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c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国内逐步展开,但大多在中心城市的学校进行,学科也仅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而对科学、社会两个学科的教学模式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对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涉及。该课题采用现代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真实地、科学地探索适合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科学、社会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社会课;城市化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时,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强,活动时间越来越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不断增多,课堂上的教学模式逐渐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当前在国内很多省市的学校已有开展。但是,多是以中心城市或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而对科学、社会两个学科的教学模式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对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涉及。对这一个课题的深入研究,将给我们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科学、社会课堂教学带来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本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小学课程结构和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向城市化转型初期,师资与设备还比较欠缺,有很多科学课、社会课被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占去了。尽管学校要求教师上好科学课、社会课,但科学、社会课堂教学时还是沿用老一套的方法:以老师为中心,以讲为主;学生被动地听,主体性、活动性不强。使得农村孩子对科学、社会没多大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均衡发展。根据教育部门规划,广州地区现有42间学校在一、二年级对广州版的《科学》、《社会》教材进行使用试验,这必将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儿童实施系统的适合发展需要的科学和人文知识的启蒙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正迈着艰难的步伐走向城市化,他们的动手探究能力、社会实践经验还处于低层,如何在新课程下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科学、社会课教学模式的得到有效的转型”,这恰恰是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核心。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转变科学、社会教师的教学观,努力探讨适合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面临的教育问题比较复杂,它要想在短时间内追上中心城区小学,必须构建一套操作性强而又能够指导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本课题所指的教学模式,是在综合性强的科学、社会课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思考、自主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采用现代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真实地、科学地探索适合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科学、社会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调查当前农村小学学生对科学、社会课的学习现状,了解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水平。
  2. 研究农村小学科学、社会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提出转变的策略及措施。
  3. 对传统的农村小学科学、社会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总结其不适应形势下的教学方面和教学环节。
  4. 构建针对性强,适合走向城市化农村小学科学、社会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是在杜威“做中学”思想及现代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当前农村小学的科学、社会教学现状酝酿产生的。基本思路由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升华到理论,以课例体现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研究方法如下:
  1. 文献法。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查阅整理相关课题研究应用资料和所对应的论著等,增加本课题研究的“含金量”。
  2. 调查法。加强与研究对象之间的沟通,调查学生阶段时间前后认识,情感指标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3. 行动研究法。主要运用此法推进、优化、活跃研究过程,通过全体科学、社会老师的实践研究,探索最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
  4. 经验总结法。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为进一步制订深入研究的步骤和措施提供依据。
  四、研究实验取得的成果
  1. 显性成果:有行动才有收获,这是我们实验小组的信条。几年来,日子飞一样地过去了,师生共写随笔这一课题和刚开始相比,有了质的变化。我付出了很多,收获也多。实验实施以来,老师们写出从篇的篇教育教学论文和随笔论文:张雪莲写的《社会课教学评价初探》和《对提高社会课教学效果的研究》;陈杏梨写的《关注学生体验 促进有效学习》;冯秀英写的《活动——社会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冯燕欢写的《对社会科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学设计与反思:麦培娇写的《多彩的课余活动》;张雪莲写的《拥有一份好心情》;陈杏梨写的《多彩的课余活动》;冯燕欢写的《校园设施多,学习好场所》;冯秀英写的《欢欢喜喜过新年》。科学科的论文《对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在兴趣教学中激发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教学设计《什么地方有水》《漂亮的花》《比较长短》。冯焕燕老师的“浅谈《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有效性”于2014年3月刊登在杂志“读写算·教学研究与管理”上;黄柳金、黄少锋老师的“利用兴趣教学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于2014年3月刊登在期刊“读写算·教学研究与管理”上。   2. 隐性成果:
  (1)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面。学生积极参加课程研究,广泛查阅书籍,浏览电脑资讯以及做访问,实地考察、去图书馆等,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拓宽了知识来源。
  (2)提高动手能力。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了。
  (3)让学生学会合作。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4)学会做人处事。在开展社会科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觉地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生活、思考社会生活,并学会寻找解决有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与途径,处理问题的方式得到升华,精神生活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趣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情感评价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他们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3. 自南沙区科学学科开始笔试检测以来,我校科学成绩均超过区平均分。2012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科学参加区抽测,平均分超6.00分;2012学年下学期五年级科学参加区抽测,平均分超16.00分;2013学年上学期四年级科学参加区抽测,平均分超12.8分 ;2013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科学参加区抽测,平均分超4.06分。
  五、课题研究设想和研究中的困难
  1. 研究时间比较紧张。我们的实验课题组的老师全部都是担任繁重的语文科教学工作,并且他们都是班主任,每天需要处理班级日常的繁重事务,再加上社会学科的教学需要大量的游戏、活动及相关的资料,这需要教师每上一节课就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准备。很多时候甚至需要牺牲周末时间进行研究,这就不利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对课题的开展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2. 学生的研究水平欠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所限,学生通常是热情有余而水平不足,要让学生能通过学习——实践——再创造这一模式还有待培养。
  3. 尚未研究社会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如何进一步把社会科与其它学科进一步结合起来,这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六、展望
  “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社会、科学课教学模式的转型”课题的研究虽然已经结题,但是继续让学生保持和发扬的良好行为习惯仍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保持一颗爱探索的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适合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的出现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冲击,借助微信平台建构小学数学微课家校互动平台,不仅能共享微课资源,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反馈学生学习状况,指导学生复习,还能创建群组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微课;微信;小学数学  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改革,全球范围掀起了一股移动终端网络学习热潮。作为新型媒体的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发布以来,已经有了相
一个课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小谭在体育课上哭了,因为他带在身上的零花钱不见了,他还一口咬定钱是被同学偷的。  于是,有三个孩子站到了我面前,都说自己知道小谭带了钱。一个说:“我知道他丢了多少钱。”一个说:“我知道小谭把钱放哪里。”另一个懵懂地问:“老师,如果钱自己跑出去了,会回来吗?”总之,事情变得扑朔迷离了。班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孩子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都冒出来了。  怎么办?从教经验尚
【摘 要】时代在变,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更新。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它用一种更加开放、更具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基于此,本文结合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浅谈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美术教学;和谐氛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
【摘 要】微课是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那么学生有必要把微课作为学习的工具吗?本文就微课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注意力;教育模式;学习工具  传统课堂教学制走过百年风雨仍岿然不动,社会、时代却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须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进而对小学教师如何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应用采取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定位,即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致力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科学阐释了党中央在新时代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的新思想、新战略、新内涵、新目标,明确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重点工作及存在问题,开出了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药方”。我们要切实学习、领会、掌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讲话精神真谛,使之转化为东北振兴实践,全力打造东北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圈。  关键词
【摘 要】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意义重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应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符合现实生活的、有利于激发情感的,同时要把握好尺度、切勿生搬硬套、要瞻前顾后。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原则;问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是这样,德育也应如此。提到德育,很多人会自然地认为它是思想品德课或班会课的任务,是班主任的事情,其实不然。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
【摘 要】语文是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语文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利用家乡人文资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四大策略。本文对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现象提供有效的解决方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地域资源;情感熏陶  番禺是我们的家乡,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是传承文明的场所,课堂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将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和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现状和动态,制定相应的措施,注重学生心理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
【摘 要】探究式学习,通过主动地观察和比较、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且逐步、有效地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本文以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为例,探讨探究式学习活动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教学;二氧化碳  一、创设探究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初中学生学习时所实行的探究式学习这个阶段,过高地要求学生,无异于揠苗助长,他们的兴趣和信心都将会受到损害。所以,循序渐进和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