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课程标准看民国戏曲教育

来源 :戏曲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课程标准是一份重要的民国戏曲教育文献。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课程标准是吸收了传统科班的教学经验,并参照西方戏剧学校制度而制定出来的,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遵循了戏曲练习的规律,鲜明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点。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培养了新一代的戏曲艺人,他们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努力做到全面发展,在继承戏曲传统的同时,推动了戏曲的改良和创新。
其他文献
科普培训是提升科研人员科普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以26个具备科普经验的科研人员为访谈对象,聚焦其科普经验和关于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的观点,并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异同进行对比,总结出针对科研人员的科普培训应以6个维度为核心:多维度促进更广大科研人员认识科普的意义与挑战、向科研人员介绍科普通用技巧、鼓励科研人员开发个性化科普内容、提醒科研人员重视公众兴趣与反馈、积极鼓励科研人员使用社交平台进行科普、向科研人员强
科普评估是促进和引领科普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科普评估研究是支撑科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历史脉络为主线,梳理科普评估的背景,将我国科普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分为借鉴引入、应用发展和体系构建三个阶段,并基于研究内容归纳出我国科普评估研究的重点是效果评估、能力评估、场馆评估等,总结出其存在科学性、全面性、开拓性等方面的不足。最后,结合科普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出了我国科普评估研究的改进建议:加强科普评估
<正>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直面当今义务教育的痛点与难点,把教育改革引向“深水区”,激励了每一个教育人。为此,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努力改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向,把“双减”政策的落实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从深入研究教育基本规律入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课堂教学变革为主线,聚焦学校内涵建
<正>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许多患者或急性起病,难以忍受,或慢性起病,经久不愈,用中西药物屡治不瘥,而求治于中医.笔者运用针刺治疗头痛123例,疗效满意,略述如下:一、一般资料123例中,男51例,女72例;年令15岁以下11例,16岁~25岁9例,26岁~40岁82例,41岁以上41例;病程三个月以内35例,三个月~一年23例,一年~二年42例,二年以上23例.二、辨证分型根据经络辨证和脏腑
期刊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呈酸性,该废水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具有高泡沫、高浓度、高浊度的“三高”特点,利用传统工艺处理难度高,消耗成本大,且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成为马铃薯淀粉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马铃薯蛋白是造成废水恶臭和氨氮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从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回收马铃薯蛋白,可有效降低氨氮含量,臭味减小,并通过废水生化性好的特点利用微生物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处理,对马铃薯行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
王大错对于《戏考》中“新戏”定义是时人新作。按此标准,该书共收新剧目38个。在传统编剧理念影响下的王大错论及了以正史为主兼及小说的选材理念,联合贯串的结构模式,追求雅驯的唱白撰写等多个方面。《戏考》编纂期间伶人竞争、审美变化,特别是话剧和电影等新兴艺术改变着京剧编演理念的同时也对其市场进行着蚕食。
<正>《乌盆记》是京剧传统经典剧目之一,应功老生、丑、青衣,是京剧舞台上的骨子老戏,也经常被各个剧种移植演出。淮剧在其发展历史上与徽剧、京剧渊源流长,在剧目、表演程式、行当、妆面、以及舞台呈现都能兼容和互动。淮剧《乌盆记》文本目前无处查觅,推断以前的演出应是源于京剧。传统《乌盆记》讲述的是商人刘世昌被赵大谋财害命毒杀,烧成乌盆。
期刊
“企业创新积分制”作为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新型政策工具,以国家高新区为工作载体,以企业创新能力量化评价为手段,精准施策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本文对该政策工具的创新模式进行介绍,对政策成效进行分析。同时,对比“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工作机制,对企业创新积分制提出相关思考借鉴和工作建议。
山东省戏曲学校成立于1960年,办学早期拥有一大批全国叫响的著名演员作为教学师资。他们不仅专业基础扎实,而且舞台经验丰富,有的在全国京剧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专业背景堪称辉煌。转入戏曲教育行业后,他们把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演出经验全部应用于教学实践,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制度相结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戏曲专业人才。本文主要聚焦于山东省戏曲学校京剧表演专业办学早期的艺术名家和戏曲教育家,梳理当年的教学师资
<正>众所周知,传统京剧《乌盆记》一名《奇冤报》,取自《三侠五义》第五回乌盆诉苦别古鸣冤的片段,后被演绎成经典的京剧剧目。对于京剧坐科、并在淮剧团工作多年的我来说,对京剧和淮剧均有着一份强烈的感情,老一辈的京剧、淮剧艺术家有过京淮合演的盛事,所以排《新乌盆记》对我个人来说既是对老艺术家们的一种致敬,也是我从艺二十多年对京剧和淮剧提交的一份答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