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典古文,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ant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高中经典古文教学,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经典古文学习的重要性。经典古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于想象力的需求,使得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品味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语文也是语言的艺术,高中经典古文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笔者在讲授时精心挑选语言优美的文章或段落,让学生静下心来反复诵读,用心勾画、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一些字、词、句进行“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积累知识的能力,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例如笔者讲授苏轼的《赤壁赋》时,让学生认真诵读品味文中语言优美的句子,如:“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些文字整句和散句适当结合,语言既活泼又严谨,既参差又工整,读来跌宕多姿,铿锵悦耳,富有韵味。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语言,积累语言,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苏轼给我们营造的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优美境界,不禁内心澄明,真有“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他们也增强了学习经典古文的兴趣,充分感受到它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了想象力和审美力。
  许多高中经典古文都是语言美的典范,语言都很精辟,笔者鼓励学生认真朗读、背诵,默写其中重要词语、句子及段落,做好美词佳句的摘抄、鉴赏,提高阅读能力。同时,经典古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沉积着中华民族的精魄,笔者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发挥想象,陶冶他们的情操,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人文底蕴。
  二、积极思考,获得感受和体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当前高中学生知识面比较窄,见识少,缺少阅读、思考、体验,笔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学习经典古文时读思结合,让学生获得感受和体验。
  例如,针对现在一些高中生不重亲情、不懂孝顺的情况,笔者在讲解李密《陈情表》时先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体会文章的节奏感和文中抒发的感情,然后在了解了李密其人及文章背景,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高声诵读,“发之于声,动之于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诵读与思考并举,圈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去思考文中所传递出的亲情、孝情。学生阅读圈划完后,笔者请部分学生朗读自己圈划的句子,然后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有的学生从中体验到祖母的辛劳,有的学生从中体验到亲情的宝贵,有的学生从中体验到孝顺的伟大……对于学生们的发言,笔者予以积极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提升学生阅读和体验的积极性。
  笔者利用经典古文,指导学生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体验形成表象记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体验,将表象内化为认识,让学生获得感受和体验。
  三、学习借鉴,提高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经典古文多是名家的优秀作品,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典型范例。例如,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学习细节描写技巧,不但能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生动,还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真实性;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技巧,使人如身临其境;从韩愈的《师说》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技巧,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荀子的《劝学》学习比喻论证,以小见大,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使读者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见,经典古文的确是学习借鉴的绝好材料,个中的写作技巧容易被学生领会和掌握,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自然能水到渠成。
  高中经典古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古文教学是否存在问题,要提高经典古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就要改进高中经典古文的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形式
  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合作探究,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经典古文教学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学习经典古文。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课文的注释来推测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既参与进了课堂,又让教师知道了学生学习这篇经典古文的难点,能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经典古文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设置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古文的学习是有趣、有利、有用的。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经典古文是比当下名家作品更加值得推敲与琢磨的作品。它是前人智慧的总结与思想的凝结。其中的韵味不是针对古文进行翻译理解就能够掌握贯通的,而是需要学生反复阅读,不断深入体悟。而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的,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对于经典古文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打从心底里喜欢上经典古文。教师要把重心放在思想感情的赏析上,让学生去享受对古文的朗读,提高学生对经典古文学习的兴趣,因为古文意义的获得是离不开整个古文的语境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境中的朗读,提高学生对古文的语感,拉近学生与古文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语言本身的魅力去感受古文的魅力,为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积累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3.结合古文特色开展教学活动
  高中经典古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开展内容中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一部分,教师应当结合其特点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学习。针对学生不喜欢学习经典古文,对古文字句的畏惧心理和抗拒情绪,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古文字句困难的问题,学生们学习了多年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发展而来的,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现代汉语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桥梁。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成语的积累来学习古文,像“是”字,在“唯利是图”中它是一个助词没有意义,在“混淆是非”中它的意义是正确,根据积累了“是”在不同成语中的不同意义,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对于字词的迁移理解。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③任雪峰:《浅谈语文学习中的言语体验》,《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第2期。
  ④郭永福:《要重视经典诗文的学习》,《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26日第7版。
  ⑤赵长河:《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教学出路之理性思考》,《中学语文》,2008年第7期。
  [作者通联:广东怀集县怀集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产业快速兴起,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因此信息量变得巨大。但是由于大数据的数量庞大,复杂多变,产生了许多问题,而只适用于处理小数据的机
摘要:研究了当前高校中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优点,对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基于数据库开发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等阶段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数据库;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法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4-0109-02  数据库系统
在宏观世界里,条码识别方法由于其快速、简单和精确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由于人们对更微小项目需要进行识别,以及直接检测生物化学反应的需要,原理相似的纳米条码检
笔者案头有上世纪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三套高中语文教材,现将鲁迅作品在这三套教材中的选用情况介绍如下:  第一套即1990年版《高级中学课本 语文》共6册,选鲁迅作品10篇,计有《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呐喊〉自序》《为了忘却的记念》《祝福》《药》《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阿Q正传》(节选)《杂文二篇》《范爱农》等。  第二套即2002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语文》共6册,选
一、为什么“读不懂”?  因为有很多的因素制约着我们“读懂”:  一是汉字特有的音形义特点。比如一字多音多义,就会带来解读的困难。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闲居少邻并”,“少”念shào还是shǎo?就关联着句意是“从小有邻居挨着”还是“隐居时邻居极少”,而这两种意思大相径庭。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中的“风灯”何解?是“江风吹打桅杆”还是“有罩的防风的灯”?南宋谢枋得《小孤
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为了确保预设的教学流程如愿“再现”,就不得不限制乃至扼杀学生的主体性,不得不将教师以“变态”、“变形”的形式出现.片面突出其自身的主导地位。
洪劬颉老师日前在《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组织的“语文教学新视野”专题研讨中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学语文?二是我们拿什么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三是我们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笔者仔细琢磨这三个问题,发现自己并不能马上作出让自己满意的回答,这说明这三个问题至少对于笔者个体而言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考虑到像笔者这样的普通教师不在少数,更注意到这是洪先生语文教育多年之后生成的三个问题,因此以这三个问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的发展,GIS开发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课程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GIS集成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差、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方式、后续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实现了将GIS与计算机进行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偏远地区的天然气能源占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能源总量的30%-50%。利用天然气液化(GTL)技术,这些能源均能转变为液体能源。
随着全球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以及燃料效率重新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预计汽车催化剂需求将迎来繁荣期。这也是巴斯夫公司给出傲视群雄的49亿美元现金报价,收购总部位于美国新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