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生产鼠李糖的摇瓶实验研究

来源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选育出鼠李糖高产菌株,通过摇瓶培养确定了该菌株的最佳生长及产鼠李糖条件。培养基配方(g/L):NaNO37,NaCl1.1,KCl1.1K2HPO44.4,MgSO40.5Ca(NO3)20.01,KH2PO43.4FeSO40.0002,玉米油140mL,金属离子流5mL,PH值6.55,培养温度37℃,培养天数:7d;摇床转速200r/min接种量:2%,鼠李糖产量为4.5-5.5g/L。
其他文献
将酶解和微生物发酵等生物技术综合用于改变低次烤烟化学组分,有效地降低了对吸食品质和安全性不利的蛋白质成分及小分子含氮化合物如氨等。实验结果显示用酶和微生物处理后可
以花生饼粕为原料用连续三步提取水溶性,酸溶性和碱溶性分离蛋白质,并对其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用凝胶层析和SDS-PAGE研究了各分离蛋白质亚基组成及分子量分布。分离蛋白质分子
选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对原料预处理条件,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原料预处理最佳条件为:水中80℃处理15min,酶解最佳条件为:底物24.5%,酶浓度9000u/g,PH7.55℃。
采用一种特殊的控制电路使微波与紫外线结合起来,兼容微波良好的穿透性和紫外线的强灭菌性。微生物学检验表明微波和紫外线协同杀菌作用明显优于单独微波杀菌或紫外线杀菌作用
简要介绍了磷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详细阐述了磷化氢在生理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对害虫的毒理及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机制。
通过对茶皂甙不同提取方法的实验和分析,得到一种能耗低、质量好、成本低的合理提取工艺,并通过精制使产品含量大于90%,且色泽良好.
研究了以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低热卡高甜度营养型甜味剂阿斯甜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反应物量、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诸因素对合成中各步骤结果
用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连续发酵,其工艺特点是,操作简单,生产时间由原来60h缩小至10h并可提高发酵率,用活性干酵母利用糖转化酒精能力强,生产过程中如杂菌污染或长时间断醪时容易补救,故有
研究了高取代度羟丙基玉米淀粉溶液的流变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取代度羟丙基玉米淀粉在5% ̄20%浓度范围,20 ̄40℃范围内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高取代度羟丙基玉米淀粉浓度
本研究选用多种不同性能的食品添加剂为原料,先后设计出8个配方复配新型面条品质改良剂--面条王,以面粉量的0.3%称量后溶于适量水中和面制作面条,结果表明,配方Ⅵ可使面条的延伸度、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