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战略形势与教育品牌拓展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外高校合作办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独特优势。只有系统分析促进或制约合作办学的因素,调整和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型改革策略,才能完善中国教育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中外高校合作办学 战略形势 教学模式 师资培养 品牌形象
  
  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教育界从2001年的风声水起到2011年的理性低调,其办学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值得总结和思考。只有系统分析促进或制约合作办学的因素,调整和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型改革策略,才能完善中国教育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力何在
  1.引进先进办学模式,填补国内学科空白。
  中外高校合作办学有益于我国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的有益经验和先进办学模式,提升国内高校的档次和水平,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增强教学团队竞争力。
  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内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按国家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配置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师。因此,中方教师一方面可在与外籍教师共事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3.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增强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起步晚、发展慢,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逆差,目前我国教育出口贸易仅占世界教育服务贸易量的0.5%。[1](P77)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国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投资渠道。
  4.便捷实惠地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从服务贸易方式上属于跨境交付的贸易形式。在大众普遍认可接受国外先进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学费就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中外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出国留学相比节省了很多费用。
  二、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的外部环境分析
  1.西方服务贸易消费市场分析。
  早在1999年,《世界教育信息》杂志就有文章分析指出教育已成为国际间另一个战场。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澳洲、法国及加拿大等,都是利用赚取国际学生学费来补贴当地学生教育经费及推动本国教育发展的。[2](P18)西方国家对招收国际留学生方面更是持鼓励和积极态度,使得留學国外对中国学生变得越来越容易,对高校合作办学的教育项目的招生数量有着明显冲击。
  2.中外入学标准差异。
  学生在高校选择方面不仅要考虑学费问题,个人是否具备一定的入学素质也是制约其能否进入某所高校学习的决定因素。国外高校的就学门槛区间的上限高于国内高校的原因在于较高的就学费用,而部分因为高考成绩差而不能在国内就读的学生却能达到国外高校的入学标准。[3](P10)根据分析,就学门槛也成为部分学生选择出境留学而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因素之一。
  3.中国高校扩招。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民办高等院校的国际合作项目生源数量日益不足。
  4.人民币增值。
  由于人民币的增值,境外留学费用相对减少,这大大促进了中国学生选择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境外消费,即出国留学。
  5.合作办学实体的公众知名度和信任度。
  不论公立还是私立院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都在公众知名度和信任度上略显弱势,这给招生带来了一定阻碍。
  三、突出核心竞争力,打造教育品牌形象
  1.多渠道合作。
  在合作办学各环节中,除教学方面的合作外,中国高校更应利用与国外畅通的联系网络与国外大学以签订协议的形式,引进其占优势的学科与专业,开展各种合作项目。例如以互派教师、互换学生等方式促进双方的学术交流和相互合作。
  2.教育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双向发展。
  在以往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主要以进口国外的优秀教育项目和资源为主。高校合作办学实体由于长期与国外高校合作,其在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上都更趋国际化,同时具备长期国际交流的经验和网络优势,可利用其自身优势尽早规划和拓展国际教育的出口市场。
  3.树立合作办学的品牌形象。
  打造精英教师团队,提高科研创新实力,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颖,沈娟娟.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21).
  [2]白雪.西方大国抢占全球教育市场[J].世界教育信息,1999,10.
  [3]李建国.为什么中国大陆出境留学渐成趋势[J].高教探索,2007,(1).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大中小剂量滋肾活血颗粒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滋肾活血颗粒早期干预肾
摘 要: 家庭小实验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它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实施家庭小实验有其重要的意义:能加强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家庭实验有利于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家庭小实验 教学改革    家庭小实验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化学整体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它是课堂实验的延伸。由于它贴近生活、趣味
自从"情境教学"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某些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或缺乏目的性,或缺乏启发性,或缺乏延续性。本文明确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生命化课堂实施的聚焦中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种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建构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式、占有性学习方式,而是通过与生命化课堂提倡的现代学习方式——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整合,来建构一种适合学生自己的高效率学习方式。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使学生享受学习的
摘 要: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要实现三个转变:教育理念的转变、自身角色的转变、不断丰富知识结构。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教育理念 教师角色 教师知识结构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且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摘 要: 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学习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提升。本文主要从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活动分层,评价分层四个方面阐述实施化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分层教学 具体做法 思考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因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让知识基础,能力水
曹子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经历这场学潮、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我们党又经受了一场考验。实践证明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回顾一下这几年在史学界,在地方史,特
摘 要: 作者以广东省精品课程“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为平台,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开放实验室、学研结合等进行改革尝试,旨在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实验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研结合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期为学生今后从事动物遗传学专业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动物遗传学 学生为主体 学研结合 实验教学
摘 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各种能力,设置、创新有意义的生物学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方法。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物学 实践活动 学生能力    一、社会实践活动创设的思路  1.找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切入点,紧紧围绕主题开展社会实践
睡眠障碍是由于机体睡眠和觉醒机制失常而造成的,以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与睡眠和觉醒有关的疾病,其成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对于内源性因素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以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