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假扮”现象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2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莎士比亚戏剧尤其是喜剧中,人物身份“假扮”的情形十分常见.例如,比较有名的女主人公鲍西亚或罗瑟琳的“女扮男装”;亚登森林里青年贵族类似“假面剧”的“化装表演”、昆斯剧团的“现场排练”、温莎公园的精灵舞会;又或通过梦境、幻觉来引起的假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谓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莎翁为何钟情于这类戏剧表现手法?“以假乱真”又带来怎样的舞台效果?本文试图以《皆大欢喜》《爱的徒劳》《驯悍记》等作品为例,来探讨莎剧中由“假扮”所带来的戏剧效果、观演体验以及剧作家创作背后的时代情感.
其他文献
2012年艺术学科成为第十三大学科门类后,各艺术科研单位对于艺术科研工作都提出了新的定位方向和更高要求.多年来,黑龙江省艺术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一批文
期刊
10月31日,巴西诞生该国首位女总统。当天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宣布,根据已统计完的95%的选票,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当选总统。  罗塞夫今年62岁,青年时期曾参加反抗军事政权统治的游击队,被戏称为巴西的“铁娘子”。她的经历极具传奇,充满革命性,也曾经为爱痴狂。    遭电击逼供也不低头    迪尔玛1947年12月出生于巴西西南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保加利亚移民,在大矿州
一、关注生活,引导观察,激发兴趣我们的生活看似一成不变,其实丰富多彩.我记得一次教学写景的习作练习时,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景可写,我让孩子们在双休日里随父母或去观赏
1924年,任中敏先生为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之《作词十法》进行疏证,他在序言中说:“周氏兹作,盖以一书而兼有曲韵、曲论、曲谱、曲选四种作用,览者更未可以浅量之矣.”[1]
期刊
一、起因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利用游戏,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热闹,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但时
1949年受时局影响,形成大陆迁台剧作家群体.随着“二度西潮”影响,台湾戏剧迎来创新与变革.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以姚一苇、张晓风、马森等为代表的大陆迁台剧作家们进行了富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和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下面笔者就谈谈在估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方家.一、在比较中体会估算
歌(舞)剧部分rn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黎锦晖是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1920-1929年间,创作了《小小画家》等12部儿童歌剧,为中国歌剧
期刊
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常态下有效课堂的基础.“学会倾听”能使孩子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同时也能使倾听者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领学生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110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