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级ITS技术盛装亮相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AODENV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块公交站牌的右上角安装有两个电子显示屏,分别标示下一班车何时到站和车辆距本站多少米的信息,还可以显示下一班车有多少座位、是否拥挤的信息。原来,它可以利用GPS卫星定位,准确实现“车辆预告”。这些智能技术可以使乘客合理地安排乘车计划,充分有效地利用个人时间。
  许多车载终端晃花了参观者的眼睛,他们可以显示各收费路段及其价格,试驾之后,参与者可以查看驾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如行驶路线、行驶里程、经过路段、各路段费用。基于摄像技术的市区电子收费系统已在英国伦敦西区得到成功应用。
  常见的GPS只能告诉司机怎么走最近,是一个空间管理,但这条最近的路往往最堵。新研制成功的动态车载导航试验项目—STAR-WINGS(“星翼”)将把交通实时路况信息加入,变为时空管理,告诉司机最短时间内能到达目的地的路线。这一“浮动车系统”的车载终端(导航仪)明年会以百姓能接受的价格推出,较大规模应用在出租汽车和社会车辆上,将缩短驾车者20%的出行时间。
  当几辆精致的汽车模型沿着预先设定的轨道轮流行驶在被卫星信号覆盖的模拟高速路上时,旁边的信号接收器自动显示出该车行驶里程及载重。这是德国所使用的全卫星定位公路收费系统。
  一个小仪器被安置在车辆后视镜上,这个“小玩意”时刻监测着驾驶者的瞳孔,如果让它发现驾驶者有犯困打瞌睡的现象,它就会发出“滴滴”的报警音,提醒不要疲劳驾驶。
  智能公交信息系统、全国性收费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载防疲劳系统、车载智能通信系统、动态车载导航系统、浮动车系统……琳琅满目的技术盛宴扑面而来。
  第十四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带来的就是现在和未来ITS最高技术的享受,展示出很多全面反映全球智能交通综合发展态势、智能交通领域前沿技术的研究成果,让来到北京展览馆的参观者大饱眼福。
  本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10月9日下午在京开幕,这次由科技部、交通部、公安部、建设部和北京市政府举办的大会是智能交通世界大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近200家参展商通过大会集中展示了全球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北京也借此全面展示了奥运会前夕的智能交通建设。
  国务委员陈至立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宣布大会开幕,科技部部长万钢、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等出席开幕式。本次会议主题为“智能交通—创造美好生活”,会期5天。
  
  部长论坛关注“通畅、安全、环保”
  
  如何用高科技与信息化保证城市交通的通畅、安全、环保?这已经成为与会各国交通部门官员讨论的主题。
  10月10日上午,第14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部长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举行,由交通部主办的此次论坛主题为“信息化促进和谐交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创新”,来自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挪威、瑞典、美国、欧盟等的8位部长级官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智能交通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交流了智能交通发展的设想与目标。
  中国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首先作了主旨演讲。他说,改革开放近30年是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最快的阶段。包括中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依靠信息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提高公众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翁孟勇介绍说,经过近10年的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在中国已经从概念引入发展到广泛应用阶段,并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应用系统建设、相关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有效地应用于道路运输管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城市交通管理、城市间道路交通管理、集装箱跟踪、港口管理、海事管理等领域。
  谈到智能交通系统与环保,美国交通运输部研究与科技创新局局长布鲁贝克表示,2005年因为交通拥堵,美国每名驾驶员浪费了60个小时。交通拥堵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进一步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拥堵现象。
  布鲁贝克说,美国已经制定了到2025年的远景规划,目标是提高发展能力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届时,人们可以看到,很多高速公路上都有实时信息提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可以无缝衔接。
  日本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审议官菊川滋说,日本已建立了机动车信息和通信系统,其中包括导航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日本还将推出一系列服务,如利用不停车收费系统支付停车费,为驾驶者提供道路实时信息,为出行者提供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韩国建设交通部次官李春熙说,近10年来,韩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智能交通,制定了相关法规,建立了示范项目,其中向手机用户实时发布道路信息的调查系统今年将在韩国国内推广。
  印度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杰·马肯在发言中说,印度的道路发展速度比GDP发展速度高,印度将推动GPS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同时推动大型项目的落实,如加强大型公司在推动智能交通发展方面的咨询服务。
  
