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型的命题特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研究了2017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题设置的特点,比较了各省市的命题重点,解析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流题型,这无论是对于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重要词句;艺术构思;内容;结构;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93-1
  作品的艺术构思是否独特而巧妙,往往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创作水平。高明的作家会在文章开篇、中间、结尾显示匠心。命题者也独具慧眼,也常在这些地方设题让考生探究。
  一、探究开篇的作用
  山东卷《七岔犄角的公鹿》: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答作用题,考生要先概括内容,因为所有对作用的分析是建立在对内容的理解基础上的,然后再从内容、结构、读者角度思考。开篇写“我”和特吉的冲突,那么从这冲突中读者能获得怎样的信息与感受呢?信息有:“我”是孤儿,继父特吉嫌“我”不去打猎吃闲饭,总打“我”,“我”缺少家庭的温暖。那么“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从“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看出“我”的勇敢与倔强。经过分析,形成答案:从内容上看,开篇交代了“我”悲惨的孤儿身世,继父不能善待“我”,“我”缺少家庭的温暖。同时刻画了“我”性格的倔强与勇敢。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我”去打猎的故事。从艺术效果看,通过描写紧张的冲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迫切往下读。
  二、探究结尾的艺术效果
  1.探究“谜样”结尾的艺术效果
  全国卷1《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分析。
  此题考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考生应从多角度挖掘,如小说情节、读者的阅读感受、故事的叙述视角、主旨。从情节来看,结尾是一个未解的谜,没有交代送瓜人是如何冲出风沙来到科研基地的,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气息。从读者的阅读期待看,读者是想知道答案的,但作者偏不予揭示,让读者去品味。从故事的叙述视角看,小说是以队员“他”的角度叙述的,“他”被困在木屋中,对于送瓜人一路是如何走来的,“他”全然不知,此时属于限知视角,作者设置的结尾谜底真实可信。从主旨看,在风沙肆虐的恶劣条件下,被困人员费劲最后一丝力气为敲门人开门,而送瓜人也冒着生命危险送瓜,体现了在危境中互助的人性美,而作者在文中省去了送瓜人路上的情景描写,使情节更集中、主题更突出。
  2.探究“写景”結尾的艺术效果
  江苏卷《一个圣诞节的回忆》16题: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明陆时雍在《诗境总论》里说:“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相显然。”即写景不要太繁复,适当点缀即可,这样才能传出景物之神,《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就是这样的结尾。此题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情感等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只一句话但包含三个内容:一说明“我的朋友”去世的时间,二景物描写,三人物的话语。从结构上看,朋友的话语与开头照应,使结构完整。从内容上说,对冬日早晨萧瑟环境描写,给“我的朋友”离世带上了悲伤的色彩。从艺术手法上看,冬日毫无生机的晨景与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朋友辞世的伤感。此外,最后一段仅一句话,五十多个字包含的内容可谓言简义丰,不着“悲”字,却字字含悲情,这是作者深厚表达功力的体现。
  3.探究结尾情节的可能性
  山东卷《七岔犄角的公鹿》22题: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探究结尾情节多样性与合理性的题目,“开枪”或不“开枪”,只要考生言之有理就行。作答时,考生可从“我”对公鹿的认识及情感变化、情节的发展、作品的主旨等角度回答。
  三、探究标题的丰富意蕴
  浙江卷:“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这类关于多重意蕴探究的题型,需要考生明白标题的表面义,然后再理解语境义即比喻义或象征义,最后探究标题的中心义,可结合议论抒情的句子,挖掘人物和事件蕴含的哲理美。先看表层义,从“鱼汤”本身说,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里,“鱼汤”或人们对“鱼汤”的想象成为了一种“美味”。再从情感角度看,一家人围绕“鱼汤”烹制与享用过程中形成的轻松的家庭氛围,这也是生存重压下的一种生活美味,此是比喻义。最后从“一种美味”对人物命运的影响来说,他从开始的“扒房偷瓜”到后来走上求学道路,获得了成长与成熟,收获了美味的人生,这是哲理义。
  通过对以上各省文学类文本探究题的梳理,不难发现相比较在开篇设题,命题者更偏爱于结尾处考察考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对作品结尾表达效果的探究。对于这样的题目,考生要从作品的内容、情节、结构、叙述视角、叙述节奏、艺术手法及效果、情感、主旨、读者等角度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信问题会迎刃解决。
  综上所述,主观题和典型题常针对文本阅读的关键处,而关键处正是破解文本密码的重要通道。因此,教师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内容、结构、情节、手法、情感、主旨、读者等去理解主干题和典型题,既完成主干题和典型题的相关练习,建立主干题和典型题的解题知识网络,再通过主干题和典型题形成阅读文学类文本的基本阅读素养和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卢建筠.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3]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了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差异。本文从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差异性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差异性;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26-1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
摘 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学识,开拓其视野,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更能使得中学生写作能力得以提高。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学校学生阅读情况,探讨了培养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36-1  如今网络信息阅读已逐渐成为人们
摘 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目标之一,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目标突显了教育过程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及育人的时代要求。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情境、教师品格等因素,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加强教学的情感功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情感与知识交融”的和谐境界,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功能;化学素养  中图分
摘要:在中专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更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使学生在小组中实现积极互动,进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形成合作意识等。基于合作学习的优势,我在中专体育教学中,通过建立合作小组、设计合作任务等方式对其进行了灵活运用。  关键词:中专体育;合作学习;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中的不当行为影响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对课堂活动基本现状的调查,本文分析了教师课堂活动设计的不当行为以及不当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教师课堂学习设计不当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07-2  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
摘 要:班级纪律管理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而道远。一方面班主任要充分掌握整体工作计划,细化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懂得运用策略、技巧,努力探索与实践,充分利用班主任的威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共同管理好班级纪律,并在过程中坚持不懈,公平公正。  关键词:高中;纪律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6-01  0
摘要:生成资源是在动态中形成的,它能够将原有的知识资源转化为课程因素的来源,最终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数学课程新标准指出,在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中一切能利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生成性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构建灵动式数学课堂。本文从四个方面简析了生成资源的巧妙利用,以期促进灵动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生成资源;小学数学;灵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关于选修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注意发现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网络等手段和当场的人文、自然资源,为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条件。”选修课只是整个学习系统中的一部分,实质上,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开发与运用课程资源,将能够获得的教学有利的条件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更丰富、更广泛的知识。高中语文课程也
摘 要:《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完善教学评价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能更深入地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评价;价值;管理与调控;全面客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65-1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就是凭考试成绩说话,
摘 要: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他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嘴,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的确,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关键词:质疑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