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读“书”人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gi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言:“如果天堂存在的话,那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人立于世,世界就是一本大书。诚如材料中作家所言,人生三本大书是为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書。但我认为,这三者并非并列。作为新时代的读“书”人,应当将心灵融入“有字”与“无字”中。
  有字之书,是文化的积累的传承。中国古代造纸与印刷二术并存,为后世留下了不竭的典籍资源。步入现代社会,网络媒介下的书应运而生。无论是平板上的电子书还是电脑中的二进制码,它们都可以被视为“有字”,因为这是一种记载,暂时无关人心。
  无字之书,是文化的拓展的领悟。社会以其复杂性裹挟着人们,而人们确也从中学到了处世之法。除社会之外,无字之书仍包举宇内。诚如经历、經验与教训,带给我们学识、认知、涵养、想象、精神甚至万物法则。它们来自自身领悟,具有无字之书的一切意义与特征——但我要说,仍然不够,因为它们不具有心灵的尺度。在人的心灵介入之前,这一切是存在;只有介入之后,才称得上真正意义。
  心灵之书凌驾于“有字”与“无字”之上,是我们这代读书人理应的追求。而不融入心灵这一必要条件,有字之书将成为谬误,无字之书将成为偏倚的社会价值。当下中国,人均受教育程度逐年上升,但社会期望看到的和谐景象却迟迟未现。“地铁藏书热”从欧洲席卷至中国,而北上广的各地铁站、车厢中尽是随意丢弃的书本——这难道不是对有字之书的践踏吗?资深的大学教授对否定其意见的老人大打出手,社会戾气日益显现——这难道不是无字之书的遗憾吗?缺少了心灵之书的“阅读”,一切其他方式都显得徒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心灵的必要辅助不见踪影,和谐的社会氛围被急躁打破,总之,人民戴着“读书人”的帽子却蜕化为无知的受众,那么文化的灭亡就在劫难逃。
  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于将心灵之书读透,将其融入“有字”与“无字”的系统中。关键更在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毫无争议的读书人,而读书的过程,是把握好心灵的途径。我们势必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然后用心去悦纳它,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是用心读书的人。读得最完美的,一定要是“心灵”这本大书。张载的名句可以作为训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愿意一读终生。
  得分: 56分
  文章贵在对“三本书”的内涵理解准确,对三者之间的逻辑辩证关系整理清晰。标题言简意丰,吸引读者的注意,让人们对“书”的内涵产生好奇。开篇引用博尔赫斯的名言,提出自己对“三本书”关系的独到见解;结尾又引用张载的名言,提出终身阅读“心灵之书”的必要性,前后呼应,结构完整。正文展开部分运用层进式结构,在肯定“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在文化积累和拓展层面的重要作用后,突出了“心灵之书”对当代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
  整篇文章不枝不蔓,论据的选取既能引经据典,又能紧密联系现实,说理不卑不亢。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地方表达不当。比如对“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定义:“是文化的积累的传承”“是文化的拓展的领悟”,读来拗口。
其他文献
期刊
人要读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三个形象的比喻,表明人的一生所必备的财富:知识之滋养、生活之洗礼及心灵之修炼。  毋庸置疑,“有字之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问一个人如果沒有品读过文字的智慧,感受过知识的滋养,又怎能拥有“充盈之思想”呢?诚然,在如今的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他们将读书等同于考试,将读书仅视为一种工具,但读书绝不应局限于此。它不应是与名
期刊
有位作家说,人生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位作家高度概括了一个人一生必须阅读的三本书的书目。  依我看,有字之书是实体的书;无字之书是人生的所见所闻;心灵之书,则是对上述二书的注释。  一个人的图书馆中,要有这三本书,便足够让他走完人生路。因为这三本书,用不同的笔法,写出了“人生路”三个大字。  有字之书,笔法端正庄严。每一本书,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现代化的电子书,都用最整齐的字体
期刊
目的 探讨lgA肾病患者的牛津病理分型特点及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原发性lgA肾病患者200例,对其临床特征和牛津病理分型进行分析,并探讨牛津病理分型对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谓“有字之书”,即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文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映照自己的人生,帮我们在人生的“无字之书”上打上一点淡淡的底色,甚至渲染一些云雾缭绕。而经我们自身经验之笔书写,一经思维的勾勒,就会流泻下森林的氤氲、风车的絮语,成了我们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之书”。  所以,与其说这是人生的三本大书,不妨将其看作人生这部有如斑斓锦缎的书中三个熠熠闪光的篇章,同时,这三个篇章并不相
期刊
三大书,指“有字、無字、心灵”之书。人生长途漫漫,遭遇的困难与挫折不胜枚举,享受的成功与喜悦也数不胜数,但最重要的,正如那位作家所说:人要读三大本书。而峰回路转,正是靠这“三本书”来践行价值观。所以,我认为人必读三大书。  一是有字之书。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诵读课文倒背如流,我们翻阅的书籍堆积如山。高尔基曾有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确实,通往人生成功的极点并不易,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有字之书来丰富自
期刊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由此观之,古人早已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更离不开书。书,乃人之根本。人生三本大书缺一不可。  读“有字之书”,晓文化科学之理。古往今来,每个时代都在重视教育。“凿壁借光”“悬梁刺股”,这些草根之民都如此,更别谈那些君王、官吏、骚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毛泽东年轻时就是图书管理员,因此他有更多的机会阅读书籍,即使在人声嘈杂的地方,
期刊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我深表赞同,这三本大书不光教人读书写字,还能使人明白读书与人生间的关系.rn读好“有字之书”很是重要.有字之书指的是人生最初级的课本内容,
期刊
漫漫长路,我们不能以蜉蝣之身漫无目的地前行。前行路上,我们不断成长,由基础的认識开始到必要的观察实践,最后是心灵的对话。从有形到无形,这既是一种成长更是一场修行。  三本书,看似不多,然其分量实重,但也正是这三本书使俯仰之间你我有了存在的意义。  以“有字之书”喻基础。  當我们呱呱落地之时,身边之人便授我们以基础,这是你我立世之根本。这里的基础涵盖生活、学习。狼孩受教于人类后却不久死去。狼孩本与
期刊
应该不只我一个人受过这样的“诱惑”:“高中是炼狱,大学是天堂”“在大学里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会管你”……在高中生的心中,大学如梦如幻,就像自由的国度,激励着我们披荆斩棘,誓要逃离中学这折磨着我们的“人间炼狱”。  高考后,我告别了家乡,选择了南方一所知名大学。那时的我成了老家的骄傲,毕竟在我们那,每年能考上名牌大学的人不多。同学朋友的羡慕、家长老师的赞誉,让我的天空都变成了粉色的,我知道我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