  市长论坛:城市缓堵迫切需要ITS
  
  10月10日,一场主题为“智能交通—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市长论坛召开。此次市长论坛吸引了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韩国首尔市、美国纽约市、丹麦奥尔堡市以及我国的北京市、济南市、中山市的7位市长级官员参加。市长们结合各自城市的特点,就如何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特别是智能交通技术在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交流。
  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北京市在这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
  “北京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并确定了包括一个共享平台、七个应用领域的智能交通建设架构。”赵凤桐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抓紧建设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等。这些系统将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持。
  韩国首尔市副市长金兴权与参会者交流了首尔市的经验。首尔市政府2004年开展了针对公交系统的全面改革,这次公交改革的成功实施使首尔市交通面貌焕然一新,目前首尔市的地铁总长度已达362公里。
  金兴权认为,要落实政府缓解拥堵的措施,必须利用智能交通。首尔市已投入760万美元推广智能卡体系在整个城市的使用,目前,在整个首尔地区,已有两万辆公交车和5000辆出租车使用这个系统。
  在鼓励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的同时,一些城市在缓解拥堵时也采取了收费政策。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副市长MikaelSoderlund先生说,他们已经从今年8月开始收取交通拥堵费。实行收费后,斯德哥尔摩市高峰时期的拥堵已经减少了20%。
  同样打算采取这一措施的还有美国纽约市。美国纽约市运输局局长JanetteSadik-Khan女士介绍,交通拥堵每年给纽约市造成130亿美元的损失,面对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公交、地铁系统,纽约市将采取收取拥堵费的计划。他们进行了3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一计划可减少6%~12%的主要污染物排放。
  丹麦的政策则显得层次性更多,奥尔堡市副市长NielsKrKi-rketerp介绍,他们采取了系列政策,例如购买新车将缴纳200%的新车税、高额的燃油税、市中心少量而高价的停车费等,全方位限制购买和使用私家车出行,引导减少私家车通行市区。
  据称,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和丹麦的奥尔堡市,拥有很多路边随处可见的智能交通设备,人们通过这种设备可以及时了解道路信息,选择合适的路线出行。
  
  内道路运输业应用ITS最新成绩单
  高新技术:助力道路运输跨步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三级联网,客运站尝试联网售票,GPS系统与物流系统的结合……近年来,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实现大跨步发展,科技创新使传统的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2004年9月,交通部开始实施信息化二期工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交通行业数据交换平台系统。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81%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26个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已经建设并开发应用了以广域网为基础的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联接了78%的地市;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运政移动稽查、运输规费征收等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得到推广应用。
  运输安全是交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到2006年年底,全国已有48%的省区应用了客运监控系统,35%的省区应用了危货运输监控系统。全国有74%的省区应用了GPS技术,GPS终端总数达119831个。
  
  公众出行服务:“烹调”交通信息大餐
  客运场站、火车站信息、机场信息、港口信息、出行常识、出行快讯、公路路况、景点介绍、酒店介绍、城市介绍、民俗风情、全省路网、区域路网、主要城市、主要线路、高速公路天气、服务区简介、收费站简介等,这些都是公众需要的出行交通信息。
  支持百姓高效出行的就是交通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体系。
  这项工程就是要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和交通广播、路侧广播、图文电视、车载终端、可变情报板、警示标志、车载滚动显示屏、分布在公共场所内的大屏幕、触摸屏等显示装置,为出行者提供较为完善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让公众切身感受到交通信息服务的便利。
  经过近一年半的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并在全行业产生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如今,在北京、四川、浙江、山东……无论你是自驾车出行还是乘坐长途客车,点点鼠标、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你想了解的路况、气象、班次等信息就可搞定。
  
