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意叙述”激活的”壮族活词典”——浅析壮族作家黄鹏散文集《花山画语》

来源 :散文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l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山画语》收录了《探秘岩画》《锦绣旧州》《布洛沱神》等51篇散文,是作家黄鹏近几年来散文作品的续集,全书包含了”一方水土””十分悠久””百里画廊””千年流风””万象更新”五个专辑.
其他文献
期刊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歌曲创作也就成了音乐工作者的一个时代使命,为此,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弘扬天津市音乐创作的传统和优势,进一步振兴天津市群众音乐创作,也成了我们群文战线一项迫切又重要的工作.本文特谈从原创音乐作品征集活动中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广场舞因为自身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而得以快速发展,其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有不可避免的问题,作为群文工作者如何帮助群众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又依靠群众创作出真正贴近群众的舞蹈精品,是我们的两大课题.
简笔画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简笔画的时候往往临摹容易,而创作比较困难,《芥子园画谱》为我们提供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运用程式化的理念,简笔画的造型方法,分类建立自己的图式.图式是定势,每次创作的时候根据不同的需要再进行变异,这样就能创作出自己所需要的简笔画作品了.
梁平木板年画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有的工艺特色和文化底蕴是非常值得在学生鉴赏课中开发的教材,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有益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提升其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因此此文主要对梁平木版年画进行介绍并且探究其在中学美术课堂鉴赏课中的运用与意义.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教师的喜欢.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改进.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举措,促进情境教学法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以贵州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地方特色课程建设研究——以六盘水地区”群文阅读”为例 》 课题组,在地方教材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将”读什么”与”怎么读”为探究点,集中力量开发了《悦读凉都——六盘水小学生群文阅读读本(实验本)》,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个人研究方向是通过试教研讨,运用”思索-实践-探究”的行动研究法,促进地方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实义切分是布拉格语言学派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要求根据在交际情形的不同,对句子的语义进行切分,也就是将句子划分为主位和述位.这一理论对俄汉翻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俄汉互译时,通过实义切分,我们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原文的语义重点以及逻辑结构.本文将用实义切分理论对辛弃疾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原文以及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中得出实义切分对翻译实践的意义.
”创伤”这个词语最初是希腊人创造,用以描述身体上的疤痕.随着该词语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人们逐渐将词语的意义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被无数文人应用于文学创作中.在《无声告白》中,”创伤”便是贯穿整部书的感情线索,将书中从主人公到普通人物的伤痛概述其中,之所以悲情成了主旋律,是因为很多华裔作家因为相同的经历,从自己和身边人身上看到了心酸的往事,由此形成了华裔小说的创伤流派.本文以《无声告白》这部小说为样本,追溯了”创伤理论”的源头及其演化过程,并运用”心理创伤理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分析.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校摄影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共性为其融合创造了条件.高校摄影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仅有助于扩展摄影专业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提升摄影专业学生的综合品质,更可以增强摄影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河北传媒学院的摄影专业将其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了融合,通过研究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为后续的摄影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