的情节
在话题作文中,可以根据名人名作中的人物,重新演绎故事,反映社会生活。而在百花齐放的高考作文中,“故事新编”这一类作文最惹人注目,如果处理得当,很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分数,为高考作文写作增色。 学生写这类作文时可以就地取材,从自己学过的教材中寻找自己熟悉的故事情节,以原作的内容为基础,在原作已有的故事之外借用教材文学作品中原有的形象进行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新的文章。例如,高考作文《愚公移山吃官司》对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各个部门给愚公发来大堆的传票,讽刺了当今社会管理混乱的现象。文章既借用了课文愚公的形象和故事,又翻新改写出了新意,针砭了时弊,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此种“故事新编”开放度最大也最灵活,往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故事人物直接安排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中来,古今杂糅,中外互通。通过他们的具体行为来反映现实社会,以此歌颂社会进步或暴露社会问题,赞扬美好事物或批判丑恶现象。
3.借用作者的生平事迹
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随着那些优秀作品流传下来的还有一大批优秀的作者,围绕这些作者,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同时,这些作者的人生经历或者个性也有他们的闪光点。学生在作文时,也可以化用作者的故事,或者借用这些作者的性格,再或者以他们为目标抒发自己心中的某种情感。
比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清风傲骨;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苏武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掘野鼠藏草实而食之”,用赤胆忠心奏响的千古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都可以走进学生的作文中,成为高考作文的素材。
二、借用教材中的名句
中学语文教材是语言的宝库,其中不少锦词佳句,具有表达精炼、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名句有助于表达的精炼和生动,可以增加学生文章的深刻性和说服力。如果写作文时能恰当化用名言警句,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被学生感知理解的语言信息复制并储存在学生大脑中后,经过不断的反复的思考,提炼整合,形成一种快速反应机制。在特定时机特定信息的刺激诱发之下,这些语言的“碎片”将被恰当地提炼出来,经反复使用后就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系统。如学生习作中的片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河南省考生高考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借用教材选文的艺术手法
有了好的素材和好的语言,如何把这些素材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才是师生需要着重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学生写作文时不妨模仿课文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来搭建自己的文章。比如《记念刘和珍君》突出的写法是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学生不妨用这种手法写篇记叙文。再比如《荷塘月色》的情景交融的写法,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不妨也描写一处景物,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总之,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淡化教材,撇开教材,其结果将事倍功半。我们如果只向课外阅读寻求作文提高的途径,便忽略了教材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让学生借助教材进行作文训练,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第二中学(23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