  气象路况信息:实时发布服务出行
  每天一大早,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除准时播报当日的全国气象信息外,还会经常的播报公路气象预报,凡是受天气影响比较严重,会使公路出行受到阻碍的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出行者。
  2005年12月29日,交通部和国家气象局首次联合发布全国干线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启动了我国公路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填补了行业空白。
  目前,公路交通气象预报业务平稳运行,基本形成了面向行业和公众提供文字、网络、电视等各类型发布方式的预报业务。
  对于出行者来说,除了关注气象信息,路况信息更是关注的重点。“交通部路况信息管理系统”和路况信息发布网站则实现了出行者更大的便利。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状况的不断改善,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车速及车载质量也在不断攀升;近年来重型车辆、尤其是特大型客车、大型客车及重型货车因制动轮毂过热引起爆胎、制动失灵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缓速器作为一种方便可靠的辅助制动系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中重型车辆上,很好的解决了车辆长距离下坡时制动轮毂过热的现象,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但是,在我国缓速器的应用
期刊
2008年1月12日,车城十堰迎来了入冬来的首场大雪。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全城的司机们集体停运了,70万人口的十堰城区饱受出行难之痛。  引发车城300多辆公交集体停运的,是一位普通公交车司机的工资条,工资条显示:在扣除各项费用后,这位司机一个月的收入仅剩下11.82元。  一个人的工资条何以会引发全城的数百名公交司机的集体停运?坊间有分析认为,公交完全私营后员工微薄的工资待遇与苛刻制度形成的双重压
期刊
“我们过去重建设轻管理,《意见》的出台表明道路运输管理迎来了服务时代。”张平平在解读610号文件时强调说。    2007年11月14日,交通部发布《关于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07〕61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发布后,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快速反应,11月26日至27日在之江饭店召开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务虚会。  在会议上,张平平对610号文件给予了较高评价
期刊
2006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对全国物流园区的调查,该项调查收集到的物流园区的总量为207个,其中已经运营的物流园区50个,占24%;在建的物流园区65个,占31%;规划中的物流园区92个,占45%。调查资料反映了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包括融资问题、信息化问题等等。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从已经投入运营的园区来看,“国内多数物流园区的实
期刊
在物流地产业,普洛斯如同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在中国实施“攻城略地”的战术。  据说,2009年前,普洛斯将在中国投资12.5亿美元建设物流园区。现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苏州等地投资了物流园区项目,中西部地区则选择武汉、重庆、成都三城。  当普洛斯进入中国时,国内物流园区泡沫正虚高不下,很多物流地产商都在错爱物流的痛惜中转瞬即逝,所以,业内人士纷纷质疑普洛斯。然而,几年过后,普洛斯以超乎想象的速
期刊
“民营的城市物流节点型(场站型)物流企业以后难度会更大,很难说其有什么优势可言。做物流,特别是想做大的物流项目,应该是国企比较好操作,比如国内和省内那些大的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等,或者有政府背景,或者是背倚国资,做一个像一个,因为他们往往能一路绿灯。”    高起点的定位    记者:最近物流市场普遍出现官方热,市场不热的现象,您觉得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赖朝生:2004年,中国轻纺城物流中心
期刊
采访赵子意当天,北京恒信通讯发展有限公司里洋溢着浓浓喜气。赵子意笑声朗朗,不仅是因为该公司旗下的京联物流信息网(以下简称“京联网”)刚刚过完9周岁生日,更是因为研制多年、耗资近200万的京联通——互联网可视电话系统投入运营。  “目前京联网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用户覆盖率已达90%以上,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信息资源既是财富,更是责任!”货运人出身的赵子意深知这个行业的艰辛与苦楚,如今他只有一个朴实的愿望,
期刊
在时下浮躁的物流界,王之泰教授素以敢于谏言著称,其良知卓见令许多人颇为仰慕。  几次约他谈物流园区,王教授都婉言谢绝:“许多采访我都拒绝了。原因是,对于物流园区,现在锦上添花的多,而我所要说的恰恰有些不合时宜。并且,有的采访还将我原来的意思都改了……”  然而,经不过“软磨硬泡”的他最终接受了《运输经理世界》的专访,他在讲述物流园区的话题时显得略有激动——    物流园区红火的背后    中央提出
期刊
必须有效阻断“诈骗租赁车辆—非法转卖租赁车辆—获得非法收益”环节,削弱租赁车辆诈骗问题存在的基础,一起租赁骗车的典型案例至少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事件回放  2007年7月30日,中央二台《经济与法》栏目播放了《它是谁的车》节目,说的是一个人将自己的车委托给租赁公司租赁,车被诈骗犯从租赁公司租走后卖给了第三方。车主找租赁公司,租赁公司关门了之;车主找诈骗犯,诈骗犯锒铛入狱,身无分文,没有赔偿能
期刊
十多年前开始的公交市场化尝试全面受挫之后,中国公交似乎走进一个困局。如今,北京公交重新选择了雄厚财政下的“北京模式”。北京模式最值得借鉴的是什么?它能被那些财政实力不那么雄厚的城市所复制吗?  而远在南国边疆的深圳,秉承其“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在同样的公益性定位下,依然看好有限市场竞争的做法,用“区域专营”、“三大集团”的实践来学习香港。深圳作为全国大交通管理的模范城市,又势必要闯出中国公交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